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富設計教學網

楊裕富->>|在台北在雲科大在研究室在建築師事務所在寫書房在設計教學網在數位設計學堂

楊裕富開課:專題研討之作業

研究生:曾昶霖
指導教授:楊裕富

題目:
由史學來反觀後現代

史學的意義 

史學在現今的歷史考察及生活發展的抽象記錄中,對文化的發展及生活模式的操作有著重要且必要的存在意義,但在史跡的發展脈絡和記錄中有著不同的記錄方式,在歷史一詞的意義性上,歷史它有意指著過去文化發展的實際情況,而另一解釋則為歷史學家對實況而作的表述,但在史學的成形過程中,歷史學家在著筆的同時,有時基於當時社會化,權威性以及主觀意識的影響而造就了史學的謬論及後代專家學者的論辨證和考察,但拜於現今科技文明之賜,學者獲得資訊也日趨反掌之力,故學者專家的論點根據則有著未考證的謬論之嫌,而尊從其論點根據及文字語彙所造就出來的後續論點則變轉為錯誤。 



歷史的學習 

一個民族唯有從歷史的偉大記錄中才能去了解前人的經驗和方法,在這個定義中似乎是把歷史當作一本參考書,在中國的悠久傳統中,三朝開國以來,之後的君國就會以歷史朝代王君的功勳來引以為借鏡,而進行模仿和改進行政、治人、從商及建築等的發展,由傳統工匠的匠師工法中可以看出傳統建築的工法是承襲發展下來的,而有時不只是本土文化的發展,由其它鄰近的地區性的發展中也可以看見歷史互相承載的現象,如在日本的木構造工法中,就可以看見中國傳統工法的跡象,所以在 湯恩比的<歷史研究>一書中可知,歷史有某部份是以一種模仿的模式去進行它的發展和延續的,所以我們不難發現前人從歷史的經驗中去學習操作方法,而去判定和發展(行與不行)的見識,而由歷史的記載中而傳給下一代。 



史料的選擇及批判 

在史學的記錄中,史料可分為史料本身及二手史料,而在後現代的分隔中,史料並無一或是二手之分,從由某些觀念和角度切入,有部份所謂的一手史料是經過處理,而使得真實無法確認,而在史學的記錄中,大多都偏向於文字的記錄而在人和文字的觀係上來看,一手史料也早已經過文字所處理而失去其真實性,故在一手、二手之差異實為不多,而史料如何再現則為觀察者所表?及採用史料的多寡。 



以史學的定義 

史學在現今的歷史考察及生活發展的抽象記錄中,對文化的發展及生活模式的操作有著重要且必要的存在意義,但在史跡的發展脈絡和記錄中有著不同的記錄方式,在歷史一詞的意義性上,歷史它有意指著過去文化發展的實際情況,而另一解釋則為歷史學家對實況而作的表述,但在史學的成形過程中,歷史學家在著筆的同時,有時基於當時社會化,權威性以及主觀意識的影響而造就了史學的謬論及後代專家學者的論辨證和考察,但拜於現今科技文明之賜,學者獲得資訊也日趨反掌之力,故學者專家的論點根據則有著未考證的謬論之嫌,而尊從其論點根據及文字語彙所造就出來的後續論點則變轉為錯誤。 



歷史的重要性 

在史學導論一書中可看見歷史史學的記錄對民族發展的重要性,由愛爾蘭人因為新舊教徒的和平利益而促使愛爾蘭人民的合併,但在幾世紀以來愛爾蘭人民持久的的歷史痛苦和感受卻被硬生生的撫平了,在站在歷史層面的關係來看,政權沒有認識到一個民族的特性和一個轉變對民族層面的影響,或許在時間的流逝中可以去化解掉人民在分裂時所造成的痛苦感受,但從歷史的觀點來想則有著深遠的影響對於社會人民對”渴望和唾棄”的選擇而在捷克民族的歷史中, 弗朗西斯-巴拉茨基 (Frantisek Palacky)對捷克歷史的努力和重視而使得捷克歷史能夠保存及延續而最終 弗朗西斯-巴拉茨基 (Frantisek Palacky)被捷克人民尊為捷克的國父在他一八七六年逝世時。 



歷史的學習 

一個民族唯有從歷史的偉大記錄中才能去了解前人的經驗和方法,在這個定義中似乎是把歷史當作一本參考書,在中國的悠久傳統中,三朝開國以來,之後的君國就會以歷史朝代王君的功勳來引以為借鏡,而進行模仿和改進行政、治人、從商及建築等的發展,由傳統工匠的匠師工法中可以看出傳統建築的工法是承襲發展下來的,而有時不只是本土文化的發展,由其它鄰近的地區性的發展中也可以看見歷史互相承載的現象,如在日本的木構造工法中,就可以看見中國傳統工法的跡象,所以在 湯恩比的<歷史研究>一書中可知,歷史有某部份是以一種模仿的模式去進行它的發展和延續的,所以我們不難發現前人從歷史的經驗中去學習操作方法,而去判定和發展(行與不行)的見識,而由歷史的記載中而傳給下一代。 



近代建築的理論 

自現在主義遍佈蔓延的新美國主義的思潮中,在波西尼亞(Bosnia)的比擬為後現代戰爭的暗喻之下,戰火遍佈影響了文學批評、藝術、電影、劇場和建築等各種領域、而在英國畫家j.w.chapman,他的「比現在更現代」的論點含義中,與現在主義對抗的建築英勇鬥士們,紛紛舉起後現代主義的雙手,極力的宣洩現在主義 

之下的政治、商業和經濟所隱蔽的不安及思維。而在地方性、區域性或種族性的哲學思維中,60年代中期,美國批評家費德勒(L.Fiedler)不僅是反覆地偏愛「後現代」,他認為,後現代主義標誌著與現代主義的精英意識的徹底決裂,他企圖消除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之間的隔離。而在哲學和政治等領域中.後現代主義也意謂著認識論上慣有的特性之一,因為後現代理論家們認為它是不穩定特性,全是因為它因反對統一化的造型或意識形態所造成的。 

隨著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的發展,功能主義思潮在20世紀20∼30年代風行一時。本來講求建築的功能是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的重要觀點之一,但是後來有人把它當作絕對信條,被稱為“功能主義者”。他們認為不僅建築形式必須反映功能,表現功能,建築平面佈局和空間組合必須以功能為依據,而且所有不同功能的構件也應該分別表現出來。例如,作為建築結構的柱和梁要做得清晰可見,建築內外都應如此,清楚地表現框架支撐樓板和屋頂的功能。功能主義者頌揚機器美學。他們認為機器是“有機體”,同其他的幾何形體不同,它包含內在功能,反映了時代的美。因此有人把建築和汽車、飛機相比較,認為合乎功能的建築就是美的建築,其幾何形體在陽光下能表現出美的造型。他們認定功能主義會自動產生最漂亮的形式。 



以史學來反觀後現代建築的意義 



一、顛覆既有的歷史 

當我們歷經了2000年代的過程後,對於90年代的建築風格已不再復甦及發展,80至90年代的後半時期中建築大師和設計師們會極力創造出屬於時代性的建築風格以代表當時的社會現況及文化的導向和設計的領導趨勢但在1850的工業革命後由巴浩斯學派之後,裝飾己漸消聲,進而代之的即是國際式樣和單一美學的理念的產生,而今日的社會大眾的喜好所代表的意義即是對現代美學的分裂性,品味的和風格時?已漸於多元及多樣性,現代的建築設計師大部份已難以掌握及控制市場及大眾的需求,轉而代之的即是學派及派別的爭相表態,由此不難看出現代主義的建築風格隨無尊從人性的觀點,而後現代對人性的需求即而產生,但在後後現代的今日,人的觀點和風潮已不再有著如此重的地位和發展,獨領著派別的即是工業技術化和高科技化,而建築產品對人的觀念即趨於弱化與忽視。 



二、歷史學與建築的聯繫 

歷史學有著文化的傳承及學習的文化特性存在,而建築史從哥德時期演進至今日的後後現代建築時代,在意義上就有著歷史的承載和延續性而歷史表達著前人的活動軌跡及現今未來的發展趨勢,在歷史的記載內容中所包含的文化層面由人、文、地、產、景等方面是建築師及設計師不斷追求及嘗試的,正如傳統工匠會承襲傳統的工法而創作,然而今日的建築師會觀閱歷史的記錄進而去發展建築的面貌及工法,這些即是歷史學所代表的意義和效果,正如此,歷史的批評和記錄是會和社會的各層面有所關聯的,設計者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之下會產生不同的動機和性趣正如建築史會有如此多的學派產生而不僅是建築史,在工業史及藝術史與設計史亦是同等。 



三、現代建築學派的後現代趨勢 

由設計史的觀點來述說設計在後現代時期的演變中,我們也不然發現現代主義的建築大師趨向後現代建築學派的感性及裝飾由丹下健三在日本的東京都政廳大樓的立面細部裝飾中,丹下健三利用鐵的表現,這也使得當時的建築師們引起一陣討論及省思而在世界的演變中現代主義的大師似乎在部份的理念的改變,而由現代主義幾何圖形及對稱和軸線觀念進而妥協轉向後現代表現手法。 



結論 



一、 歷史學有著文化的傳承及學習的文化特性存在,而建築史從哥德時期演進至今日的後後現代建築時代,在意義上就有著歷史的承載和延續性而傳統工匠的匠師工法中可以看出傳統建築的工法是承襲發展下來的,而有時不只是本土文化的發展,由其它鄰近的地區性的發展中也可以看見歷史互相承載的現象。 



二、 今日的社會大眾的喜好所代表的意義即是對現代美學的分裂性,品味的和風格時已漸於多元及多樣性,現代的建築設計師大部份已難以掌握及控制市場及大眾的需求而後現代主義對人性的需求即而產生,但在後後現代的今日,人的觀點和風潮已不再有著如此重的地位和發展,獨領著派別的即是工業技術化和高科技化,而建築產品對人的觀念即趨於弱化與忽視。 



參考書目: 

趙干城、鮑世奮 譯。 史學導論。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晴佳、古偉瀛 譯。 後現代與歷史學。 巨流圖書公司。 

黛安吉拉度。 現代主義以後的建築。 

李玉龍、張建成 譯。 新設計史。 六合出版社。

設計藝術史學與理論。楊裕富著。田園城市。民86年

設計的文化基礎。楊裕富著。亞太。民87年。

 

回首頁 回研究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