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富設計教學網

專題研討-----自選設計議題寫作(三)       11/27/2002

指導教授 / 楊裕富博士

    / 張玉慧    9133713

探討議題 /

  後現代家具設計之探討--------以義大利家具設計為例


前言

       當我們談起後現代設計,建築設計及產品設計皆與其脫離不了話題,但其實在建築及產品設計的發展背後,家具設計也逐漸嶄露頭角,一方面是這三者間彼此有著許多重疊之處,例如它們皆注重人體接觸、人體生理變化及身體尺度;另一方面在早期義大利的設計專業裡,著重在文化、哲學、建築、藝術、科學、工業等多領域的涉獵,而且不難發現許多家具設計大部分皆出自於建築師之手許多後現代設計的競圖與展覽事件中,很重要的一大部分都是建築師精心投入的家具設計(楊裕富,後現代設計藝術,p.153),綜觀目前各國家具設計,其中以義大利家具設計在發展上與他們的時代背景、民族性、生活哲學觀及美學思潮是密不可分的,並發現其家具設計具有高度的藝術質感及創意。因此,期望藉由義大利後現代家具設計的研究,進一步探討其設計觀及品牌特色,以尋找出屬於國內家具設計界及產業界未來在設計上的思考方向。                          

 

何謂後現代家具設計

        一般對家具設計的內容都只停留在桌、椅、床、櫃為主,但實際上在家具所指的內容應該還包含門窗、隔屏、燈飾、家電用品、廚具、衛浴設備、鍋碗瓢盆,甚至是家用五金、鎖扣、玩具等(楊裕富,後現代設計藝術,p.140)。因此廣義的說,後現代家具設計應包含著建築設計、空間設計、產品設計、工業設計,是合於機械及量化生產並符合人體生理尺寸及機能性,更進一步的考慮到使用者的生理調適及行為影響。 

 

後現代家具設計的派別

        楊裕富在「後現代設計藝術  p.153-154」一書中,將後現代家具設計分為下列五種派別:   

 1. 古典派 :(圖一)只每個文化裡藝術高峰期的作品式樣,重複的再置出現 ,因為是「每個」文化  ,所以古典派本身也會有不同的指稱 ,例如在整個歐洲文化   ,古典派可能是指文藝復興式樣;若單論義大利文化時,古典派就可能是指羅馬式樣了。至於中國文化裡,古典派可能就是明清家具式樣,而對於廣東文化來說 ,古典派說不定就是指廣式家具式樣。而所謂古典派者,就是一群人文化高峰期的認同,其實這也是市場上大眾所呈現出來的一種品味,如此說來古典派語民族派就有點難以區分了。

2.民族派:(圖二)指許多國家有民族認同危機,而特別強調「自己」的一種古典派,不過在辨認上,古典派的範圍往往比較大、民族派的範圍比較小,所以民族派也更強調所謂地方風土與地方材料的運用。

3.實用派:(圖三)強調回歸到家具之為用的設計態度與作品,這並不只是現代設計運動裡所強調的機能主義,更重要的是經濟性與方便性,特別是要回歸到日常生活。所謂的日常生活,往往因時代的變遷而出現新生活、新活動、新品味,而能夠最先察覺到這種現象並從事家具設計者,就很容易產生實用派作品。

4.前衛派:(圖四)是在想像中最先察覺到一種新生活、新活動、新品味,特別是強調新品味的實驗性質,以從事家具設計。當然所謂的「想像」也要有適當的事實依據,且還要加上人性的實驗(未必只是工程技術上的實驗),在這裡的強調新品味也就很容易與實用派區分開來,但也整是如此,所以前衛派又很容易與藝術創作結合在一起。以義大利家具的興起來說,其後現代設計之所以來勢洶洶,前衛派(如:夢飛斯)變居功不少。

5.義大利派:(圖五)此派很清楚的是指戰後義大利前衛設計師所形成的派別,若要認真討論後現代家具設計發展成熟的派別,大概只有義大利派,因為戰後義大利不僅是設計業界的前衛派輩出,其學界也是如此,他們不但省思了法西斯,還將羅馬文化如鳳凰之浴火重生,成為設計重要的資源。而我們之所以不太容易觀察到義大利派的後現代家具設計,擁有那麼清晰的民族性,是因為大家往往以現代設計運動的價值觀來看義大利派,但是義大利的民族品味,早已經透過設計業界、學界雙重的努力而浴火重生過了。這樣說來,義大利派不也就是古典派與民族派﹖或許,後現代設計藝術的不確定性與敘事性,在家具設計專業裡表 露無遺吧!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義大利後現代家具設計觀形成因素

         義大利的設計起源很早隨著工藝技術、審美和功能的要求伴同文明史一起成長。對義大利人而言設計及美感的要求往往甚於功能的滿足因此若說義大利人是生活哲學家應不為過他們將藝術與生活緊密結合強調個人主義及特質。在流行的首都米蘭,到處可見優良設計的展示空間,這其實應該追溯到義大利戰後時期, 其民族天性及創造力再加上厚實的文化根脈,使他們能很快走出自己的風格。二十世紀初,經過工業革命,席捲整個歐洲的風格稱為「新藝術運動」,但對義大利而言,只有北方城市受到較多影響,但之後的裝飾運動、現代主義包浩斯、普普風格等,也都帶動義大利的設計。在現代主義包浩斯時期,義大利多少落在國際潮流之後,但這種「劣勢」,今天看來卻是一種「優勢」,其理由就是因為沒有背負太多風格的包袱,遠離風潮反而可以在文化及歷史中尋找元素運用,實現自己特有的想像空間(劉永仁,1995,義大利家具風情,p11-12)。因此義大利家具能在後現代設計潮流中佔有一席之地,並不是沒有理由,其設計者藉由宗教、傳統、歷史或文化的觀點增加其設計上的省思,使得設計不至於走向極端功利主義的狹路。

義大利家具設計知名品牌特色及其設計師風格

義大利家具設計品牌眾多, 而在後現代家具設計特質上較為明顯的幾個品牌 ,分別以三個案例歸納如下

1.沙渥亞&摩洛尼(Sawaya & Moroni)                                                                                                                     (1)背景:1978年設立於米蘭,由Sawaya & Moroni 兩人共同合作其最先以建築與室內設計展開營運 ,並於1984年開發家具設計部門  

(2) 設計特色 :其設計語彙聯結滲入藝術、時尚、新潮或充滿刺激想像的品類,有別於一般傳統的建築師事務所 

 (3)代表設計師 :沙渥亞(Sawaya)、龍艾爾(Ron Arad)、門卡其(M.Mencacci)、塞拉飛尼(L.Serafini).等 。其中,沙渥亞的艾可斯椅(圖六)主體以黑色鋼質線條構成椅座覆以皮革椅背呈現的倒角錐形曲線可看出設計者的後現代語彙;而塞拉飛尼的迷你沙發(圖七)以線鋼材質構成一足向上捲曲成椅背其中兩前足成螺旋狀變化對比後足與脊背光滑直線的潔淨感坐墊微凸飽滿墊前後半開玩笑四的加了一粒絨扣奇想誇張卻又節制簡淨設計手法揮灑自如而灰色的鋼質和絨墊的色彩形成強烈對比。

              

「艾克斯椅」1988 <圖六>                                 沙渥亞&摩洛尼展示廳                    「迷你沙發」1988<圖七>

2.阿雷西(Alessi

(1)背景 1921年由喬尼凡․阿雷西(Giovanni Alessi)創立工作坊於義大利北邊的歐梅那(位於米蘭西北方)。 喬凡尼原是一位技藝精巧的銀匠其產品以黃銅、鎳銀餐具和家庭器具為主做工優美精巧並在1921-1930年期間也就是義大利產品走向設計的萌芽階段時期他的產品亦逐漸具知名度。    

(2)設計特色 :調和手工藝與工業型態的需求從研發和生產的角度順應它所引導的趨勢在知性的精神層面結合應用藝術的探究方式有別於一般工廠製品的刻板化。 童趣、活潑、現代感和強烈色彩是阿雷西的風格。

 (3)代表設計師 : 卡羅․阿雷西(Carlo Alessi)、蓋瑞(F.Gehry)安道․羅西(Aido Rossi)飛利浦․史塔克 (Philippe Starck) ..等 。如蓋瑞所設計的「比斗」燒水壺(圖八),以不鏽鋼材質壺身桃花心木的手把及瓶塞搭配 ,整體造型呼應著魚與浪峰的動勢 ,裝有沸水響笛,充滿趣味與聯想的設計;安道․羅西所設計的茶與咖啡廣場(圖九),其將建築設計風格及概念用於生活用品的設計,成為後現代在產品設計上的重要一環,影響甚鉅;另外,飛利浦․史塔克設計的遠程砲燒水壺(圖十),以鑄鋁和矽樹酯材質,主體狀如砲彈頭,管狀手把直貫壺身上部,彷彿遠程砲口或天文望遠鏡,引人遐思,具有流暢的線條及雕塑感

                       

米蘭阿雷西櫥窗一景    「比斗」燒水壺1988 <圖八>    茶與咖啡廣場(組件) <圖九>  「遠程砲」燒水壺19901991<圖 十>

3.札諾塔(Zanotta                                                                                                                                                    (1)背景 由奧雷利歐․札諾塔(Aurelio.Zanotta於1954年創立於米蘭附近,其工作是共分為四個部門:裝填墊料、桌子、椅子和各種零件。於1966年的米蘭家具大展贏得極高評價,之後,札諾塔漸漸在設計上開始不斷領新,形成今日家具業魁首地位。 

(2)設計特色 :所使用的材料極為廣泛,如:熱硬化性樹酯、鋼 、鋁、聚亞胺酯..等。發揮傳統工藝精緻特色。   

(3)代表設計師:卡斯提庸尼(Achille Castiglioni門蒂尼(Alessandro Mendini) 艾特爾․梭特薩斯(Ettore Sottsass)..等 。由卡斯提庸尼設計的喜悅置物架,其具多層旋轉架設,每層可旋轉作多變化放置 ,低層亦可當凳子或階梯 ,以取上層物件,是極具機能性及設計感的家具。

                  

「喜悅」置物架 <圖十一>                                   袋囊沙發----於70年代風靡歐美

                                    衣帽架----1979獲金圓規設計獎                                「列奧納多」工作檯----1940具可伸縮性及束起的支架

 

結論

藉由探討後現代義大利家具,可以使我了解到設計並不是無中生有的產品,它除了必須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及風格外,如何去尋找設計作品本身所處的時代背景及文化的元素﹖如何藉由作品來彰顯設計者自己的民族歷史特性?這或許是我們要進一步思考的課題,而不是依樣化葫蘆,跟隨著潮流的腳步,最後卻走入死胡同迷失了自己 的步伐。義大利家具能具有國際性的水準是不無道理的,他們不只具強烈的民族性,在人文教育方面長期的潛移默化,使任何人將藝術及美感視為生活的一部分,這是義大利家具設計能推向高峰的群眾基礎吧!目前,環保意識抬頭、樸素成為一種口號,設計產品追求的不再只是美觀或機能性,更要能涉及材質、造型及功能間的關係,如何讓使用者更容易操作、更富多變性以及符合生理機能....等,這些應該是我們設計者目前須思考及解決的議題吧!

 

參考文獻

  楊裕富     後現代設計藝術   ,  田園城市文化出版社  ,  91/3

  楊裕富     設計藝術史學與理論   ,  田園城市文化出版社  ,  86/9

 劉永仁   ,  義大利家具風情   ,  藝術家出版社  ,  87/4

 王麗卿   ,  義大利家具設計專題課程講義  ,  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室內設計系

回首頁 回研究作業 高科技後現代研究室

張玉慧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