文化與空間設計

第五講:傳統工匠
 
 

一,傳統工匠的分類
 
 

甲,傳統工匠以建築工匠為主來分時:
1-1大木工匠
1-2小木工匠(含家具工匠,鑿花工匠)
1-3泥水工匠(泥作工匠,瓦作工匠)
1-4彩繪工匠
1-5剪黏工匠
1-6石作工匠
1-7百工(其它較小項目之建築工匠,如:陶藝,磚雕)
1-8其它不屬於建築工程者(如:刺繡,燈籠,鐵匠,神像雕刻......)

乙,傳統工匠以行業分類時
1-1生產工具類
1-2食品類
1-3衣飾類(含貴金屬加工)
1-4建築類
1-5交通工具類
1-6祭祀類(含生命禮儀類與慶典用具)
1-7玩具類(含樂器)
1-8文具類(含文房四寶)

丙,傳統工匠以材料分類時
如:石匠,木匠,泥匠(土),金匠.......
 

二,傳統工匠的養成
2-1三年四個月之說法
2-2徒弟,拜師學藝,祖師爺
2-3學徒到出師的過程(怎麼檢驗?)
2-4家族式
 

三,建築傳統工匠的體系
3-1歷史上重要的文獻:禮記,宋式營造則例,清式營造則例,園冶..........
3-2分類:京匠(官匠),一般地方匠師,半工匠(農閒工匠)
3-3執稿尺師傅
3-4對作
 
 
 
 

四,傳統工匠的生產過程
4-1有哪些教材(匠師手冊?)
4-2有哪些生產用材料與工具
4-3有哪些生產步驟與過程
4-4主要作品
 

五,相關資料(摘自楊裕富國科會研究報告<<設計整合基礎>>)

a.傳統工匠執業組織的演變

    一般所稱的傳統工匠實有三大區分,一為官制工匠,多由知識份
子承傳,二為技術工人出身收編為官制工匠的基層,三為民間專業分
工下的職業社群,有明確的師徒制與祭祀儀禮,現今研究台灣地區傳
統工匠,所指的是第三種。

    傳統工匠執業組織的演變,詳:圖3-4。其中清朝時期這種明
確的師徒制與祭祀儀禮,以及工作指派關係,由於執業與學習的合一
加上師徒關係的保持,所以乃十分良好。
    日據時期,引入日式施工組織及公司組織,傳統工匠執業組織已
起了些微變化,營建技術人員(組頭或司傅頭)與營建管理人員(組
頭或小頭)有分工的趨勢,另一方面契約行為的推動,工作指派關係
以漸不是以師徒關係為主了。
    光復後,營造公司組織興起,實可視為日人引入日式施工組織及
公司組織的延伸與強化,加上傳統工匠執業機會的式微,傳統工匠幾
乎找不到徒弟(施工工人),只好淪為直接施工者。
 

  清朝時期                業主
     │                     ↓
     │   同業團體(團)→執稿大司傅(多為大木)
     │                   ┌┼┐ 指揮
     │                   ↓↓↓
     │                   各司傅頭(大木、小木、土水、石作、
     │                   ↓↓↓    雕刻、彩繪、剪黏....)
     │                   司傅  (已出師的大徒弟,領匠師薪)
     │                   ↓↓↓
     │                   徒弟(未出師在學藝,領小工薪)
     │                     ↓
     │                   工人
     │
     ↓
  日據時期                       業主
     │                   ┌───┴─────┐
     │                   ↓                  ↓
     │   同業公會→     組合              株式會社
     │                  組頭                社長
     │                   ↓                  ↓自備施工機具
     │                  小頭                職員
     │                 ┌┼┐              ┌┴┐
     │                 ↓↓↓              │  ↓
     │                 司傅群(各分工司傅)│  工人
     │                 ↓↓↓              ↓
     │                 學徒群           分工司傅
     │                 ↓↓↓
     │                   工人
     │
     │
     ↓
  光復後                             業主
                            ┌────┴──┐
                            ↓              ↓
          同業公會→   傳統方式組織      營造公司
                       遊走型            營造公司負責人
                       副業型               ↓
                       家族組織型          幹部(管理人員)
                       公司組織型         ┌┴───┐
                   (匠師群土木包工業)   ↓        ↓
                                         匠師      工人
                                         雇用型
                                         長期配合型
                                         短期配合型
 
 
 

  圖3-4 傳統工匠執業組織的演變
 
 

b.傳統工匠養成方式的演變

    傳統工匠養成方式的演變,詳:圖3-5。其中與傳統工匠執業
組織的演變有密切的關係。雖然仍然有三年四個月的說法,但是,傳
統工匠的業務已漸受到挑戰,所以,在學習時間上一般較為縮短,口
頭契約效力漸失,師徒關係較不密切。
 
 

  清朝時期
  │          異姓拜師                 家族授業
  │              ↓                      ↓
  │          入門拜師
  │            拜先師(如:魯班)     與異姓拜師雷同
  │              ↓                   但較快進入基本工
  │    習藝      a.雜務  (領零用金)    │
  │    三年四個月b.基本工(領零用金)    │
  │              c.試作  (領半薪)      │
  │              ↓                      ↓
  │            出師      (領全薪)     出師
  │              ↓                      ↓
  │              └────┬──────┘
  │                    出師後的學習
  │                        ↓
  │      ┌────────┼────────┐
  │      ↓                ↓                ↓
  │ 大木作執篙尺師傅    入店工作         跨行再習藝
  │ 約十數年            仍然向先輩學習   較三年四個月短
  │
  │
  ↓
  日據時期

        傳統工匠養成方式如前清         國民教育
        但a.學習時間較不確定              ↓
          b.師徒關係較不密切           職業學校
          c.口頭契約效力漸失           西洋工程技術
                                          ↓
                                         畢業即出師
                                       (營建管理)
 

  圖3-5  傳統工匠養成方式的演變
 
 
 

c.台灣傳統營造工匠現況分佈

  依洪文雄的這本<<台閩地區傳統工匠之調查研究>>目前全國台澎金
馬匠師分佈如下表3-1:

表3-1台灣傳統營造工匠現況分佈

    ┌───┬─┬─┬─┬─┬─┬──┬──┬──┐
    │      │大│土│小│鑿│石│剪泥│漆彩│總計│
    │      │木│水│木│花│磚│黏塑│工繪│    │
    │      │  │  │  │  │  │    │    │    │
    ├───┼─┼─┼─┼─┼─┼──┼──┼──┤
    │台灣  │26│18│ 8│31│11│  25│  42│ 159│
    ├───┼─┼─┼─┼─┼─┼──┼──┼──┤
    │澎湖  │ 5│26│ 4│ 4│ 2│   0│   1│  42│
    ├───┼─┼─┼─┼─┼─┼──┼──┼──┤
    │金門  │11│27│ 0│ 2│ 3│   2│   5│  50│
    ├───┼─┼─┼─┼─┼─┼──┼──┼──┤
    │總計  │42│71│12│37│16│  27│  48│ 253│
    └───┴─┴─┴─┴─┴─┴──┴──┴──┘

    從上表中可以瞭解傳統工匠凋零的情形,其中若以人口百分比計
那麼,台灣地區的傳統工匠凋零的情形益發嚴重。所有傳統工匠能擔
任執篙尺者若以大木匠師計,則僅42位而已。另一方面土水匠師71位
較大木匠師為多,也可顯示日據時期以來,對蓋廟、起大厝的設計營
建行為,可能有逐漸轉移到土水匠師,以及土水匠師在工業化以後轉
型最為成功吧!
 
 
 

1-2-4、傳統工匠拉上大傳統的考量

    在探討台灣傳統匠師的派別與意義上,如果回歸到本研究主題:
傳統工匠的轉型上,本研究認為有以下兩點值得思考:

a.傳統匠師的認定上,是否忽略了所謂的半工匠
  (這一點在下一小節再論)
b.傳統匠師的認定上,是否應來上大傳統來考量。

    在<<台閩地區傳統工匠之調查研究>>一書中,徐裕健認定:一般
所稱的傳統工匠實有三大區分,一為官制工匠,多由知識份子承傳,
二為技術工人出身收編為官制工匠的基層,三為民間專業分工下的職
業社群,有明確的師徒制與祭祀儀禮,現今研究台灣地區傳統工匠,
所指的是第三種。(註 3)本研究認為這樣的區分對研究傳統工匠的
技藝承傳脈絡有更清楚的分析作用。

    本研究認為民間傳統工匠雖然是實作傳藝兼授口訣傳藝,但是並
非完全不受官制傳統工匠的影響。當今我們對傳統工匠的承傳脈絡,
或許視野上稍嫌狹隘,以致僅僅拉住漳州泉州匠師這個脈絡,這是不
夠的,也不足以解釋(進而推測)傳統工匠的技藝發展可能性。
    本研究認為,拉上大傳統的話,台閩地區傳統工匠的技藝承傳脈
絡應該如下圖3-6:
 

      <<考工記>>─→宋<<營造官制>>
                    ↓
            清<<營造官制>> ┬官式大式
                官制匠師   ├官式小式
                           │
                     ┌─→└蘇式(蘇州)
          計成<<園冶>>┐       ↓
              風水禁忌┼─→ 中國南方匠師(漳泉匠師)
              魯班經─┘       │ 加上匠師巧變
                               │
                  行規禁忌┐   │
                  匠師口訣┤   ↓
                  匠師手冊┼→第一代台灣匠師
          材料與氣候的應變┘   │ 加上匠師巧變
                               │
          材料與氣候的應變┐   ↓
    日式建築技術的混合應變┤
          新工程技術的應變┼→第二、三代台灣匠師
          式樣混合的應變  ┤      加上匠師巧變
          藝術性提高的應變┘
 

    圖3-6  台閩地區傳統工匠的技藝承傳脈絡

    也就是說,本研究認為,目前對台閩地區傳統工匠的研究,某種
程度的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匠師本身技藝的巧變、材料與氣候的應
變、日據後新工程技術引進後的應變、以及拉上大傳統中的工匠技藝
承傳。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