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網站:專題研討 開課老師:楊裕富博士 研究生:侯坤池

歷史建築-剪黏

 

剪黏的發展演進與樣式

 

剪黏是建築裝飾的一種民間工藝,尤以廟宇之牆上及屋頂

上必有五顏六色的剪黏。從台灣的傳統建築源自閩粵,及

廣東的建築注重剪黏及交趾陶之表現,且早期台灣的廟宇

特地從廣東汕頭聘請匠師來製作,由此推測台灣的剪黏技

術可能源自廣東,引入的時間約為清中葉,距今150-160

年。中國北方的建築並沒剪黏作品的出現,最大差別是屋

屋頂上直接施作。                                          屋頂裝飾之剪黏

 

   「剪黏」又稱「剪花」,是屬於交趾陶技法精創新所研發出來的作品。早期廟宇屋頂之龍鳳、花鳥蟲魚、人物座騎、山巒樹木等裝飾品,以交趾陶為主,但當時窯燒的技術欠佳,失敗率高、且成品的色澤較黯淡、耐久性差,較經不起日曬雨淋。

 

    因此研發出以交趾陶技法塑造的初胚,再裝飾各種「剪」裁成形的瓷片「黏」於灰泥的表面,如此就可以彌補交趾陶的缺點,而技法多樣、用材也方便,更能表現的立體、生動,色彩艷麗較能耐久,其價錢也較交趾陶低廉。

 

               

                                   人物剪黏

 

剪黏構圖的題材與剪黏施作的範圍

 

剪黏的構圖題材很多有龍鳳虎猴、花鳥蟲魚、人物角色的詮釋與姿態、山景樹木雲彩等。人物的角色詮釋是相當重要的,對人物服裝要有研究,如描寫周瑜是地方的王而已只能著紅袍,屬於將軍地位的就用白袍,只有皇帝才著黃袍。整體佈景包括背景也是要全由自己來構思、搭配。

 

                  

         屋頂剪黏施作之部位                                  牆堵剪黏施作之部位

                                     

剪黏施作過程、所需時間、工具、材料

 

大體而言,先以白鐵絲製作出對象物的骨架,在用棉灰(灰泥)泥塑胚體雛形後,這個過程俗稱打底。然後等待胚體乾燥後,在表面塗上一層具黏性的水泥粉漿,並將所剪的瓷片或璃片剪成所需表現的主題物上,可為花瓣形、鱗片形、針狀等各種形體,再依個別需要的部位貼上,較典型的例子,是以碗底做為花心,以瓷片為花辦,或以碗底為人物戰馬手足關節上的護盔,至於人物的臉譜以瓷土注模,上釉燒製而成。接著再依各部位的需要著色。最後成品就以灰泥所需安置的地方預留鐵建固定之即可。

 

     一件剪黏作品所花費的時間需看複雜程度與大小而定,大而複雜則需一、二十幾天,小而較簡單者只需一、兩天就可完成。剪黏在室內外因人接觸的程度不同,內講求細緻精巧,戶外講求氣勢飛鴻,而室內人物與戶外屋頂人物的剪黏施作方式更有些許的不同;室內的剪黏較小、人物較精緻,先完成人物身體之後,後做人物的頭顱部分,並留一個洞,用以固定身體,人物背後會留一個勾用螺絲與棉灰固定於牆上。而戶外屋脊的剪黏較大、較為粗糙,因屬於外觀門面裝飾用途,在造型上需更為誇大,並配合屋頂的曲度,呈現出靈活而動態的氣勢,使人印象深刻。戶外人物作法上同樣鐵絲骨架完備後,先用棉灰糊一個大致的形體後,先做人物的頭在決定人物的身材比例,再來貼剪瓷碗。兩種人物剪黏的作法恰恰相反。 

 

製作過程所需的工具如塗抹棉花的小尖鏟,有各種大小的形狀,這種工具是需要訂製的,一般是買不到的。當在做大型的人物或騎馬的姿態就需要有電鑽與螺絲固定。在最後完成後上色時,就需要顏料與畫筆等。

 

   

   1.泥塑胚體                               2.剪玻璃、瓷片

        

   3.塗水泥粉漿                        4.黏著玻璃、瓷片

 

   5.背景著色

 

主要材料的來源與敘述如下:  

1. 鐵絲:為不鏽鋼材,有粗有細,可依施作大小與需求而定。

2. 瓷片:剪黏最初只是交趾陶的代替品,由於交趾陶的昂貴和泥塑的不耐用,遂改以灰泥塑形,將經過「剪」裁的陶瓷片「黏」於其上,既省錢又效果好。在形式上刻意模仿交趾陶,儘可能的將陶片接縫掩飾掉。引入本省後,本省匠師發現以破損的的陶瓷成品作拼組,不但省工,而且利用碗、花瓶本身的彎度、形式及色澤變化較多,往往會有令人驚豔的作品產生。日據以後彩色玻璃及塑膠片的出現,此又輕又薄的產品雖精緻,但也使得作品材料運用的創意性相對的減低許多。

       黃為瓷碗、綠為玻璃

3. 棉灰(灰泥):棉灰需要自行調自而成,包括加棉花、水、石灰(麻薯灰)等攪拌後,用石精臼與杵搗均勻,直到棉花搗散而出油、具有黏性為止,每一次就製作一桶的份量,才無需經常花時間在製作棉灰上。這個部分是用在室內剪黏的部分,戶外施作為了講究快速乾,已經將白灰中加入水泥,以及同樣具有棉花纖維效果的麻絨絲,以減少龜裂的現象。 

    塗棉灰製胚體之工具

           

    剪黏的藝術是中國裝飾藝術上的一項偉大的成就,跟國外教堂的玫瑰花窗有這異曲同工之妙,但剪黏的藝術卻有著更多的創意性,更多的普及性,為傳統歷史建築增添的更多的絢麗,然而現代人對材料的使用卻越來的越簡便,只滿足了使用上的舒適性、便利性,卻無法的延續老祖宗的藝術。

 

 

參考資料

從傳統工匠系統中分析建築與工業設計的設計資源(四)傳統工匠的轉型基礎   楊裕富  1996

傳統建築手冊 形式與作法篇   林會承  1995

燕尾、馬背、瓦鎮   高燦榮  1992

回首頁 回研究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