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富設計教學網設計書評

創意思境創意活力空間設計概論後現代設計藝術設計藝術史學理論設計文化基礎三羊開泰

評《自說自畫》 
作者: 楊裕富/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副教授 

--------------------------------------------------------------------------------

自說自畫 高木森著 臺北市 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88年9月 ISBN 95719 22285 精裝

前言
以中文發表藝術理論建構或繪畫理論建構的書籍,相對於藝文評論與繪畫創作原本就少,而這樣的理論建構又能與西方藝術理論互相對話,乃至於以作者的繪畫創作互為印證闡發的書籍,算得上是少之又少了。高木森先生這本《自說自畫》的出版,自然引人注目,更加值得評介。


我國藝壇從民初的蔡元培提出美育,徐悲鴻、劉海栗的引介「寫實」西畫,或是日據時期臺灣接受所謂「現代國民」的美術教育以後,造形藝術的論述主導權即呈現紛亂與外降的狀態。紛亂在於中西之爭,在於傳統與現代之爭,在於保守與改革之爭,在於純美術與設計之爭;外降在於心懸超歐趕美的不自在民風,在於從事藝術創作者眾從事藝術理論建構者寡,在於少部分藝術理論工作者自甘於買辦式教學研究,在於殖民教育的無奈。藝術的論述主導權的遲遲未能回復,該是所有藝術工作者心中永遠的遺憾吧!這種永遠遺憾,在七○年代鄉土論戰裡稍稍獲得紓緩,在八○年代末解嚴以後,才逐步邁開療傷止痛的藝術理論建構工作。《自說自畫》正有如此隱誨的企圖心,也是高木森教授繼《中國繪畫思想史》一書後,一本重要的著作。


高木森博士幼嗜繪畫,師承畫家呂佛庭(本書.呂序)。獲美國堪薩斯大學博士後,久居美國,任藝術史教師,現為美國加州州立聖荷西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系教授兼主任。以如此學經歷來建構藝術理論,闡述藝術創作,記錄批判藝術教學與教育,理當值得藝壇重視。本書正是高木森先生於1995年秋至東海大學美術系任客座教授時研究、教學成果之一(本書.自序)。


本書內容介紹與分析
「自說自畫」簡單的說就是:以自己所建構的藝術理論來闡述、應證自己的藝術創作。本書可分為三大部分,其一、繪畫理論的建構或我國傳統文人畫論述的再建構;其二、藝術理論與創作的關係;其三、我國美術教育現狀紀實與批判。分別編成八章,重點分述如下:


第一章,自畫像。介紹作者學畫與藝術心思的成長過程,也以本書作者不同時期的畫作,互為引證對我國繪畫轉型的期望。


第二章,詩書畫創作的理論基礎。提出文人畫的考證,文人畫為我國繪畫主流,並解釋文人畫的基本特色為詩、書、畫的結合,深入討論書與畫、詩與畫的關係,並以我國畫史上名家之作來引證這種關係。但在本章的結尾卻也提出新詩的詩境,預告了作者對國畫轉型的可能性。


第三章,文人畫三大基本精神。如果前兩章算是作者對國畫理論的整理,這第三章就算是作者刻意的建構出一種可以延伸傳統國畫卻也能適應當代國畫的理論。作者藉由對西方藝術史主流:溫克爾曼-黑格爾學派的理論,與對傳統國畫的理論兩者的融合,提出獨特的藝術理論建構。從西方藝術理論主流來看,在此所提出的理論建構滿足了眼見為憑、風格分析與文化精神貫穿造形表現的學術要求;從傳統藝術理論主流來看,在此所提出的理論建構則闡發了第二章裡所提的詩、書、畫關係,也把握了作者一貫對中國繪畫史的認識與主張。在本章作者提出了文人畫的三大基本精神分別是:樸素審美觀、自然美學與(畫家)個性表現。這三大基本精神表面上似乎潛藏著對我國繪畫發展的時間順位,更深一層的則應該是作者進一步提出此刻國畫發展上,碰到時代條件後,所可能的因應的策略。簡單的說,作者(所建構的國畫理論)認為國畫發展既能保存既有精神(詩書畫意境的互通),面對當代技術、物質與制度的激變時,當然也能活蹦亂跳的反映現實;面對西方主流藝術理論時,也能毫無愧色的以樸真、童趣來對話吧!


第四章:氣韻生動美學思想。氣韻生動為晉朝謝赫所提六法之首,晉朝後幾乎所有文人論畫都要提提謝赫的六法。不過作者以謝赫六法的氣韻生動來論繪畫的發展,卻另有一個特點與兩個意圖。這個特點是集中精力於「氣」,而意圖則在於一方面詮釋前述建構的理論是符合傳統美學的觀點,另一方面則以「氣數」的變化來詮釋繪畫史的漸變(或進步)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漢晉精靈之氣流,其韻滑;隋唐身體之氣實,其韻壯;兩宋自然之氣茫,其韻和;元明筆墨之氣荒,其韻玄;清朝墨彩之氣盪,其韻漾;現代建構之氣激,其韻急。至此,作者所想建構的藝術理論大致完備,可以清楚詮釋作者自己的繪畫創作了,而這也是本書的意圖,以自己的所思所想來說自己的畫:自說自畫。


第五章,作品與思想。這一章就在展現「自說自畫」。而這種自說自畫是必要的,因為基本上,第五章以後是作者於1995年秋,至東海大學美術系任客座教授時,教學所需與教學相長的結晶吧,如此看來既是論述建構也是論述實踐了。這一章簡單的說就是示範畫例,也是教材。作者將這期間的畫作分為五類,分別是:仿古類、抒情性風景類、大建築類、科技山水組曲與新想法類。詳細的解釋了每一張畫作的運思、想法、過程,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章裡相對於已經建構的理論,作者又補充了兩個概念,一個是「緣畫」的概念,另一個是「設計」的概念。如此一來,既對「現代建構之氣激,其韻急」有所因應;對當代西方藝術走向也有所呼應,至此總算透了一口氣。


第六章,東西南北論藝術。這一章是作者於東海大學美術系任教時的師生對談記錄,當然也有補充「自說自畫」的意思。


第七章,漫談美術教育。這一章基本上也是作者在東大任教前後期間,思索我國美術發展、美術教育而提出的看法,說少也有補充「自說自畫」的意思。


第八章為附錄。本書的摘要英譯。


背景評論
藝術理論工作之困難,不在於咬文嚼字與自圓其說,而在於論述主導權的爭奪。我國藝術發展面臨這樣的困境,當代世界藝術的發展亦如是。我們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關乎論述主導權的議題不外乎藝術發展、創作主體性、理論建構、論述實踐這幾個面向。而解嚴後這幾個面向的中文出版品也逐漸多了起來,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高木森《自說自畫》1999,楊孟哲《日治時代臺灣美術教育》1999,阮榮春、胡光華《中國近代美術史》1997,陳傅席《中國繪畫理論史》1997,王伯敏1997《中國繪畫史通論》,林惺嶽《渡越驚濤駭浪的臺灣美術》1997,王秀雄《臺灣美術發展史論》1995,郭繼生《臺灣視覺文化:藝術家二十年文集》1995,倪再沁《藝術家互動臺灣美術:細說從頭二十年》1995,葉玉靜《臺灣美術中的臺灣意識:九零年代臺灣美術論戰選集》1994,倪再沁《臺灣當代美術初探》1993,高木森《中國繪畫思想史》1992,何懷碩《近代中國美術論集(1-5) 》1991,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1991,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1990,葉維廉《與當代藝術家對談:中國現代畫的生成》1987


這些論著除了極少數立場鮮明者外,從某個角度來看,幾乎都企圖以西方的「語言」(或現代的語言),來完成中西藝術理論的對話,也或多或少企圖面對當代藝術發展的困境(如後現代思潮的衝擊,又如創作者與評論者分際的模糊化)與當代造形藝術與設計融合的窘境(如裝置藝術到底是純藝術呢?還是空間設計呢?)。


從這個較寬廣的脈絡裡,我們可以察覺到我們的藝術理論工作者,還是有相當多的議題可以再進一步探討。簡單的說,上述的理論建構,雖然盡可能的兼顧中西文化對話與自我藝術創作的主體性(兩者可能是矛盾的)。但是,怎知保守的來看,西方當今藝術論述主流還是建築與所謂純美術合論;而激進的來看,西方當今藝術論述主流更是設計與藝術合論。而上述論著絕大部分可說保守與激進兩頭落空。這說明了我國藝術理論工作者企圖中西文化「對話」時的專業性不足(如果要對話時,以西方的標準來看);反過來說,藝術理論工作的太在意於中西文化間的對話,也顯示藝術創作與藝術論述主體性的難以掌握。就藝術理論工作者而言,要的是什麼主體性?當然不會是外國的主體性!或許這就是我國藝術理論工作者更艱巨的任務吧。


高木森的這本《自說自畫》明顯的對建築物有興趣,也明顯的兼容了設計,可以說,很巧妙的化解了這種任務與重擔。但是另一方面,作者也很在意自己的理論工作不可撈過界(美國情境的專業分工),卻也特意的將全書摘要英譯,可以說也很反諷的躲過了這種任務與重擔。


文本評論
只就本書所述的內容來作評論,本書的優點為:
一、《自說自畫》一書是一本藝術通透的書。本書很難得的兼顧了論述建構、論述實踐、藝術主體性、藝術發展等幾個藝術史重要的面向,更難得的是論述建構與論述實踐是緊密的聯繫在一起。讀者可以透過本書仔細品味繪畫的理論建構痕跡,也可以仔細品味繪畫創作的技巧與思維融接,更可以直接以作者的畫作來應證這個理論建構,所以說這是一本藝術通透的書。閱讀此書,對入門者而言是一種清澈的指引,對行家而言也是一種享受。
二、本書所建構的理論具有特殊意義。本書所建構的理論可以說是我國近五十年來,頗為重要的藝術理論工作成果。這套藝術理論的特殊性在於:不卑不亢的完成了部分中西藝術論述對話的機制。雖然高木森先生還是有所掛慮的,將本書中文摘要英譯作為附錄,我們也可以視這種掛慮為中西藝術論述對話的期盼。簡單的說,由於本書是緣書,因作者客座教學於東海美術系而作,本書所建構的繪畫理論雖然還不很完整,但是基本上已經融合了當代繪畫經驗,也融合了西方主流藝術理論與術語,本書的影響力是可以預期的。
三、本書對傳統繪畫技巧與思維上的闡發。本書不但把握著傳統繪畫主流:文人畫的特性,將詩、書、畫的關係剖析入微,以中國人對「氣」的概念來詮釋繪畫的發展與演變,也以樸素審美觀、自然美學、個性表現,這些西方人能接受的概念來詮釋我國繪畫的發展與演變,這對中西藝術論述對話自有一定的貢獻。更重要的全書還面對了傳統繪畫技巧與思維上的聯繫,也面對了傳統繪畫可能的困境與因應。
本書的缺點為:
一、本書過於抬舉文人畫的地位而忽略了民俗彩繪。我國繪畫的發展裡,文人畫固然是相當重要的一支,但是,本書過度抬舉了文人畫的地位,以致相對的也無意的忽略了對民俗彩繪的地位,這在繪畫理論建構上,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
二、少部分畫作印刷品質可以改進。本書既強調自說自畫,顯然畫作部分也是本書的特點,可惜有少部分畫作縮印太小或色調走樣,實為美中不足。


結語
整體而言,本書所提出的繪畫理論建構十分值得國人參考,對一般讀者與專業者、準專業者(藝術家、設計師、設計藝術科系學生)而言,更是一本賞心悅目兼具啟發性的著作。


 

 

回首頁

回設計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