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科技大學空間所專題研討一

 

後現代主義之解構主義Desonstruction

 


 

 

 

             指導教授:楊裕富

             研究生  卓玲妃  9133708

 

 

 

 

一、               解構主義:

 

解構主義〈desonstruction〉這個字眼是從「結構主義」〈constructionism〉中演化出來的。

它的實質是對於結構主義的破壞和分解。以哲學角度而言,結構主義早在1967年前後就

已經被哲學家賈奎斯•德里達〈Jacques Derrida〉提出來,作為一種設計風格的形成,卻

80年代以來的事情,作為一個後現代主義時期的設計探索形式之一的產生,重要代表

建築師有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柏納德•楚米〈Bernard Tschumi〉、彼得•艾森

曼〈Peter Eisenmen〉、扎哈•哈德特〈Zaha Hadit〉、丹尼•雷柏斯金〈Daniel Libeskind

、庫柏•辛門布勞〈Coop Himmelblau〉等人。

從字義來看,解構主義是指對於正統原則與正統標準的否定與批判。這裡所謂的正統原

則與正統標準,是指現代主義、國際主義的標準與原則。

喬治•格魯斯伯格〈Jorge Glusberg〉在他的《解構主義•導論》一文中說:解構不是一

個學派,也不是一個符號,它不過是一直激進的方面,目的是發現,和對於我們自身的

發現。大程度而言它依然是一種十分個人的、講究味的嘗試,一種小範圍的試驗,具有

很大的隨意性、個人性、表現性特點。

解構主義的哲學根源比較複雜奠基人是德里達〈Jacques Derrida〉,德里德的研究有些與

卡爾•馬克斯相似:他不是主要從自我創作開始而建立自己的體系,而是對前人批判開

始的。馬可斯思想的哲學基於費爾德和黑格爾的批判,而德里達的批判對象則更加廣泛

。實際上它把矛頭指向柏拉圖以來整個歐洲理性主義思想傳統,〝把解構的矛頭指向了

傳統行而上學的一切領域,指向了一切固有的確定性〞。

 

二、               建築如何解構

 

一個建造起來的房子,他既有物質屬性,又有精神藝術屬性,建築的物質屬性是不能解

構的,而建築功能能否解構?其功能要有硬性指標,不能隨意拆解,錯位、變形。另一

部分,功能要求有很大的彈性、靈活性。正因為這樣,建築設計不同於機械設計,它給

建築設計者留下匠心獨運施展本領的極大餘地。

物理學、力學的規律不能違反,在此前提下,多花錢,結構設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配合

建築設計者要求,作出解構的模樣與姿態。這不是結構本身的解構,而是形式方面的事

,是結構的偽解構。

總之,解構建築並非建築物真正的解掉。對於一個要正常使用的房子,設計者不能拆除

結構,不能否定設備,不能把基本需求的實用功能要求消除掉。

 

三、               解構建築的形象特徵:

   

1.散亂解構建築,整體形象上做的支離破碎,疏鬆零散,但變化萬千。

2.殘缺力避完整不求齊全

3.突變解構建築中的種種元素和各部份連接突然

4.動勢大量採用傾倒、扭轉、彎曲、波浪等豐富動態體型

5.建築師在創作中總是努力標新立意

 

四、               超越現有的建築構圖原理

 

    解構建築的形式特徵、處理手法為:若建築為一件藝術作品,大體上雜亂無章,局部

裡支離破碎,相互衝突;建成的建物中最常犯的通病就是區乏統一性;建築師總想完成

比較複雜的構圖方式;構圖方式不再是二元平面,而是三元立體空間的思維模式;不規

則的布局追求出奇不意的戲劇性效果。

 

五、解構派與構成派

 

    構成派與解構派的聯繫不在於解構哲學,解構派與構成派之間的聯繫主要是在形式或

形象方面的類似性。20年代俄國構成派的畫家、雕刻家掙脫正統主流的造型規範,搞初

不規則,不嚴謹、無拘無束、極富動感的視覺藝術形象。在藝術家的啟發下,一些建築

師,也搞出類似的建築形象─畫在紙上和作成模型─具體疏鬆離散、輕靈矯健、自由奔

放、舉重若輕的特徵。在當時社會制度、政治斯享有鮮明的階級性,建築形象和風格則

有很大的獨立性,能夠超越社會政治的差異和對立,超越時間和空間,傳播開來。義大

利法西斯政權、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現今的西方資本主義,都沒有阻礙建築師在藝術形

成和形象上互相借鑒,這一點在未來派建築、構成派主義和解構派建築的明顯相似中得

到證明。

 

六、以上要旨歸納

 

1.      解構建築是一種建築藝術形象的風格,可稱解構風格,其形象特徵包括散亂、殘缺、

突變、動勢及奇絕諸端。

2.      建築審美範疇不斷擴張,散亂、殘缺之類的審美範疇出現在較重要的建築之中成為引

人注目的建築審美範疇風尚。

 

3.      “解構建築”是該建築作品流行稱號,因為與轟動一時的德里達哲學聯名而響亮,從

來沒有一種建築風格是由於一位哲學家的一種哲學思想而誕生。

 

4.      解構建築與德里達解構哲學宏觀上的也有相通之處,即兩者強烈地反對和超越西方傳

統的主流文化,一個是在思想領域中反原先的思想理論,另一個是在建築藝術領域內反

原來已有的建築風格。

 

5.      有富裕的財力物力,才能做解構風格,這是前提,也是搞一切非樸素風格的建築的前

提。

 

6.      解構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建築一樣,主要是建築模樣上的功夫,與現代主義建築運動反

應全面的根本的變革相比,意義大不相同。

 

7.      解構建築具有獨特的審美觀,從形式上看,可找到與中國草書書法藝術相通之處,兩

者為視覺藝術,有異質同構或異曲同工的情形。

 

8.      解構建築做的好也要有功力、有章法、有素養,才能成功。

 

9.      解構建築最為一種風格,不能在建築園地中獨占鰲頭,也不會絕然消逝,至少它會融

入別的式樣中。

 

 

七、參考書目

 

世界現代設計                  王受之著

20世紀西方建築史              吳煥加著

設計的文化基礎                 楊裕富著

解讀現代•後現代設計           葉維康著

 

 

回首頁   回研究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