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富設計教學網

 

中國園林建築的特性運用於現代商業空間探討

-以耕讀園書香茶坊崇德店為例-

 

*台中縣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 理事長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研究所 研究生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研究所 教授

張朝榮*       楊裕富**

  

目前國內對於中國園林建築應用於商業空間,仍有著相當大空間,有關中國園林建築設計之利用、再造等相關問題不斷被討論著,因此如何突破傳統中國園林建築之設計手法及應用方式,並重新賦予中國園林建築新的生命,以及運用中國園林建築之建築元素與元件用於商業空間,為本研究之主要動機。

       本研究以中國園林建築利用、再造的特性運用於現代商業空間,應基於「物質價值」、「精神價值」、「文化價值」等三個課題作客觀性評估,以決定出利用、再造的創新手法,使園林建築更能接近現代生活所需求的 ”情境” 休閒空間。當「中國園林建築」在文化價值與保留價值遠超過再使用價值時,則完整的利用與再造則是首要目標。反而言之,若「中國園林建築」仍具有高度商業價值時,則賦予「中國園林建築」適合新的用途,或利用其建築元件與元素於其他建築物,以衍生出新的使用機能型態則是本研究之目的和建議。

 

本研究主要內容如下:

1. 分析中國傳統園林建築在對於「物質」、「精神」、「文化」等價值觀。

2. 探討中國傳統園林建築中的特性及運用手法巧妙之處。

3. 如何有效將中國傳統園林建築之特性運用於商業空間,並以實際案例討論說明優劣所在。

關鍵詞:園林建築、元素、元件

 

一、前言  

中國傳統風景畫既是所謂中國 ”山水畫”,是用繪畫藝術的手段來展現三度空間的自然風景於二度平面的畫板上,是在平面上經營空間。被西方堪稱為「自然式」、「風景式」之 “詩情畫意” 的中國園林建築,它不但是自然空間的實現者,它更是空間藝術的創作者,是一種人文的藝術空間。

中國傳統園林建築,具備了可遊玩、可居住的實用功能,同時亦為是一種綜合性的工程營造技術,亭、台、樓、閣、堂、榭、廊、橋的建築營造工程,以及植物栽培的園藝造景工程,這些工程技術是為園林空間藝術創作所服務的,就它的發展反過來是提供了園林空間藝術創作「新的啟示」、「新的手法」之運用與延續。

      本文希望借由分析中國傳統園林建築特性中,並探討近代傳統園林建築特徵,以新的啟示、新的造景手法出發探索,祈能建構出一套有系統且合理、合人性的自然且怡情之現代園林空間

 

二、中國傳統園林建築之「物質」、「精神」、「文化」等價值  

      中國傳統園林建築具有悠久之歷史和鮮明之特徵,早以自成體系且在世界建築發展史的洪流中,站立於極為重要地位。而中國傳統園林建築更是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又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目前遺留保存至今且完整的「皇家園林」的北京頤和園及承德避暑山莊,「私家園林」的江蘇蘇州園林,如今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而成為全世界認定的「文化寶藏」。

 

2-1 物質與精神表徵

      史上之重要建築,階薀涵著「物質」及「精神」的雙層作用。第一層面:建築是以物質所構築的實體空間,為滿足人類生活上的需求;同時亦為它們的形象表達,更反應出人類的精神意識。大陸北京的紫禁城,以千、百棟建築所構成之龐大建築群,以滿足明、清二朝封建帝王在政治、宗教、生活、娛樂等多方面的物質需求。第二層面:它更是以建築的外在形勢,來表達了封建帝王一統天下的神威性。更是以建築外部形體的不同及空間形態、建築裝飾及建築色彩將這種至高無上的皇權和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表現的十分明顯。在清朝慈禧太后的稜恩殿,其豪華裝飾即可反映了太后的極盡奢華。宮殿如此,園林建築也是這般。北京頤和園是清朝皇家之離宮御苑,內有皇帝處理政務的宮廷建築群,有御用房、佛寺、遊憩建築、亭、台、樓、閣和園林山水,充分展現了皇家園林建築的雄偉。

 

2-2 文化內涵

      在江南蘇州園林建築中,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等皆是官吏、富豪及文人雅士的私家園林,裡面有住宅和待客的廳堂,提供主人琴、棋、書、畫的建築空間,更是有許多亭、台、樓、閣、堂、榭、廊、橋、山、水、植栽所組構的園林建築景勝。這些私家園林建築規模不算很大,但頗具自然山水之精髓,所表達出淡雅、樸實的特質,完全表現出主人所追求著親自然的田園生活意境。中國園林建築的自然雅致、思情畫意的特徵是由文人雅士參與設計、興建而表現更加顯著,這和古代文學、繪畫是有著密切關聯,表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因此人們將園林建築視為一種「文化藝術」,而園林建築正是這種深厚的中國文化的精髓呈現。

 

三、中國園林建築造景特性

      傳統園林在中國造園史上有箸悠久之歷史(大約已有三千多年)和高深的造詣,並形成一個獨特體系,亦可堪稱高階藝術而無愧,且在世界造園史上,有它獨樹一幟,更對東、西方造園藝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所以歐、美學界有著 ”中國是世界園林之母” 的美譽之稱。而此種影響和美譽,必然有其特性和內容巧妙之處。因此瞭解、認知中國傳統園林特性,是研究運用園林建築之首要課題。分析特性如下:

 

3-1 園林建築空間的基本類型可分為:

  1. 聚合性的內向空間型類

  2. 開放性的外向空間類型

  3. 自由布局的內外涵構空間類型

  4. 畫卷式的連續性空間類型

3-2 園林建築情境佈局上有:

   1. 巧於因借,精在體宜

   2. 師法自然,創造意境

  3. 巧分景區,園中有園

3-3 園林建築景點佈局手法上有:

  1. 「主」與「從」的佈局

  2. 「正」與「變」的排列佈局

  3. 「動」與「靜」之間的參差佈局

  4. 「對景」與「借景」的巧妙手法佈局

3-4 園林建築空間的處理手法上有:

  1. 空間的對比性處理手法

  2. 空間的「圍」與「透」處理手法

  3. 空間的序列處理手法

 

四、探訪耕讀園書香茶坊-崇德店  

      國內休閒商業空間(茶藝館、咖啡SHOP)發展最為活耀應屬於中部,而中部境內中的風尚人文館、鬪魚休閒館、耕讀園茶坊及水滸傳等大型企業化聯鎖店之中,又以耕讀園的風格較屬中國式明、清風格之園林建築空間,因此筆者特在台中境內六家耕讀園中挑選規模中型(約300坪)的商業空間作為本研究對象。

 

4-1 耕讀園書香茶坊企業簡介

耕讀園於西元1987年在台中市明道街(現改民權路)創立第一家直營店,至今已有15年歷史。本著「發揚品茗文化,締結人文昇華」的理念,建立耕讀園書香茶坊。將江南的庭園景觀、傳統的品茗文化、親切的專業服務相結合,以提供消費者具特色的休閒空間來品茗、用餐,進而創造出目前台灣最大的庭園茶藝館連鎖企業,目前全省共計19家直營店。未來更將以求新求變的經營策略,來獲得廣大茶友的認同與支持,進而建立體系完整、世界知名的連鎖餐飲服務企業為目標。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 耕讀園從無到有,從建園前的資料蒐集、研讀、考據,到建園後的店舖經營管理、人員專業訓練、企業行銷計劃,開發出完整的茶藝館連鎖企業經營模式;同時更於民國87年通過ISO9002國際品質認證,使耕讀園企業更加符合國際水準, 耕讀園不僅堅持了原始品茗文化的理念,同時也奠定了耕讀園企業在瞬息萬變市場中的競爭力。耕讀園書香茶坊全體園丁不僅熱衷傳統茶藝的傳承推展,在台灣加入WTO後,將以不斷創新的經營手法來面對世界經濟潮流丕變的挑戰,向「百年老店、永續經營」之路邁進

 

4-2 耕讀園台中崇德店現況

      崇德店位於台中市十一期重劃區,是一個新興的商業區,座落於崇德路、昌平路口上,且和現代速食業龍頭「麥當勞」為斜對面,一個是尋求人文氣息、鬧中取靜之中國傳統園林建築(紅磚圍牆、水泥屋瓦、植栽流水),另一個是現代速食先驅、活潑熱鬧的現代建築(RC結構、玻璃圍幕),此種強烈對比性街景,給人們和筆者有著近代建築 “多元化” 發展的活潑和可愛。

 

4-2-1 園區實況與探討

 

耕讀園崇德店平面配置圖

 

 

u園林水池採明式蘇州園林形式。

v大門屋頂材質為瓦片,上方高、兩旁低、翼角微翹,簷下有額枋,作懸掛匾額題名用。檐下門楣兩側都具雕飾,檐下華枋斗栱,紋飾優美,雕藝精緻。

w檐廊裝修乃指柱、枋、挑檐、掛落、欄杆等部位。用於兩柱之間枋下部位為掛落,為用櫺條編織成網絡狀裝飾構件。其功能是作間隔和裝飾用

x複合式櫃檯整體造型為仿中國明代蘇式風格,實際使用時兼具實用功效。

y利用窗櫺、斗拱與傳統式家具,以及地面舖設復古地磚,營造出中國古代傳統建築風格。

z涼亭外檐裝飾大部份以櫺條編織成網絡狀構成,材質上以原木為主。

{室內傢俱裝飾全採明代蘇式風格,樑枋及屋頂下掛有「龍燈」作照明及裝飾用。

|室內裝飾採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利用大窗片區隔出套房區空間,窗片形式採中國明代雕刻風格,兼具空間私密性及美觀性。

 

4-2-2 分析園內中國園林建築特性、元素及元件之運用

       園內建築材料採用了大量的磚、瓦、原木等主要建材,所呈現於人們第一視覺感受是 “傳統古樸” 的建築感,加上園內挖地為池、砌石為山、植花木為林,更帶給入園者有如身入 ”江南園林” 其境之感,設計者巧妙的己將建築元素「啟」動。更在遊客動線上以曲廊、曲徑來「承」接中國傳統園林建築之情境特性。客座區設計者運用了明、清朝時期的裝飾語彙古龍門、雕刻花窗、仿古桌椅等元件,讓座客有如「轉」進明、清二朝之悠然園林中。再望眼從花窗看園內,經花窗間隙中滲透出池中游魚、池上水榭、小橋流水、柳樹飄逸,而園外有樹叢林立,正好隔離了城市塵囂,如此寧靜、悠閒、樸實的環境正「合」現代城市獵人的忙裡偷閒之情境、意向之要求。

     在耕讀園台中崇德店乙案,設計者從中國江南庭園的精華中擷取一些手法與技術,嘗試的運用於設計案中,簡單的將其原則說明如下:

之一:室外與面材上,運用傳統建材或接近傳統建材之當代建材,以喚起古樸之感

之二:室內與門窗上,大量運用尊古法製或仿古製的小木家具與裝飾元件,以喚起思古悠情

之三:庭園與建築上,特別注意動線的取景,曲折與合理,充分掌握『品茶』的鬧中取靜

之四:庭園上,直取江南庭園之精華:蘇州庭園的作法,兼顧亭之臨水,台之望景,樹柔

垂柳,水石互倚,必至景景物物有動有靜,巧猶天成而後矣。

 

五、結論與建議

 

       從本研究的分析及實際案例操作的探討當中得知,中國園林建築不袛是具有悠久之中國傳統文化及文學內涵,更是有其深遠的物質文化和民族精神表徵之所在。特別是在現今建築叢林中以後現代主義思潮的帶領下,身為黃皮膚及黑髮黑眼睛的我們(尤為建築系、設計科系及相關業界),是否應該靜心思索1.為誰做設計,2.誰在做設計,3.設計給誰的,這一些提問正是筆者在業界中十多年來的迷思。因此前文中所探討中國園林特質並分析其園林建築類型、佈局、手法,是可遊、可用、可檢討再提升為『實用』、『親人性』、『高經濟效益』且附有文化的 “園林藝術空間”。將其結論與建議歸納如下

 

1. 園林建築空間的基本類型規劃

 在城市中,可能基地規模或建築環境複雜等因素,盡可能採用「聚合性的內向空間類型」來做設計規劃,因為此一方法可避開外部不確定和複雜等因素,而可得以掌握 “意境” 和視覺效果之完整度。

      另一方面,庭園也可以採「開放性的外向空間類型」來規劃,因為此方法可得到環境相容,連結外部田野、林地及山景皆盡收眼裡,是園林建築設計的最高境界(與大地為家之精神)。但如果外部環境不是如此的美麗可人,那就需改採聚合內向型,或局部內向局部外向之自由佈局。特別是在高密度的城市基地裡,如耕讀園一案。

 

2. 園林建築空間景點佈局上

1)主與從的佈局

      園林建築貴在「意境」的巧妙處,何以『巧』?巧在建築物以主要建築體為核心和次要建築來乘托,所形成主與從之間層次感和活潑性。但原則上層次感的律動建議不可過大,而溫和間進才是 “親人性化” 的園林建築空間。耕讀園乙案,即以臨水之亭當作對內與對外的主景。

 

u拙政園屬大型私家園林,分東、中、西三部分,中部為全園重點景區。這一部分中,又以南軒及其以西的水景為最佳,堪稱為重點中的重點。

 

v遠香堂雖屬園中最大廳堂,但從園林景觀角度看,其周圍景色似不如南軒以西以水景為主的景色更富變化。

 

 

2)正與變的排列佈局上

      有正和變是園林建築佈局中求得統一和轉變的一個重要方法。一般在私家園林建築中,主建築物為「正」,以軸線組成層層院落,而林園部分則是「變」,以自然山水為主要,組成自由且富有變化的格局。以此類推大型基地的公共空間亦是如此方法來擴大它,而小型庭園建築中,主要的廳堂本身就是「正」,而亭、台、榭、廊、橋等小量體建築物則是以自然形態靈活佈局的「變」來呈現。耕讀園乙案,即在方格建築與廊道裡,略予重疊進退以求變。

 

北京頤和園諧趣園中建築佈局的「正」與「變」處理。宮廷區是「正」,園苑區是「變」;在園苑之中,主要的建築群體是「正」,次要的建築群體與獨立的點景建築是「變」。

 

3) 動與靜之間佈局上

      靜就是息,動即是遊。靜是「點」,動即是「線」。靜觀的點一般是以廳堂、亭榭、樓閣和平台等建築物為主,動觀的線大都常以遊廊、園路、水道來安排,但變化因素較大。規劃設計常用手法,1.選擇最佳觀景效果的部位設立景點,2.這些景點以分散且均衡的配置於園林建築中的各個景區內,以一個主要景點再帶動幾個次要景點,3.再分析檢討將各個景點連串成為觀賞路線。這些手法均盡可能且充分的運用於耕讀園乙案中。

 

拙政園玉瀾堂庭園剖視圖

 

4) 對景與借景的佈局上

      就園林建築佈局裡,建構良好的對景與借景,是豐富園林建築規劃設計上的重要事項,因為它有畫龍點精之神奇功效。「對景」就是以園林建築中的主要觀景點與遊景路線之前進方向所對應的景物。其中大多為內向內型,但外向型如有自然天成之景亦可行此方法。「借景」可分為園內借與園外借兩種手法,其中又以園外借景為設計最高領域,因為可達成建築空間“無遠弗界”之極生動效果。耕讀園乙案雖難有『園外借』之條件,但卻充分把握『園內借』的奇巧。

 

 

由頤和園樂壽堂前「水木自親」南望知春亭與南湖島

 

六、參考文獻

1.    黃長美,1981,【中國文人思想與庭園關係之探討】

2.    彭一剛,1988,【中國古典園林分析】

3.    馮鍾平,1989,【中國園林建築】

4.    周維權,1991,【中國古典園林史】

5.    楊鴻勛,1994,【江南園林論】

6.    林會承,1995,【台灣傳統建築手冊】

7.    楊裕富,1996,【從傳統工匠系統中分析建築與工業設計資源(四)傳統工匠的轉形基礎

8.    樓慶西,2001,【中國園林藝術】

回首頁 回研究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