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符號學在設計上的應用
本講次摘自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
2-4、當代符號學對設計的影響
2-4-1、產品設計領域
目前符號學在工業設計領域中,最常被人所應用的是符號學理論
中的語意層面,人們多將之用來作設計的表達,其作法有:
a.美國俄亥俄大學工業設計系教授Reinhart Butter所提出:
a-1. 建立產品的目標與特性。
a-2. 確立產品預期的使用情境與文化情境。
a-3. 列出所要的屬性特徵清單。
a-4. 列出所要避免的屬性特徵清單。
a-5. 將上述屬性特徵群化與排序。
a-6. 尋找支持上述屬性特徵的造形語彙。
a-7. 評價、選擇與整合。
a-8. 技術可行性的配合。
b.德國司徒加藝術學院產品設計系主任Klaus Lehmann 於1991年提
出產品或物品的語意上意義,有許多的造形原則與豐富的隱喻。
一般而言,概略分為五類:
b-1.從可解讀的機械原理取得意義的設計造形類別。
b-2.從人或動物姿勢象徵符號取得語意的設計造形類別。
b-3.從熟悉的抽象造形符號取得意義的設計造形類。
b-4.從科技符號,從當時傑出模式取得意義的設計造形類。
b-5.由於現代建築師和設計師流行使用的,利用風格上或歷史上的隱
喻,以回想我們的文化傳統的設計造形類別。
c.芬蘭赫爾辛基藝術大學工業設計教授Krippondorf 的產品語境四
大面向:
c-1.使用脈絡:吾人對產品認知,在使用上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基於
事實(人們探測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而設計則應支
持人們所有的探測世界方式);另一個是基於基本心
理觀念(人們藉由暗喻與轉喻而延伸人的認識能力於
不易親近的物體,進而操作物體)。設計的重點即在
於〞界面操作〞的設計,而界面操作原由於人對物的
使用動機,使用動機又分為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內
在動機包括了:對物的操作、歸屬感、認同感、平衡
、協調、一般審美判斷;外在動機則為設計者對設計
完成度的期望。產品語意學的使用脈絡就是根據對產
品的認知與行為動機,來解決產品的使用問題。
c-2.語言脈絡:即意象脈絡或社會語言學脈絡。
c-3.根源派絡:指探討〞物〞在生產網絡及消費網絡中的角色與意義
並以此作為設計的重要資源。
c-4.生態脈絡:又包括環境差異的探討、從〞物〞在生態系統內的角
色了解〞物〞的意義、人造物所衍生的生態系統。
d.法國符號學家羅蘭?巴賀德在其後期著作<<S/Z>>裡所提出五
類符碼論與作者已死論(解讀權在讀者),其中認為〞文本〞(
context )是由五種符碼系統(code)穿越一個語言空間而成,這
五種與符碼系統乃是:
(1)疑問語碼(符碼系統)(hermeneutic code)
(2)動作語碼(符碼系統) (proairetic code)
(3)內涵語碼(符碼系統)(connotative code)
(4)象徵語碼(符碼系統)(symbolic code)
(5)文化語碼(符碼系統)(culture code)
這在設計上,設計師的運用如下:
d-1.疑問語碼-營造產品所以引起消費者興趣之語態。
d-2.動作語碼-在設計控制傳達時最常用,設計師在操作面設定操作
語碼,指引使用者整個操作流程、並案試著操作的形態。
d-3.內涵語碼-界定產品的意識型態,就產品在使用情境中以暗喻、
假借、類比等手法表達所扮演的角色。
d-4.象徵語碼-可採用相對組法或造形的相對手法,暗示該主題功能
的實質,並企圖透過上述相對組法,形成整個產品的旨趣。
d-5.文化語碼-考慮該(特定)文化符碼因素(特別是商品所要打入
的市場),融入在該(這樣)社會、文化下所產生的符碼,這是
較難,但是也是最值得開發的一部份。
e.美國Cranbrook 工業設計系主任McCoy,M 以普同性設計與詮釋性
設計(Universalism; Iterpretive design)來區分符號學對設
計的不同影響,並主張從文化符碼系統及人的心理情境來引發與
決定產品設計的方向。並從符號學與溝通(傳播學)指出這種詮
釋性設計的方法:
e-1.人的使用習慣:產品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考量。
e-2.人對產品的操作:產品如何操作使用。
e-3.人的記憶:人對此產品覺得熟悉嗎?
e-4.物(產品)的存在環境背景:產品如何適應其所存在的周遭環境
e-5.物(產品)的生產過程:考量產品如何生產。
f.語意距離調查法(semiotics distance)。
語意距離調查法並不只在工業設計領域應用,在視覺傳達領域也
常應用。認為〞眾人〞對物(產品)的感情可以藉由態度量表來
測量,這人對特定物(產品)的感情就是人對此特定物的語意反
應(或解讀)。這樣的語意距離調查可以概括出產品設計在發展
時造形的方向,使產品外形能較精確的表達〞意義〞,進而被規
劃的目標市場接受。
g.風格調查法。
風格調查法算是語意距離調查法與造形文法(shape grammar
)
、圖像學(icongraphy)、藝術史的風格分析方法結合後進一步
發展出來的(蕭坤安1995),其目的在分析既有的產品(特別是
歷史上的產品:骨董桌椅)在人們心目中可接受的意象(
image
),找出這樣的意象則稱為此〞物〞的原型(prototype
),進
而供設計師創作時的參考,其方法如下:
g-1.對針對產品的風格內容進行探討
g-2.將歷史上的作品依造形的元件拆解。對產品的風格(造形特徵)
的可拆解程度進行探討。
g-3.受測者(大眾)對元件認知(認可、辨認)的範圍與臨界值的測
量。
g-4.找出原型與原型的認可範圍供產品設計師參考。
如果所測的是某歷史文化下的產品,那麼所找出的元件與原型,
基本上可以稱為該文化下對該物的指稱,這也正是該〞物〞的文
化造形符碼系統(元件與元件接合關係)。
2-4-2、視覺傳達領域
目前符號學在視覺傳達設計領域中,最常被人所應用的是符號學
理論語意層面、象形圖記與圖像思考等方向,一般人們多將之用來作
設計的調查與設計方法的應用,其作法有:
a.語意距離調查法(semiotics distance)。
語意距離調查法並不只在視覺傳達設計領域應用,在工業設計領
域也常應用。只不過在視覺傳達設計領域裡,有更多的衍生應用
如下:
a-1.色彩形容詞語意測量及聯想測量(雙向)。
a-2.造形形容詞語意測量及聯想測量(雙向)。
a-3.形象尺度表調查
以所要測的造形或色彩所初步測出主要的形容詞(兩極化形容詞
)為x軸與y軸,進行所測〞圖像(商標、物件..)〞的排位
與歸類,進而分析設計品在〞視者〞的印象與解讀,供作設計品
的視覺效果分析(從形象到意象),供設計者創作時參考。
b.圖像記號素的探討。(勵忠發1996)
完整的記號是具備兩的條件:一是,盡可能的做到有更多的記號
被使用的可能性;另一是,盡可能的做到正確的區別於其他記號
的可能性,為了能達到上述條件(目的),視覺傳達研究上不妨
也像發聲學中所提的音素學(Phonemic)那樣,將組成圖像記號
的要素分成〞最小的單位〞,稱為記號素,如此一來既有助於圖
像的辨認,也有助於新的圖像記號的設計。
c.圖像記號的分類標準與性質的探討。(勵忠發1996)
自從皮爾斯的符號分類學 typology ,將符號與物的關係中區分
為圖像(icon)的一級關係、指示(index )的二級關係與(象
徵)symbol的三級關係以來,這種關係就常被應用到造形符號與
圖像符號的分析上來。但是,這種關係的(設計上應用時)的〞
性質〞並未完全被探討,在視覺傳達設計領域,常有新的探討如
下:
c-1.象徵型記號:是以一般觀念為媒介的一種對象的表意性,這種象
徵型記號依存一種〞習慣性〞,並以這種〞習慣性〞來解釋記號
的表意作用。
c-2.指示型記號:記號與對象之間有〞接近性〞的約束;記號和(指
稱)對象之間具有時間的接近性,或空間的接近性,如此指示型
記號容易使人領會對象物的物理因果關係。
c-3.圖像型記號:記號與對象之間有〞類似性〞的約束;記號的性質
與(指稱)對象的性質之間具有類似感,這又包括了三類:一為
印象(意象image )與形體外觀的類似性;二為圖表(
diagram
)構成要素的類似性;三為隱喻(metaphor)或類比(
analogy
)於〞物〞的機能間的類似性。
d.文本符號學(Text semiotics)。
文本符號學可以說是符號學的文學性發展,文本符號學之所以會
影響設計,特別是視覺傳達設計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文學與視覺傳達設計都具有時間性。
第二個原因:文學(設計)與廣告設計都要求感人,要求有說服
的效果,要求讀者信以為真,也都需要有策略。
第三個原因:文學與視覺傳達都具有〞溝通性〞,而且也都是企
求以單向溝通,達到雙向溝通的假象。
文本符號學的核心為敘述符號學(the semiotics of narrative
故事符號學),而敘述符號學的發展的重點有:(Noth
1995)
d-1.故事的最小單位(the minimal units of a narrative)。
d-2.串連最小單位的策略(a grammar of the plot)。
d-3.敘述語用學(narrative pragmatic)。
d-4.視覺敘述法(visual narrative)。
這些研究的一個基本假設為:〞文本〞有其外延(denotation)
(如符號之指涉),這外延是顯性的,看得見的;同樣的〞文
本〞有其內涵(connotation ),這內涵是隱性的(言外之意的
),是不易看得見的,但卻是作者的重要意圖(plot),文本的
這種性質直接指向文學的目的與視覺傳達設計的目的--尋求一
個說服的策略,尋求一個裝做沒有企圖心的策略,而將想傳達的
訊息傳達出去。(楊裕富1996 p.47-48)
所以這些研究的一個共通課題為:如何分析文本的言外之意與言
內之意,如何組構言內之意(材料、工具)以達到言外之意(目
的)。也正因如此,文本符號學大大的影響了視覺傳達設計,特
別是廣告設計。
文本符號學的探討提醒了視覺傳達設計的〞時間性〞在於:人對
視覺影像的感受與判斷雖然在瞬間完成,但就〞判斷〞而言卻是
有先後秩序的,有〞時間性〞的,這猶如我們所稱的〞先入為主
〞,一個人在接受影像視訊時,他在自己所處(成長的人文環境
)的文化裡所形成的無形的文化符碼,就是個〞先入〞,而這個
〞先入〞主導了他對訊息的接收與解讀;另一方面,相對於這視
訊的接收與解碼過程,視覺傳達設計就是視訊的製造與編碼過程
,而製造與編碼過程不但要理解受訊者的文化符碼系統,連怎麼
製造,怎麼編碼也都需要〞策略(plot)〞(或情節)或一個〞
先後秩序〞,這也表明視覺傳達設計的〞時間性〞考量。更不用
說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廣告影片(CF)製造的〞時間性了〞。
e.廣告的符號學(the semiotics of advertising)。
廣告的符號學提供了一種不得不然的跨學科視野,專門研究訊息
流通與貨品流通,這也正是廣告學的視野(跨溝通學科與行銷學
科)。而在這跨學科的領域,符號學對廣告的影響是兩方面的:
一方面是廣告方法論的影響;另一方面是〞物〞的調查方法的影
響(行銷)。廣告的符號學的主要論述如下:
e-1.巴賀德的視覺廣告三種訊息說。(Noth 1995 p.478)
巴賀德將視覺廣告區分為三種訊息:
第一種:語言化訊息。
第二種:未符碼化的圖像訊息(uncoded iconic message)
此為說是如是的實像。
(graphic denotes the real object)
第三種:符碼化的圖像訊息(coded iconic message)
此為捕捉(影射)〞產品意象〞的圖像。
巴賀德認為廣告設計的最高功力(最有效果的視覺廣告),在於
豐富的符碼化圖像(象徵)訊息與這三種訊息的關係安排。
e-2.葉柯的廣告符碼編碼層次說。(Noth 1995 p.478)
葉柯認為廣告符碼有雙重國籍:一個是語文的國籍;一個是視覺
的國籍,同時葉柯認為視覺廣告符碼有五種編碼層次:
第一層次:圖像層次(iconnic level)
第二層次:圖像學層次(iconographic level)
第三層次:釋經學層次(tropological level)
第四層次:準論證層次(topic level)
第五層次:論證層次(entymematic level)
這五種層次逐步的逼近圖像說服的效果,所以這是一種廣告設計
(圖像設計)的策略,環環相扣,進而說服。
符號學在視覺傳達設計領域的影響中的〞文本符號學〞及〞廣告
符號學〞,正好是前節探討設計的表意層次裡所提到設計語言層次的
〞動態與多語〞層次,特別是策略面向的應用(如:附圖示),這在
廣告設計或視覺傳達設計領域來看,正可顯示出設計工作的核心在〞
創意〞。
我們進一步看看創意是怎麼產生的,日經廣告研究所在其所編的
<<廣告創意:表現的科學>>中列舉了以下的例子與說法:
(日經廣告研究所1995)
e-3.圖像照片的故事性訴求。
認為廣告中的語文要與〞視覺表現〞配合,而視覺表現的主題遠
比圖面技巧來得重要,視覺表現的主題以〞故事性訴求(
story
appeal)〞:圖像照片要說故事,要設定懸疑(猶如故事情節)
,同時以圖像照片吸引讀者,吸引讀者在文案中找答案,進而達
成文圖互動與說服。
e-4.創意是找出事物之間的關連性,並將之以象徵性的各種詞句表現
出來,如此便可產生多種創意。
e-5.佐籐信夫的廣告修辭學(Advertising Rhetoric)。
廣告修辭學乍看之下好像只是〞巧言令色〞的功夫練習,事實上
它卻是將事、物正確傳達的一種說文解字功夫,是廣告表現上不
可或缺的重要學問。
e-6.文案的意境與圖片的實鏡互換練習。
看圖說故事與看故事〞想〞像。
可見得廣告創意就是一種說服的策略,就是一種情節安排的策略
,就是一種說故事的策略,廣告創意就是〞文案符旨到→圖案符旨再
到→→圖案符徵〞的技術,而廣告設計只是將廣告創意實現(主題展
開)的圖文技術。我們甚至可以說:廣告創意就是做白日夢,廣告設
計就是以〞影像〞將白日夢呈現。
設計與設計品
│
┌───┼─────┐
使用 製造 語言(表意層次、表達層次)
層次 層次 層次
┌┼┐ ┌┼┐
│
│
┌────┴──────┐
靜態與?????
? → 動態與多語
單語
(說故事層次)
│
┌───┴─┐
┌────┼─────┐
形式美語言 符號化
主題 策略
典故
語言 ┌─┼┐ │
│
│ 母題(motif) │
┌─┼─┐
┌───┴─┐
│ ┌──┼─┐ │ │隱約法則
造形
造形 │ │ │ ↓ │
↓ (隱喻)
提示
象徵 │ │ │ 構思 │ 對比
語言
語言 │ │ ↓ 創意 │ 法則
↓
↓ ↓ 情節 ↓(諷喻)
提示功能的
主題展開 安排 正面
操作法則
操作法則 策略 法則
│←─廣告符號學 ─→│
│←─────文本符號學───→│
圖 3-21 設計表意層次與文本符號學
f.傳播符號學
(the semiotics school of communicaton studies)。
傳播符號學由Fiske 教授所提倡,認為結合符號學、意識形態、
結構主義、批判理論等等觀點所建構的傳播符號學,可以更深刻的讓
我們了解大眾媒體如何使用語言影像來建構社會的意義、神話與意識
形態。並進而面對那些表面單純的新聞影像或大眾電視時,能夠解讀
其文化意涵。
Fiske 在<<傳播符號學理論>>一書中獨特之處在於:
f-1.以實際的圖像區分圖像符號的肖像性(iconic)、指示性 (index)
、記號性(symbol),並說明這種區分往往是無法截然的區分。這
也造就了圖文解讀的多義可能性。
f-2.在符碼系統中區分了設定符碼(邏輯符碼)與文化符碼,認為:
f-2-1.設定符碼(任意符碼、邏輯符碼)
設定符碼大體來說是封閉的系統,他儘可能的將意義隱含
在文本中,而不期待讀者在解讀過程中加入太多自己的想
法
f-2-2.文化符碼(傳統符碼)
傳統符碼則是開放的系統,並且期待讀者的釋義。傳統符
碼的極端型態就是所謂的美學符碼(aesthetic
codes )
,有時只能從文本中的線索,才能找出解碼的方式。
由於美學符碼變化多端且意義鬆散,所以不易界定。文化情境對
美學符碼而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美學符碼允許對意義作相當程
度的協商及討論,歧異解讀是常態;美學符碼擅於表達內在的主
觀世界,美學符碼是愉悅和意義的泉源,〞風格式樣〞就是類似
這樣的概念,傳統的美學符碼的存在需要取得來自相同文化背景
的使用者的共識,而大眾藝術、民俗藝術、服飾、建築、室內設
計等等所採用的正是美學符碼。(Fiske 1995)
2-4-3、空間設計領域
目前符號學在空間設計領域中,最常被人所應用的是符號學中的
語意學、符號學理論語法層面、用典修辭學、式樣分析、主題發展等
等,一般人們多將之用來作設計作品的分析與設計表達方法,其作法
有:
a.具象代表派(明喻派),這一派以60年代的范求利為主,范求利
發表大鴨棚理論,認為賣烤鴨何必掛〞烤鴨店〞三字招牌,直接
以鴉子的造形來蓋〞烤鴨店〞便可達到最好的〞招牌〞效果。
淡江大學〞商船系〞系館直接蓋成商船的樣子就是符號學在空間
設計領域影響的例子,同樣的國內部份廟宇,以蓋巨大神像為建
築物,也是這樣的例子。
b.語意派與隱喻(metaphor)派。
空間設計語意派的發展很明顯的是受了符號學與語言學的影響,
認為早期符號學裡,語言三向度(語意、語法、語境)中語意這
個向度最具設計上的發展潛力(事實上語意向度也正是語言學與
符號學重疊的領域),所以便借用〞語意的理論〞到設計的理論
來。空間設計語意派的代表性建築師幾乎個個都是文謅謅的〞理
論家〞,從葛瑞夫(Graves,M)、艾思曼(Eisenman,P)、摩爾
(More,Charles)到詹克思(Jencks,Charles)個個都是〞後現
代大師〞,各個都喜歡著書立萬,除了解說自己的作品以外也喜
歡解說別人的作品,詹克斯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從柯比意的設
計案例與路易斯?康的設計案例解說起(起家),到推出<<後現
代建築的語言>>一書,論遍各種設計案例。
語意派的核心在於設計上〞隱喻〞手法的合〞理〞化,我們看詹
克思的<<後現代建築的語言>>一書中對柯比意廊香教堂的〞具象
〞解讀,就可以暸解設計上隱喻手法怎麼個合〞理〞化了,詹克
思的<<後現代建築的語言>>一書不但對建築設計〞後現代〞風潮
起了推波作瀾的作用,對工業設計及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也是不
可忽視的(把〞隱喻〞設計手法推上後現代設計的核心)。
c.語法派與轉喻(metonymy)派。
設計上的語法派說起來與語意派是同宗,空間設計語法派的發展
也是受了符號學與語言學的影響,認為早期符號學裡,語言三向
度(語意、語法、語境)中,〞語法〞這個向度最具設計上的發
展潛力,所以便借用〞語法的理論〞(文法、句法)到設計上來
。在原先語意派裡的葛瑞夫與艾思曼兩位的設計作品,在此〞語
法〞領域特別喜好。葛瑞夫早在1974年便夥同艾思曼等人出版這
類作品的專輯,以〞語法〞的角度詮釋自己的作品,葛瑞夫受到
柯比意及現代藝術運動裡後期立體派(立體派與拼貼派)的影響
,將建築構造上的元件(如:樑、柱、版、陽臺)、建築語意上
的元件(如:門、窗、楣樑、山牆面)視為符號的〞元件〞並加
以拆解(希望拆解出〞意素〞)後以〞語法〞再予以組合,以產
生新的空間與造形的意義與美感;或將透過此〞意素〞的轉形、
移位,以轉喻達成新的空間美學;或將此〞意素〞透過二元對立
軸的對比〞反語〞、藏比〞隱喻〞而達到新的空間美感,之後葛
瑞夫越玩越有趣,進一步西洋古典建築經過上述的拆解、變形、
組合,形成一些新的元素,稱之為語構(語法)基本元素,不斷
的在其作品中出現。
艾思曼則較葛瑞夫在〞語法〞上的堅持更為激進,一方面認為隔
絕〞語意〞才能使語法更為精純,另一方面引用生〞成語法學家
〞杭斯基(Comsky,N)的生成法則與變換律語法理論,將建築物
比作〞語句〞,將建築構造元件比作抽象的〞意素〞,而進行變
換律的操作,進而有所謂〞一號住宅〞、〞二號住宅〞、〞三號
住宅〞....的作品推出,由於其強烈的相位幾何(拓樸)性格,
居然也轟動一時。
d.用典與諷喻(irony)派
在後現代建築風潮裡,空間設計的用典派(建築古典語言運用)
語意派、語法派幾乎是同時發展也互相影響,諸如前述的范求利
、葛瑞夫、艾思曼、摩爾、英國的詹克思、日本的磯崎新、黑川
紀章....作品中既有語法派手法,也有語意派手法,更有用
典派手法,甚至於布雜設計的手法(如:路易斯?康、范求利、
摩爾、磯崎新),我們可以說符號學對空間設計的影響幾乎在後
現代建築風潮裡都呈現出來,也可以說後現代建築使西方建築一
下子回復了〞歷史語言〞。用典派基本上是西方建築的傳統,也
是西方建築歷史語言的〞再現〞。
不過後現代的用典未必只是心儀歷史,更可能是嘲諷歷史。
e.高階語言類比派
克里斯多夫?亞歷山大(Alexander,C )在60年代末以高階語言
類比推出<<形式綜合>>,<<模式語言>>等規劃設計〞理論〞,一
時也蔚為風潮。只是,亞歷山大所在意的形式及語言未必是落在
〞具體造形〞的層次,同時<<形式綜合>>、<<模式語言>>甚至於
其後的<<奧立岡實驗>>基本上不只是高階語言類比,更是樹形系
統類比,而且偏向規劃層次,所以到了70年代末,亞歷山大自己
也轉向了。
f.主題發展與語境派
在空間設計裡,特別是室內設計的領域有所謂的主題發展設計方
法(或稱語境派、敘述建築)。這是因為室內設計的領域通常不
是以空間的〞經濟〞使用為設計考量的重點,而以空間的〞情趣
〞使用為設計考量的重點。當設計的〞機能〞與〞限制條件〞放
寬以後,設計的感性層面自然成為設計考量的重點。
主題發展與語境派就是從設計條件、設計目的裡,找出設計的主
題,衍生出副題或母題(motif ),並依空間所要敘述的故事與
空間使用的〞情趣〞將母題(motif )轉化成視覺符號與空間元
素,進而組構空間。(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