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設計要用心感覺(取材自ABOUTCASE:設計老五)
http://www.aboutcase.com/column/oldfive/200011/13/00006900.html

 

 

設計要用「心」感覺 
學設計的人,大概都有那麼一點點俇傲,一點點自認為是天才吧。我們談談這種設計的才氣到底是怎麼形成的?這種設計的才氣又給設計人什麼啟示? 

如果你是科班出身的設計人,你一定碰過這樣的事情:在學校的設計作品或設計作業,同樣的課程與同樣的時間下,有的同學輕輕鬆鬆的作出好作品,有的同學拖拖拉拉的作出爛作品;在設計業界,往往更是如此。 

這樣的事情很容易讓設計人覺得:學設計、作設計一定要有天份,而投入設計業界的設計人,往往也是自認為在設計領域有天份的人吧。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設計人給別人的感覺是有那麼一點點的俇傲與自命不凡。 

但是,夜深人靜時,設計人也常常覺得,我是不是江郎才盡了。特別是在熬夜趕設計,而趕不出來時,更會有這種感覺。設計人也常覺得設計靈感來了,所以設計作得特別順,或是,怎麼這一陣子好像要到處尋找靈感,好辛苦喔。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設計人自己會有靈感依賴症,或是說設計人其實覺得〞靈感〞往往並不是那麼的可靠。 

如果你認同這樣的看法與感受(靈感說),其實我們就更應該來了解,學設計與作設計到底有什麼訣竅? 

我們先說〞設計要有感覺〞這件事。 

投入設計界太久又太忙的人,往往會說:啊!這陣子太忙了,要好好休息休息,充電充電。 照理說,休息與充電是衝突的概念,但是我們卻說得那麼順口,為什麼? 

因為休息是要把僵化的腦筋,已經慣性化的腦筋,重新活絡起來。藉由肉體的休息,藉由暫停工作壓力的休息,而讓腦筋有機會活絡起來。因位充電是要吸收專業以外的訊息與電波,或是說要吸收正常生活裡的正常情趣,換句話說,充電正是在休息、遊戲沒有工作壓力的情境下,人的生活本能。 

這樣的解釋到底與〞設計要有感覺〞有什麼關係? 

大有關係!因為任何人太專注於專業時(或工作壓力太大時),往往會忘了生活,忘了生活情趣,也忘了去體會一下社會脈動。這麼一來所作的設計案也就只有設計技巧而沒有設計感覺、生活感覺了。只有設計技巧而沒有設計感覺、生活感覺的作品,就是匠氣。連設計者自己都麻木了,當然感動不了別人。 

我們下次有機會再談談〞學設計要有真心體驗〞這件事。

回首頁 回設計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