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史學作業一》 § 式樣分析在設計史學的作用
切入點『20世紀西方建築史」一書
選定『20世紀西方建築史」一書,作者吳煥如,藉這一本建築史書閱讀,然後是式樣分析的進行。這本書主要論述19~20世紀間西方建築的發展,在20世紀的建築之所以有此情景,源自於工業革命所引起的社會生產力的大發展和社會的大變動中,而興盛、嬗變、質疑及推波成今後現代的出世。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建築創作的動向,美國建築文化傳統30年間的變化,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經濟的興盛,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建築材料、結構和施工技術的突破,影響發展於現代主義的興起。然而隨時間的推移,時代精神慢慢轉向人本主義的思想顯現,思考形式與功能間的討論是以現代主義的質疑批評,范裘利與詹克斯的論述觀點提出,是後現代的到來寫伏筆。
第一章 Louis I. KAhn作品─Meeting House of the Salk Institute
沙克生物學研究所
第一節 Louis I. KAhn生平
Louis I. KAhn於1901年出生於俄國愛沙尼亞的一個猶太家族。1905年隨家族移民美國,住在費城,過著貧苦的生活。康在音樂和繪畫上很有天分,1920年至1924年在賓州大學院專攻建築,接受學院建築的洗禮。畢業後,康在一些重要建築設計工作,他也到歐洲旅行學習。1928康回到費城進入克里特事務所。30年的經濟大恐慌,到處無事可做,康受救濟度日,這一段磨練使康考慮到建築在現代生活中之職責,康介入集體計劃要求而含特有的美。這一些提供他活的生命力,迫使它思想,使他在此之後開始認識建築是人類整體的環境的建造,建築是完整的城市的建造。這一段時間的不得志康,科比意的著作對有特別的重要性。這些年他描過不少遍科比意的速寫,而科的速寫也受到蕭伊西的影響。因此康接觸到它所受教育中最具有用的一面,卻是受到最有力的現代建築師之後,他終於綜合了蕭伊西和科比意之流動的線型的特色與它早期形式的沉重陰影,他的設計開始明朗化。康的在生受到科比意舉世性的影響所賜,並感受到當時整個現代運動的新方向。然而自此而後,他在理論與實際上的豐盛成就卻是直接來自他的天才性格,與他的生活經驗。
第二節 Louis I. KAhn的建築哲學
康路易士•康並沒有寫出系統的理論著作而他的建築思想多數是以演講、談話的形式發表出來。康的建築哲學認為萬事萬物都有一個〝存在意志〞,每一件事物的存在意志決定了事物的特性,這個存在意志所指的就是本質。認為計每個建築設計首要的是探索每一種建築所存在的意志或本質。回歸康的建築觀點的哲學基礎主要源自德國哲學家叔本華(Authur Schopenhaur,1788-1860)和胡塞爾(E.Husserl,1859-1938)等人。康從意志哲學和現象哲學的立場觀點出發,而意志論等現象學等屬人文主義哲學,而康的建築思想是偏向於人文主義思潮。
第三節 沙克生物研究所案例說明 沙克生物研究所,於於美國加利福尼州聖地亞哥市附近的太平洋崖岸上。沙克醫生是小兒麻痺症疫苗的發明人,1959年他把生物研究所設計交給康。沙克一生要求建築要能表現出醫學科學的人文涵意。康做研究所實時的規劃設計時,思想回溯到歷史上學者聚集的場所,如中世紀的修道院和其他學者隱居之所。他將研究所分為三組,一為交流會議部份,一為生活部份,一為研究所部份,三者分列為崖岸的不同部份。 |
第四節 式樣分析─沙克生物研究所 第一層次:直覺的分析〝好〞與〝不好〞的作品特色 1.直覺好的部份 a.空間機能清楚的被分別開來,分成三個屬性空間。 b.根據基地環境條件,以簡單的幾何形圓形、正方形、扇形線條分割配置。 c.利用其曲線包住矩形牆面軟化銳角牆面生硬,柔和空間層次的變化。 d.幾何形的開窗方式突顯空間的光影變化,破除厚實的面感,使得整體的 視覺感受更加活潑輕鬆,無形中呈現許多美麗的框景。 e.材料色系的統一,讓整體建物給人穩定的氛圍。 f.企圖使建物的平淡來突顯周圍自然的環境視野。 2.直覺不好的部份 a.整體灰色系的建物使人感到無生氣,試想生物研究所一定只能 有這種色系嗎? b.從建物的天地線中看不出建物彼此間的主從關係。 c.集會堂意象不夠清晰,也不太親切。 d.材料無變化。 e.缺乏綠化植栽與建物間環境氣候的對流。 第二層次:作品的拆解與變形─判斷是不是〝節點〞或〝接點〞 a.建物關係依據著基地環境進行配置規劃,給予書房及餐廳相當舒 暢開擴的視野。 b.以實空間包含著虛空間(宴會堂)的空間組合。 c.靜態、動態空間明顯的區別歸類,給予適當的位置。 第三層次:象徵(意義)與設計技法層次 在沙克生物研究所設計案中,康採取一種古典的空間取代了機械 空間,中軸線開始支配了計劃,結構、主空間、從空間均經完全統合,中央石版砌鋪的廣場靜態空間使沙克實驗室成為真正的羅馬空間,這是康羅馬尺度的第一個里程碑。他在聚會堂所用的形狀,以及將這些形狀組織起來的強烈幾何感,可以溯源至羅馬建築,康顯示現代建築師可以如何從過去的組織原則中學習, 也同時再使建築對歷史的開啟。一種整全的羅馬,一列高貴的牆,披了外衣的混凝土,龐大而溫和帶著拱圈。康重新捕捉到偉大歷史建築形式和材料的豐富性。接受了古典時代的細膩與審慎及對幾何形態的尊重,連接著古典傳統和二十紀理性主義間的鴻溝,以共同具有的特性建立了橋樑。 |
第二章 I M PEI作品─NATIIONAL GALLERY OF ART EAST bUILDING
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
第一節 貝聿銘生平
貝聿銘1917年出生於中國廣東,1935年赴美留學,入麻省理工學院專攻建築,1940年穫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學位。1955年成立貝聿銘建築事務所,專心從事建築創作,數十年來創作大量優秀作品,享譽世界。貝氏接受建築教育的時期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葛羅培斯和密斯等人正在美國大學執教。貝聿銘在哈直接受到葛羅培斯與布勞等的指導。而那時也正是現代主義走紅的時期,貝氏算是現代主義的第二輩傳人。
第二節 貝聿銘(I M PAI)的建築思維
貝律銘雖是現代主義的第二輩繼承人,繼續第一代的特色,但他還提出與葛羅培斯不同的見解。葛羅培斯倡導重視技術和經濟的觀點固然正確,但忽略了文化和歷史對建築的影響。貝氏則修正前輩的偏頗之處,在自己的創作重視文化因素和歷史因素的作用,觀念上比較正確。
貝律銘的建築作品特色:
(一) 豐富和發展了幾何型體的建築構圖,具有簡潔明快的現代建築特徵,還包括多樣化和
細膩的處理。作品中除了一般的方形和長方形體外,還增加了平行四邊形、菱形、三
角形、圓形、半圓形、扇形、五邊形等。千變萬化的結合,造出種種前所未見的建築
形象。
(二) 注意配合環境特點,進行有個性的建築設計。在已有的建成區中建造新建築,需細膩
的處理新舊之間的微妙關係。完全不故舊環境,如在無人居住的地方蓋方子一樣是不
對的,但也不是一昧屈就有裝束。
(三)貝律銘在建築造型中的構造性與雕塑性並重。第一類指外型清楚的表露出建物的結構
與構造,關節清楚,肌理分明;第二類指外觀不易直接閱讀其構造體系,重視其造型
變化。
(四) 精緻的細部處理。細膩的處理細微的部分,直與量並重,充分表現東方人特有的細膩
精緻的審美情趣。
第三節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廂案例說明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就館位於華盛頓政府中心區林蔭大道的東端,與國會大廈斜對著。舊館1941年落成,是一座嚴謹的新古典主義建築。東廂位於舊館的東面,在東西向的林蔭道賓夕法尼亞大街之間的一快梯形地段上。作為老建築的擴建部分,處在林蔭大道上,國會大廈在一旁。貝律銘再梯形地段上畫上一到對角線。行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和一個較瘦的直角三角形,整各建築物的基本佈局的就因這兩各三角形的自然產生。
第四節 式樣分析─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廂 第一層次:直覺的分析〝好〞與〝不好〞的作品特色1.直覺好的部份 a.以簡單的幾何三角形分割,充分思維運用基地環境,清楚的顯現基地的特 性於。 b.清楚的重要軸線關係連接,讓新舊館之間產生更密切的銜接聯繫。 c.細膩的尊重舊館,考慮新舊館間的風格差異,還是達到某相似的共同特徵。\ 如繼續沿用舊館的石材...等。 |
d.探討其環境歷史文化,新建築產生的同時,仍然給於尊重舊建物的態度。
e.外觀上高、低秩序分明、量體間虛實層次錯落。
f.解決造型上所產生的銳角細部,令人嘆為觀止。
g.內部空間層次變化豐富及廣場的都市函構。
2.直覺不好的部份
a.從古典主義造型馬上轉變成現代建築幾何直線,似乎太硬了一點。
b.三角形所產生的銳角空間不太好用,因造型考量而浪費部分空間。
c.新主體與舊建物間的軸線,對於地面行走的人無法感受軸線的存在的。
d.立面過於厚實,開口部極少。
第二層次:作品的拆解與變形─判斷是不是〝節點〞或〝接點〞
a.建築與環境一致的原則,尊重程式原來的組織結構,主要尺度與量體的上的一致,
材料與色彩和質感的一致,門窗與部件在比例與節奏上的一至上考量問題。
b.新館主體的室內環境部分與重要鄰居國會大廈間並沒有一個對話的節點,軸線上的
視覺呼應。
第三層次:象徵(意義)與設計技法層次
平面設計上以三角形構圖,主要想打破密斯等人設計中空間的單調感。空間是影響建築的最大因素,其他如色彩、陳設都相對顯得次要。在各種空間中,如縱長的大廳只有一個有利視點──你看到的是一點透視,只有一個滅點。方形及矩形空間有兩個滅點。而三角形則有三個滅點。產生運動感、變化豐富的感覺,這種手法源自於巴洛克建築。
第三章
與同時期作品比對
第一,比對於密斯(Mies van der Rohe
)的范斯沃斯住宅(farnswort House,
Plano, Illinois, 1945-1950)
它是座用鋼與玻璃造的小住宅。它座落於水邊,長約24米,寬85米,用八根工字鋼柱夾持一片地板與一片屋頂板,四面採大面玻璃。中央有一小塊封閉的空間,裡面藏著廁所、浴室與機械設備,此外,在無固定的分割。
|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廂
|
范斯沃斯住宅 |
沙克生物研究所 |
平面構圖上發展 |
配合著基地採簡單幾何平面構圖,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平面空間發展。 |
幾何平面構圖,以三個矩形做平面空間垂直發展。 |
幾何平面構圖,以圓形、矩形做縮小、放大、平移複製直、拉開變形等集中式的平面空間發展。 |
建築材料運用上 |
精細的構造設計,內部為鋼結構,表面是大理石板的建築空間處理。 |
鋼框架結構與玻璃的建築空間處理。 |
使用混凝土板與暖色木質窗牆 |
設計 觀點 |
1. 配合環境的特點。 2. 構造性與雕塑性並重。 3. 精緻的細部處理。 |
表現「形式」,依循著「布雜」式設計之分類組合,把時間做不同的片斷,而非現代建築中依靠空間流動的方式。 |
1. 試圖發掘〝秩序〞的涵義,〝尊重始端〞的觀點切入, 2. 以事物其本質,現象學追求。 3. 尊重歷史,尊重遺產。 |
(Mies van der Rohe )的范斯沃斯住宅作品
第四章
進行前後時期作品特色比對
A比對於前時期作品─(結構理性主義)高第Gaudí
B比對於後時期作品─(解構主義)法蘭克•蓋瑞
高地的建築作品米拉公寓(Casa.Mila’)像從巴賽隆納理性的格子分割昇起的尖頂和煙囪,猶如曲折絕壁輪廓構成的王冠,立起的獨眼巨人壓倒性的重量,似乎與三個不規則的中庭自由優雅的組織互相矛盾,類似的矛盾也出現被強力壓制在沉重的石材表面後的鋼結構,不論材料質地或是組合方式都沒有明確的呈現出來,龐大的建築輪廓賣力的扭動成猶如經過腐蝕的岩石表面。高第工作室的鍛造的陽台鐵件似乎類似的自然力特徵好像暴風雨搖撼的海藻硬化成鐵製的線樓。
•其設計思想來自兩種衝擊:其一復興本國鄉建築 其二創造新的建築形式:
•Ary
Leblond說明Gaudí的建築:「 Gaudí所追求的歌德式是充滿陽光的,結構恰似宏偉的Catalonia教堂,色彩是希臘,也摩爾的(Moors)……一半是海上的,一半是陸地的)。
|
MilàCasa |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廂
|
沙克生物研究所 |
平面構圖上發展 |
不規範的有機曲線,發展整個空間 |
配合著基地採簡單幾何平面構圖,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平面空間發展。 |
幾何平面構圖,以圓形、矩形做縮小、放大、平移複製直、拉開變形等集中式的平面空間發展。 |
建築材料運用上 |
以拱圈的造形藉由重疊的瓷磚博層撐起。(拱頂成為高第的風格的關鍵特徵) |
精細的構造設計,內部為鋼結構,表面是大理石板的建築空間處理。 |
使用混凝土板與暖色木質窗牆 |
設計 觀點 |
1. 所追求的歌德式是充滿陽光的,結構恰似宏偉的Catalonia教堂。 2. 遵照構造的真實則是依照材料之質與屬性來運用材料 |
1配合環境的特點。 2構造性與雕塑性並重。 3精緻的細部處理。 |
1試圖發掘〝秩序〞的涵義,〝尊重始端〞的觀點切入, 2以事物其本質,現象學追求。 3尊重歷史,尊重遺產。 |
B比對於後時期作品─(解構主義)法蘭克•蓋瑞—古根汗博物館
古根汗博物館是蓋瑞晚期的一座大的建築設計,為於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區首府畢爾包市完成於1997。這座建築建築面積達成2.4萬平方米,位於勒維翁河濱,下部有時質牆的較方正的管理用房等,而主要建築量體異常彎扭複雜,流動彎曲的量體,結構與方式與造船相近。這座建築全部的依靠腦完成。
|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廂
|
沙克生物研究所 |
古根漢博物館 |
平面構圖上發展 |
配合著基地採簡單幾何平面構圖,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平面空間發展。 |
幾何平面構圖,以圓形、矩形做縮小、放大、平移複製直、拉開變形等集中式的平面空間發展。 |
不規則的幾何平面構圖,以矩形、有機曲線做造型變化的空間發展。 |
建築材料運用上 |
精細的構造設計,內部為鋼結構,表面是大理石板的建築空間處理。 |
使用混凝土板與暖色木質窗牆。 |
複雜的空間造型,內部是鋼架,外部為鈦板。 |
設計 觀點 |
1配合環境的特點。 2構造性與雕塑性並重。 3精緻的細部處理。 |
1試圖發掘〝秩序〞的涵義,〝尊重始端〞的觀點切入, 2以事物其本質,現象學追求。 尊重歷史,尊重遺產。 |
1.建物的建構取自周遭的環境和感覺與精神。 |
我所進行分析的式樣分析方式,是以空間配置進行拆解、組合,主要是看設計案的平面造型構成。而在自己熟悉的建築史中,對於相關的案例分析並沒有類似的方法。而在拆解組合的過程中,並沒能的比原本的設計案更好,這是為什麼?此當我完成式樣分析後,我還是認為原作者的配置較完善,不管是在造型,環境空間的串聯等接點,都有很合理的接合,空間的形式如三角形、圓形、矩形等也都能安排其適當的位置能配合傳達其意義,也許是基地考量、也許是視線的開擴。
第六章
比對結論
比對完結果,
第七章 申論式樣分析在設計史學上的作用
經過真正式樣分析的演練,好好的分析與思維,讓我對式樣分析在設計史上
確實有其必要。這是根源什麼呢!以下就列項討論…
1. 式樣分析有助於幫助好作品的出現與成立。建築如何的被思想如何的被轉換,這是值得所被注意
學習的。
2. 學習好的作品的思維。對建築作品的了解,不僅只是就建築的本深思考,設想拆取其環境的元素
是需要的。
3. 而我也相信一個好的設計師、或是建築師,是必經〝臨摹〞這個階段,畫家也是如此的開 始,畢
卡索在畫立體派之前,是練過精細素描的嚴訓。有紮實穩固的基礎,將有助於未來或下階段的
創 新。
4.並且相信有式樣分析能力,無形中有助增加自己的觀察能力和敏銳性,對於建築學子是基本必備的。
5.在一次一次的式樣典範思維中,也是學習認識材料的開始。
6.因此,式樣分析將是傳統與創新間介面,少這層界面,相信建築界的專業語言也將消失。以上,對於這式樣分析在史學作用的必要性提出心得分享。
回首頁 | 回研究作業 | 回式樣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