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富設計教學網設計書評書介

創意思境創意活力空間設計概論後現代設計藝術設計藝術史學理論設計文化基礎三羊開泰


書名:
創意思境 
評介者:DNA(李清展) 

創意思境  楊裕富  台北市  田園城市出版社 
民國八十八年11月    ISBN  957-8440-80-4  平裝 

1. 前言: 
陽光下灑窗前,泛黃的油菜花上,成群的小紋斑蝶自由的飛著,享受著那從網眼 
多重視覺設計中所傳達出的大自然造物者的創意思境,似有似無的感覺到在平凡 
靜隘的視覺設計浪潮中無窮盡的波動與韻律。 

在本書創意思境中所傳達的文本意旨,並非是作者獨泛的思路架構,道出的是現 
實平靜無趣的台灣設計文化下所隱藏的無線動力與秩序。 將單獨且完整的花朵( 
學科,類別),以其是眾觀的,是整體的,是後設的,曉,蝶角度,加以詮釋。 
雖然只是整個大環境中(尤其以視覺傳達設計的理論建構下)的一小點,但畢盡 
是花好蜜甜的資訊風傳,對於現今千禧世代中,凝聚群儕共享,一起來為台灣的 
本土設計傳粉授蜜而努力,為在台灣鄉土的一角而盡力。不管如何,畢竟花還是 
依然的美麗,只在陽光照射微風助長下,享受那平凡,靜隘中的一點點的波漪吧 
。 

2. 結構分析: 
創意思境一書雖為入門工具書,其所建構的理論方式與杜撰記錄的架構,如同對 
知識幼苗的培育,對讀者的內心亦是設計領域的撥種行為,整體的架構可分為: 

一. 點子篇<轉換成撥種或操作方式建構>: 

第一章:什麼是設計!!視覺傳達設計????? 
闡明設計與視覺傳達的迷失,清楚的說明所種的種子為何,讓讀者去構思往後所 
得的未來為何,及為所需要灌輸的養料(知識)而作準備。 

第二章:肉眼的開發:美感與點子 
以造形學,美學等知識系統,將其中的元素,原則轉換說明成對美感的培育與操 
作方式,訓練出對美的實作與判讀技巧。 

第三章:心眼的開發:詩意與點子 
其所開發的是讀者內心的世界,建立的是美在生活上的多源方式,激發的是更深 
入對美的感受方式與運用技巧。 

第四章:創意維它命:肉眼與心眼的結合 
融合對肉眼與心眼的操作訓練,輸入讀者對美感最基本的看法,以灌通全腦的思 
考。設計思維模式與文化符碼的全盤邏輯,作為溝通與試探生活中所見,所感, 
遇知的相關設計範疇心經,更加深讀者與所處環境的進一步懈垢。 

二. 思路篇<轉換為成長或培育方式的試探>: 

第五章:視覺傳達的思路淵源 
經由基礎對美感的建立藉由對思傳思路的再整理,所引發的是更清楚及養成的技 
巧,及對整個視傳設計方法論的公開界定。 

第六章:視覺傳達的思路技術 
從單向對視傳設計的思路技術說明,闡述與其它知識及學術領域的融合,並說明 
其本身的定位。進而擴展到分辨與了解大設計範疇的相互邏輯關係。 

第七章:視傳設計的圖文關係 
紅花與綠葉應是相生共融,著種規律下的事物才算美,單獨佇立便成異象,而圖 
與文,美感與思詩意,在緊張的社會中是一種心靈的調濟。應用生活所接觸的視 
覺案例(廣告設計)來說明圖文關係六大類型的社經關係,並破解六大類型的目 
的,分析方法與策略。從無謂的盲從而達到對新的設計創作的清晰與自我的認定 
。 

三. 再現篇<轉換成開花或再開始指引>: 
國際化的思潮,地球村的產生,是對強權國家的助長,而非殖民國的本色,創意 
應是本土的,有歷史文脈的,然而台灣的後現代為何??台灣的後現代應如何? 
?以及,如何改變對強權的迷失。本篇文都以有建述,其創造的是屬於台灣本土 
特有的思考與設計理論,給予另一種創意的思境。表達出,讓台灣設計與生活更 
趨精進的見解與思維。 



3. 文本的優劣分析       : 
優劣如同錢幣一般是有一體兩面的,是相生的並非相剋。其界定的基礎是在於讀 
者對文本的解讀,而非對作者知識及地位的批判。在從創意思境所呈現的文字訊 
息中引發出幾點對本文優劣相生的看法: 

3-1 樹狀結構的多領域說明系統: 
一個學科領域的建立,必定有其文脈與理論基礎系統存在,而非偶然的迸發與成 
長,但因研究者對領域範疇的熟悉程度的不同,而造成台灣學術教育的分工化, 
精緻化,及文字領域的單獨性。所呈現出來的是狹隘的,單向的。而 <創意思境> 
一書以結構多領域的整合下,說明了視覺傳達設計的來龍去脈。以淺入深的諉諉 
道出視傳的知識系統,以眾觀的角度切入所延伸的領域中,讓各範疇的讀者能感 
受到本身的認同及與其它學問的關析架構,引發對本身研究以外知識的探討。 

創意思境實為一本思路引發心經秘笈,正因如此,所相生的困擾,即因領域的多 
源,造成說明與定位的滯礙。雖說多源,但因篇幅所限,在短文小篇亦無法對其 
原理闡述清楚,對內力較淺的讀者,造成的是另一種迷罔與思路的滯礙,而迷失 
在<創意思境>的花叢中而不自知。

。 
 

回設計入門

回首頁

回設計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