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富設計教學網

中國園林與人文思想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研究生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研究所教授

                            卓玲妃*       楊裕富**      

 

 

一、前言

 

我國園林的藝術處理和風格,無論從保存歷史文物,發展今天的園林建設,發揚優秀的傳統

藝術來說,都是一份及寶貴的文化資產。我國什麼時候開始興建園林的呢?園林建設和政

治、經濟、文化等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園林藝術是一種高度發展的藝術,它的營建需

要相當富裕的資力。在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連生活資料的獲得也很困難,是不會想

到建造園林的。只有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才有可能產生工人安樂享受、遊憩生活的園林。

 

我國的園林藝術在傳統的文學思想和文化藝術的影響下,形成了特有的風貌,在世界園林上

獨樹一格。中國園林以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現,運用寫意的手法,創造出自然、寧靜、幽深的

境界,與西方為代表的幾何形式的園林藝術迥然異趣。

中國傳統的園林在古代只是供少數人觀賞、為封建帝王、貴族官僚和士大夫們服務的。它所

表現的人生哲學和審美情趣與今天新的時代有很大的距離。因此,我們必須歷史地看待古典

園林,對於其中所表現的一些消極的情感和意識應持反斯和批判的態度,對古典園林民族文

化藝術所達到的高度成就,應該批判的繼承,並加以發揚光大,創造我們時代的新型園林。

 

二、中國庭園淵源及演變

1. 商周時期的苑囿

我國造園之歷史非常久遠,據可考舊者,我國園林起源於商朝末年的〝囿〞。這種

〝囿〞最初是圈養禽獸、或種植芻秣,供帝王和奴僕主打獵用的,利用自然的山巒谷地

圈築而成範圍很大。奴隸主在〝囿〞內守獵活動,主要已不是出於生產的需要,而是一

種娛樂的方式,顯示出人類征服自然的自豪與驕傲,充滿其昔日漁獵生活的歡樂回憶。

雖然〝囿〞已經經過人工改造,包含對美的追求。但是人們對自然界的景觀認知仍停留

於蒙昧的階段,所以〝囿〞還沒有具備園林的主要性質。大抵早期的園林多為種植果木

菜蔬之地,或是餋養禽獸之所,大多為帝王、諸侯所有,其教化的目的也較舒暢身心的

目的大。

2. 春秋戰國至秦代的御苑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思想啟蒙的黃金時期,諸子九家,百家爭名,最主要的主流思想以

孔孟、黃老為思潮之首,其中宇宙人生的思想受到重視,人對自然的關係,逐漸由敬畏

轉向於敬愛;諸侯造園也逐漸普遍。到了秦朝,封建制度改革,中央集權出現前所未有

的民族統一,在經濟上改革畝制,興建水利,農業生產發達,物質財富豐厚,在位者為

了尋歡作樂、窮奢極侈的生活享受,便大興土木,營造宮殿、離宮和別宮。以秦始王建

造規模宏大與裝飾華麗之「阿房宮」為代表。而所謂的苑,即古謂之囿。不過苑不僅試

圈養禽獸以供守獵的場所,而且也是供皇帝遊玩的地方。

3. 漢朝的御苑

漢朝以前,苑囿是我國園林的唯一類型,為帝王所獨有。但從西漢時起,一些顯貴富

豪,也逐漸仿效帝王的苑囿,建起自己的私家園林。另一方面而言,此時黃老思想漸植

人心,人與自然的關係逐漸的親密,故私園中模擬自然環境景觀成為風尚。從盛漢以後

到隋朝時代,苑囿建築漸漸實現了向園林化的過度。在苑囿中鑿池引泉,植花栽樹,並

且漸漸注重疊石造山模仿大自然的型態。在漢代的私家園林中,較有代表性的是西漢梁

孝王的兔園和富民袁廣漢園以及東漢大將軍梁冀園。

4. 魏晉南北朝時期

從三國開始,在中國歷史上有過一段混亂時期,社會發展停滯,異族侵入。再這樣一個

動蕩不安的亂世時代,士大夫們力求解脫,沉醉於另一個心中夢幻的世界中。再則又因

佛教思想開始傳入,於是人們逐漸把心靈寄託於宗教。士大夫也逐漸頹廢消極,產生隱

居自然山林之念。然而這對自然園景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在文學上也出現

頌詠大自然的文章、詩句,而繪畫方面,也出現山水畫作品。這些都反映入園林建築

中,也使得園林出現自然山水的風格,其主導的思想是「避器煩」、「寄情賞」的性

格。這時期山水畫的進步就是對大自然山水進一步認識。反之,其山水畫技法上的熟練

成就,也自然而然對當時園林德創作發生影響。因此,我國古代建造園林往往都出於畫

家之意,使得園林景致能達到妙極山水的境界。

5. 隋唐時期

隋唐時代的園林,由於受到南北朝山水風景式園林的啟蒙,也講求建築美與自然美兩者

的協調統一使得我國苑、囿的園林化,以發展到成熟的階段。從唐、五代,到宋代,不

但苑囿發達,另一方面繪畫藝術也飛黃騰達。此時的山水畫家擅長作「秋山寒林」,

「村居野渡」,畫面所呈現的是筆越簡而氣越壯、景越少而意越長,創造當時畫壇上的

所講求的高遠、深遠、平遠的景深。這樣的畫作風格,對創作園林的意境有極著的影

響。到唐朝時中國庭園的基本形式漸趨完整,在自然與人為中達到巧妙的和諧,一方面

造景技術日趨成熟,加上山林文學對庭園興盛推波助瀾,使文人的性情與庭園得到完全

的結合,而園林建築得以大盛。

文人的詩情畫意反映於園林藝術之中,出現寫意山水園林的形式,畫面構思常以一小境

地佈置千山萬壑之勢,並常描寫花樹茂密盛春光景,體現自然美的技巧。

6. 宋朝時期

唐代的活耀充滿生機風氣傳至宋代,再加上當時提倡「理學」風氣,由於明心見性的結

果,其內心的涵養呈現更為清淡深遠的境界,再加上山水畫鼎盛推波助瀾下,文人、畫

師把內心的心靈世界寓詩於山水畫中,對於園林的建造更融詩情畫意,於是形成三度空

間的自然山水園林,不僅僅只是自然的仿造更是加入了內心寫意的成分。

當時宋朝的山水宮苑也受山水畫影響,宋朝開國以來屢次詔試畫工,修建宮苑多以界畫

為藍本,根據畫面構圖,來佈局庭院,決定其建築形式。

由此可知當時園林與日常生活以到緊密相連,而意境的要求亦愈來愈高,園林構思熟練

處理手法之精到,使宋朝之庭園風格更為細膩。隨著宋朝遷都臨安,江南的園林建造因

而大盛,由於地理環境的關係,形成特殊風格,另一方面園林數目多、規模大故形成了

 中國庭園的主流。

7. 元朝時期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皇朝。由於族群眾多,各有不同宗教與文化相互交流,給傳統的建

築藝術增加了新內容。當時宗教建築相當發達,許多宗教的建築裝飾題材和中國傳統建

築藝術相結合,形成一個獨特風格時期。由於異族的統治,當時的文人精神思想都追求

精神層次的境界,故園林逐漸成為抒發胸懷之場所,園林的講究重於情趣,表現的風格

也更為高遠而粗曠。

8. 明朝時期

明朝園林風格乃繼承唐宋之餘緒,此時代庭園建築分部遍及全國各地,其園林創作受文

人畫的影響比較大,園林的審美多傾向於清新自然、質樸無華,這和當時文學中所提倡

的〝獨抒性靈、不拘俗套〞相互謀合。文人或士人研經書詩文或吟詩作對,或講唯心的

哲學於其庭園,琴棋書畫或觴詠間作,故庭園風格與文人庭文人化密切配合,雖規模不

大但缺少雄偉的氣象。

此時期庭園設計日趨專業化,技巧更為成熟,北方漸漸發展園林,但由於條件不足,多

為鑿方池、架高橋、結構簡單故其園林傑作取材於江南之自然景式。一般文人墨客,基

於對大自然的愛好與研究,不只在做法上有所改進,而對於園林設計原則、藝術技巧和

建造經驗,發展出有系統的專門著作,對以後造園有極大的指導性意義。

因而園林創作中注重的是意境,是趣味,是風格,是物質世界中的精神世界;在園林沈

美中注重的是情緒、是寄托、是交融,是在有限的物質世界中無限空靈的 感受。

9. 清朝時期

    明清兩代的囿苑,繼承歷代苑囿的特點,也體現了我國傳統苑囿的風貌。在園林布局上吸

取了南北造園的藝術精華,並重視園林景面的佈置,使建築、山水、花木等巧妙安排,達到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要求。使每一景色,都成一幅幅畫面,達到步移景異之巧妙,並

且採用借景與對景手法,來豐富園中空間層次,使構圖更為有趣,且具有濃厚和深刻的詩情

畫意。善於利用各個景區的特點參差坐落於庭院中使之與外在的景色相呼應,並且拱衛一大

群建築、或環繞湖面、或襯托山嶺,透過遊覽路線的巧妙佈置串聯各景點,而體驗其文人寄

託於山水畫的情境空間。園林創作中注重的是意境,是趣味,是風格,是物質世界中的精神

世界;在園林沈美中注重的是情緒、是寄托、是交融,是在有限的物質世界中無限空靈的

受。

由此庭園演變歷史而言,文人與園林著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其自建或參與設計之園林流傳至

今,其對庭園的想法多影響世人的看法。故園林不僅是自然美景的集合也是心靈、性靈寄託

的所在。如此可說中國園林思想的主流,乃由文人思想所形成;而中國庭園之設計,亦由文

人所介入,而造成特殊的風格與悠遠的意境。

 

三、中國庭園之內涵

 

1. 中國庭園功效與目的

中國園林分為苑囿及私園兩種,前者為帝王表現權威和休憩的場所,其佈局模式為「一

池三山」,乃是君主渴望長生不老,追求神仙境界的想法;而私園乃是住宅生活的延伸

與調劑,一方面滿足其對名山大川等自然風景之嚮往,一方面希望寄託精神或表現對世

俗的超越。

2. 影響中國庭園的因素

中國以農立國的傳統文化乃受到黃河流域的地理環境之影響,而人的文化發展乃自然環

境、經濟、社會、傳統思想等因素相互影響而形成的,其庭園乃文化之產物故主要影響

因素亦為上列四項;但思想因素為文化領域的核心,對庭園發展的影響也最大。

四、中國文人思想中的環境觀

 

就針對儒道傳統思想影響作下列引述:

(一)        宇宙觀

儒家:以人道為中心,其基本態度為入世的,注重今生、關心社會,維繫中國傳統社會之秩

序,其主要影響在政治、家庭、及個人道德修業上。其宇宙觀,將宇宙事物綜合為天、地、

人三才,而人為宇宙的一部分,應敬天愛地與天地萬物參。

道家:認為道本無為而能自然生化萬物,人與自然相比如此渺小,所以應順其自然,不可任

性而為,以免破壞萬物之和諧,道家所追求的是虛靜之心,也就是人與宇宙合一的精神,此

亦為中國藝術精神之基本性格。

(二)        人生觀

儒家:要求「盡其在我」、「反求諸己」,對生活的態度不以物質生活為追求的

條件,重視物的意義與內涵而非實質作用或純粹外表之形式。

道家:崇尚無為、無名、無欲,歸於原始的混沌狀態,而聽任自然天道,認為一

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可說是達觀的出世主義。

(三)        藝術精神與性格

儒家:中國藝術因重精神之「可游」,其表現即為虛實相涵之精神,甚至在建築中亦講求

「可游」,如佈局多迂迴錯落,更有飛簷、窗櫺、迴廊以增加虛實的感覺,使人的精神能悠

遊往來其空間。另一方面儒家行中庸之道,藝術忠亦有取「中」之意義:軸線對稱,到重均

衡之形式,皆可看出中道觀念的重要性,然而又重於「可游」,於是簡單中卻有豐富的內容存在。至於「和」的觀念亦通「合」,中國人之觀念,不重個體而講「道通合一」,重整體

之統一與和諧。

道家:道家以道為萬物生成的本質與變化原則,而莊子則把道落實於精神上,追求精神完全

自由解放,不受世俗牽絆,以精神遊心於宇宙之意;此「遊」與儒家之「游」於藝相似,均

為藝術精神的表現。就園林來說,一般文人亦因而寄情煙雲泉石,喜好自然生活。最主要

的,還在於其思想的藝術性格影響中國人文生活的態度與精神之趨向。

 

五、中國文人之庭園思想

         (一)咫尺山林,以自然為家

                  1.喜愛自然而順其自然

中國人對自然的態度,不像西方是與其對立而欲征服的,而是本著萬物有生、以天地為心的

態度去接納自然,亦非以人為主的去改變自然本性,而是順應自然。

2.宇宙的縮影象徵著大自然

中國是個重「家」的民族,家庭包含宗教、娛樂、教育…..等功能,由於喜愛大自然,嚮往遨

遊名山大川,於是把景色運用巧思與想像,縮形山水,享受坐窮丘壑的樂趣。於是庭園便成

為宇宙的縮影,其中之假山池水亦即成為大自然的象徵。

3.構園看似無規則,但其章法分明

老莊思想主張無為,應順從自然,因地制宜,鑿池堆山,均應合形輔其勢,得景隨形;此乃

山水畫中「因任自然,隨機應變」的作畫態度。

(二)生活與藝術結合

園林為解脫傳統禮教規制束縛之所在,故特重其寄情遣性、適意安心的藝術性。故對於警務

之命名相當重視,務求名能畫龍點睛表爭奇景境,彰顯其學養與引發人之幽思。

(三)虛實相生,小中見大

園林空間重視虛實空間的組合與變化,一方面是因為自然界本身有虛有實,虛實相涵綜合

體,表現自然之本質;另一方面受老莊重「虛無」概念的影響,不僅重視物體存在的「實」

,也重視物與物之間的「空」。

(四)以心造景,物少意多

中國文人以園為託情養性之所,故園林空間亦成為主人思想、人格、個性的表徵,因而要求

於人的道德意識而亦求之於園,將道德與藝術融合一體,並以德為做人的基本條件,藝無德

難登大雅之堂,因此中國園林以意境格調為上,景物優美反居次要地位,故對庭園的評價多

重在意義,甚至主人的品德學養。這就是中國以人為本,重道德實踐的文化所產生的結果。

 

六、中西庭園思想之差異

         1.哲學差異:中國人認為宇宙乃一物質與精神同流的境界,而生命貫於其中,認為處處

可行善,處處可改過,具主體性特質,重整體的概念,以生命為中心,重德性的實踐及綜合

之體驗。而西方則以宇宙為空間與時間,物質與精神分離,至善的根源和生命的歸宿寄託於

抽象的理想或死後的天堂,具客體性之特質,重個體概念,以知識為中心,重思辯與分析。

         2.藝術思想差異:從基本創作態度而言,中國人認為人與萬物是並生而平等的,故在從

事藝術創作時重視物的本質,而不喜歡違反物性或破壞其原有形式;西方人則與物站於對立

的立場,以主觀意念為主,任意改變物來表達其本身的情感。

         3.中西庭園之差異性

          中西庭園思想最大的差異即是由於兩者對藝術的基本創作態度不同而來,其對處理自然

的做法一為對其親和之因任態度,一為與其對立之征服態度。西方庭園以凡爾賽

宮之庭園為代表,其設計原則為「強迫自然接受對稱的法則」,故園中人為的部分較多,自

然成分少,庭園中充滿各種幾何圖形、和人工雕像,花草只是形成圖案的工具,水被蓄在幾

何形水池中,完全失去自然原貌,此園乍觀之下,頗驚於其富麗堂皇,但以中國

人角度而言卻無情趣不耐看;相較於中國式庭園與西式庭園相比可說是自然與人工之不同;

前者庭園佈置多為不規則形,亦不講其對稱,善於利用地形與自然景物為主,使人工痕跡減

少,其園路多為曲線,花草樹木亦少修飾,有假山水池,一切象徵自然景色,重視生意與機

趣,來滿足人生活其中的要求。後者庭園之佈置,乃依照人的思想意念,不論自然形式,多

以幾何的形體或原理構成,故常以整齊對稱之規則形式,動線大多正交之直線,局部素材有

噴水池、欄杆、雕塑等。其庭園並非為人生活其中而設,一切以滿足視覺要求,炫耀人力之

偉大。

          中國園林與西方凡爾賽宮庭園,各自跟植於自己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所綻放的是人類的

智慧,其神采各異,丰姿不同,不能做簡單類比,分出孰高孰下。正是由於眾多形式和風格

殊異的園林藝術作品,才能使世界的園林呈現出豐富多彩、絢麗奪目的景象。

七、結論

        

          中國的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相比,在哲學觀、民族心理結構、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藝

術思維形式等方面都存在著巨大差別。中國傳統文化以強調和諧,中國園林也以善於表現情

景交融的自然景色在世界園林中獨闢蹊徑。在魏晉南北朝,尤其唐宗時期,傳統園林曾受到

佛教禪宗的影響。禪宗是從印度傳入的,經過士大夫的改造,與老莊、魏晉玄學合流,形成

中國式的佛教宗派。它強調的直覺體驗和頓悟對我國傳統文學藝術的發展有著深厚影響。

          中國園林,源遠流長;它的審美主體長期受到深厚的哲學---美學德陶冶,而客體本身又

是經過多種成熟的藝術----詩詞、繪畫、工藝美術和長期交融滲透後獨立發展出來的一個型態

完備的意識藝術。〝詩情畫意〞是中國園林追求的審美境界,而詩中的畫意與畫中的詩情,

又是中國詩畫藝術的主要美學特徵之一。所以中國園林是一種繪畫,是充滿詩意的天然圖

畫。它不是〝純粹〞的建築,卻融合了一切建築手法在內的高

 

 

八、參考書目

 

           1.立體詩畫               阮浩耕          書泉出版社

           2.中國建築美學理論集     王世仁          淑馨出版社

           3.中國園林               于榮豪          淑馨出版社

           4.中國園林史             孟亞男          文津出版社

           5.明清建築二論           漢寶德          境與象出版社

           6.中國庭園與人文思想     黃長美          明父書局

           7.認識中國園林           許石丹          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8.空間設計               楊裕富          田園城市

 

 

 

   back to卓玲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