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富設計教學網                                                                                                                                                                                                                                                                                                                                                                                                                               指導教授:楊裕富博士       研究生:陳阿善

        試談數位設計之文化符碼分析

       前言

 

         數位時代的來臨,電腦輔助設計上對建築也產生貢獻,它將設計過程中各個階段,  以二度空間或三度空間進行逼真的模擬;也將電腦語言引用到不同的設計原理探討,並且希望透過設計思考過程中深入了解,利用電腦從事類似的設計思考行為,試著以數位能在建築設計中扮演自我思考的角色。我不排斥它所帶給我們的科技進步的突破。然而「數位建築」現階段所發展探討思維,並不單單只是就我們現今所見的表皮形式操作,只是數位建築的設計推論採取把形式與意義進行拆解成兩部分,過程注重其形式操演,漸進式的意義產生與結合。因此,本文試著以文化理論的符碼論來對其進行分析,來成為本文的重心。試著從文化符碼來解讀「數位設計」設計創作的方法論,探究其文化意義層面。

 

一、數位的設計思考

1.      數位操作:設計世界以幾何基型與運作單元建構一套代數,然後在類似的代數分子中找出建

         築形式語言字彙,在利用建築文法來創造建築物的相關知識。設計就是形的運算執行,而形

         的文法的規則,則指明如何實現這項運作,而這些規則,則可解讀出形式、機能、及兩者關

         係的知識而這的一切就以電腦輔助平面座標的方式加上類型學層級的關係脈絡展出。

 

2.      形式(本質上的思考)觀點:追溯〝柏拉圖〞的意念與〝亞里斯多德〞對形式的理論。

       第一〝柏拉圖〞對藝術的態度,認為藝術家不僅僅是手握鏡子向自然,而是模仿他或她心智

                     中一般的意念,而設計師或藝術家的任務,是為一個物體找尋正確 而且完美的形式。

 

      第二〝亞里斯多德〞:認為形式首先存在於藝術家的心智,而藝術家把它實質。

                形式的定義:再描述建築的形式時,指的事再實際空間中實際材料的已存在結構,但

                     當描述設計時,談論的是另一件事─想像構造。更精確的說,指的是某一種理論模型

                一張圖、實際比例的模型,電腦記憶中的資料結構、或是心理甚至是心理的模型,而

                     非真實的建築物(Willian J Mitchell)

 

3.      機能觀點:一項機能性的描述所指出的,是在某特定脈絡中,那各物體所從事有價值的動作,

                               就其所在的環境下的脈絡,而產生及環境下的機能。

 

4.      意義觀點:組織一些明確的事實與規則,說明符號在特定的文化中是如何運作的來堆導初結

                              論,但其結論並不能涵蓋建築設計的所有意義。

 

 

二、文化符碼的觀念理論

                 文化符碼的理論來自於楊裕富博士於法國文學者學家巴賀德的符號學理論中提出,

楊教授以建構自己的民族特色人文向度為目的,探究西方文化學術的發展過程。 而設計文

化符碼的建構正式開放心胸接納各種「文化滋養」可能性的設計理論建構。因此試著以教

授所提出的文化、造型解讀(文化符碼)三層說進行分析以理解其他領域設計方法的體驗,

來以下先簡述其造型解讀三層說……

第一 策略層(意的操作):包括設計作品的說服層與設計作品的說故事層次,也是「巧意」

       的層次,由於設計者的刻意隱瞞,以及創作者基於文化習慣的不名自白,這各層次

       往往不容易察覺分析。

第二 意義層(意像的操作):包括了設計作品的說故事層次與語意層次,也是「故意」的

       層次也是「表達」的層次,由於六○年代以來設計語意學、設計符號學的發達這個

       層次較察覺分析,不過從「符號學」中的文本學派,所有作品都是「特定社會的文

       化」反映,如果不了解設計作品所處的特定社會的文化內涵,其實還是會有許多

      「訊息」是分不出來的。

第三 技術層(視象的操作):包括已設計作品的美感形式層次與設計作品創作媒材感受層

       次,也是「無意」的層次,由於這各層次在設計的現代主義裡有許多深刻的發展,

       所以一般而言如果設計現代主義的話,大致上會覺得各個層次是很容易察覺與分析

       的。(楊裕富)

 

 

 

三、以文化符碼三層說分析數位設計─荷蘭國際辦公大樓(Frank Gehry)

          作品介紹:建物地點於荷蘭布拉格街道轉角,當時布拉格遭美國摧毀土地第一片郎籍,而 1989

                               總統Havel開始試著找尋讓這街廓再生的方法,希望藉此安定社會民心與文化提出建構

                               復合建築物,包含書店、藝廊、多用途商店等..(博愛的主張很快的被市場力量取代,

                               成發展以辦公為主之商業區)

           策略層1   說服層  ─以新藝術時期住宅為目標,以此詼諧風趣與象徵主義的創造性表達革命後狂

                                                     歡的最佳特質。

                            2.說故事層─取一對漫舞的情侶為對比構想,女的陰柔均衡了男性的陽剛來述 說街道的

                                                     浪 漫,充斥著老舊、世俗、與不安的建築。

 

             意義層:開始佈置於理想國歡愉的商業氛圍,計劃的地面層商店街、地下室咖啡廳、空中酒吧

                              及餐廳的建構,企圖的從新建構平息其遭攻擊不安的生活。

         技術層美感形式層次─以兩座扭曲的高塔為造型,呈現一種不平衡的姿態美,以自然的曲線

                                                             來表現女性腰部緊縮的美感,整體的曲線姿態美妙的與周遭建物形成

                                                            強烈的對比美;立面上的韻律波紋象徵環境。

                                       媒材層次─以兩種不同材質的質感處理,灰泥與玻璃,強烈的軟硬質感,展現突顯著

 

                                                      視覺感。

 

 

 

四、結語

                  二十世紀的數位時代,科技技術的進步,人工智慧電腦輔助的設計領域開發,漸進

式的闊延至每個人生活中。在建築設計界相信輔助電腦正深入其各建築行業與學術界。如果

突然的結束所有電腦輔助軟體,我想一定很多人會瘋掉,可見設計界對輔助電腦已經有某程

度的信任。

但當大家談起數位建築時又是那麼的陌生與質疑,這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或許還是有部分

的人把它視為不實際的想法,而自己也思考個人對與真正問題是什麼?個人對於電腦真正的

問題不在形式或電腦上面,電腦只是一個工具。對我而言,核心的問題其實是一個有關建築

的現在主體,一個歷史向度及空間意義的問題。  

然而藉著文化符碼的角度來閱讀分析數位建築設計,這是對它建構人文意義的了解的開始,

不全然的沒有意含,也不全無詮釋,相信空間所內含的象徵意義與本質是具體而微的。試想

當建築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時,空間的圖像內涵與形式意義就更清晰呈現。推測以詮釋學來解

釋數位設計也是很值得論述的。

 


 

五、參考書目

1.  建築的設計思考         劉育東       胡氏圖書出版社

2.  數位建築的浮現         劉育東       胡氏圖書出版社

3.  設計文化基礎             楊裕富       田園城市出版社

4.  建築向度設計與理論       東海建築系編       田園城市出版社

5.  形構數位建築             林志峰       田園城市

回首頁

回研究作業                                 回文化符碼

                                                                                                                         回陳阿善首頁 /   課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