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富設計教學網設計書評
|創意思境|創意活力|空間設計概論|後現代設計藝術|設計藝術史學理論|設計文化基礎|三羊開泰|
評者:許財華
評《中國建築空間與形式之符號意義》
孫全文•王銘鴻 著 明文書局/8402出版。ISBN 957-9509-14-x/平裝
一、前言、作者
符號是文化記憶的必然結果,也是必須性產物。然而,人類透過符號的辨識中群組出
之間的溝通管道,也傳達出事件背後的象徵意涵;因此,社會與整個文化的現象可視為一
個複雜的記憶系統(註一),也因由這共識性的系統而達到之間溝通的傳遞與認識。任何
一個民族都有著該民族所延續與繼承的文化符號,也可以說文化開發了符號系統的形式,
而我們也是經由文化記憶的累積形成對記憶符號的認同與解讀,亦是透過記憶的形式如文
學、繪畫、建築等表現出自己的文化定位,事實上傳統文化是整合記憶形式(signifer)與
記憶(signified)兩者之間背後關係的潛在力量(註二)。
中國傳統建築有著與西方文化迴異的符號形式與系統,更有著強烈表現於生活的式樣
形貌,而每個樣式符號都包含著中國文化的精髓與文化意義,例如文學、藝術、禮教、哲
學與風水環境等,在在都隱含著或是巧妙的被放在生活周圍裡面。但過去研究裡,大說都
以物言物,而未能將此做系統式的整合;因此,王君藉用西方的歐美學者所發展出的記號
學中的語構、語意和語用等三個層次去探討符號系統的關係、意義與使用者的對應關係,
以建立出一套結構性的系統。
本研究論文是由國科會報告「由符號學的觀點論中國建築之空間與形式」改編而成,
作者為就讀國立成功大學研究生王銘鴻同學,指導教授孫全文教授,孫教授為德國司徒加
大學建築博士,主要專長為近代建築史與理論以及都市保存與設計,於國內外發表不少學
術性論文以及著作,諸如論後現代建築、十八世紀歐洲中國風室內設計之時代意義、密斯
之建築觀與東方思想…等,於國內學術界與教育界可謂貢獻良多。
二、介紹與分析
符號系統是因為傳統文化而存在,而傳統文化又是各種複雜的的符號所組成,因此
在我們要以符號的結構的議題來探究時,傳統文化就成了重要的依據,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主因。筆者論文架構採用charles morris 的分類,分別為語構學(syntactics)、語意學
(semantics)、語用學(pragmatice)這三層面來客觀解釋所存在的符號系統;而筆者在行
文的架構分類,第一、二章以語構學分析傳統建築空間與組織;第三、四章以語意學探究
傳統建築形式意義的表達手法;最後在第五章則以語用學的觀點來瞭解傳統建築符號與使
用著所產生的「互動」結果。
第一章 傳統建築空間的語法原則
第一章的目的重點在於對語法記號的抽取與組織,作者以中國思想觀入手,分別就
易經、道家、儒家兩家來結構符號的基本元素以及語法原則;以中國思想的深層結構裡找
出符號的表層因子與型態。第一章內容分別如下:
1易與語法原則。1-2道與語法原則。1- 3禮與語法原則
第二章 傳統空間建築的組織
本章次將繼續以前章節所建構出的語法原則進一步說明,說明語法原則在空間模型
上的運用,其不同語法所衍生的概念繼而產生各式不同的空間組織,並以實例與附圖做清
楚的說明,以明白語法的運用。第二章內容分別如下:
2-1 語法原則的運用與空間組織。2-2 空間的組織分析
第三章 傳統建築空間與形式表達意義的手法
第三章主要引用peirce將記號分為圖像性記號(icon)、指示性記號(index)、象徵性
記號(symbol),分別由圖像的形式、指示的形式以及象徵的形式來表達其所具有的表徵
意涵;圖像性,以「應物象形」來表達事實;指示性,是因事實所具之因果關係;象徵性,
乃為存有「約定俗成」的共通原則;第三章內容分別如下:
3-1 圖象性手法。3-2 指示性手法。3-3 象徵性手法
第四章 傳統建築空間與形式的意義
針對前一章次所分類出的意義群組做系統性的提出與整理,以建立出一基本架構,
對於傳統建築的意義層做深入的解剖,並且藉由j.s.miss的理論加以架構出明示層次與內
涵層次以整合傳統建築的語意層面。第四章內容分別如下:
4-1意義的來源。4-2意義的層次。4-3內涵意義的重要性
第五章 傳統建築空間與形式語用的檢討
最後在第五章節中筆者以語用的角度,測黷使用者所接受到符號訊息時,當中所產
生的實質互動與效果,探求發訊者背地裡所涵受的意義層次是否被明確的接收(當然當中
過程裡包含若干的干擾者),而當中所引發出的問題並提出看法;完整的引述原始訊息到
發訊者到接收者等這一連串的的過程,當然一直到最後的效果。第四章內容分別如下:
5-1原始訊息部分。5-2語意的干擾部分。5-3傳達的管道部分。5-4接收者及理解干
擾部分
三、文本評論
(一)本書優點
作者引西方morris的符號學理論對中國傳統建築加以分類,以語構學(syntactics)、
語意學(semantics)、語用學(pragmatice)等三層次作結構及完整性的歸類,使得建築
符號語彙得以從表層結構直到深層結構清楚掌握,明晰辨識;從文化的引想、元素的生
成在到語法組合以及空間的運用、以及最後再受訊者的接觸互動,做了條列式鋪陳,使
的想對於瞭解傳統建築有著另一種的方式與發想。
(二)本書缺點
內容中對於語用的層次說明,對於使用者的界定不明,或許限於篇幅的有限,對於
不同層次所接受的訊息,可想會有極大的差異與不同。另外文中的圖面的語意表達稍有
不清,印刷也混沌不明,難以辨視。
四、結語
此篇論文以符號作為形式借代的手法,並為研究立意的基礎,而符號的形成與傳統
的互為關係做了完整性的註解,而形成一系統論,對於未來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有
著清楚的規則依循;雖說符號的結構與文化傳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一切的終歸
本質在於人的行、住、坐、臥之中,因次文化系統的議題最後還是得回歸人的互動,這
本論文已為我們做了極佳的示範作用。
註1 方東美 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
註2孫全文•王銘鴻 中國建築空間與形式之符號意義
回設計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