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富設計教學網

從藝評到設計評論 

作者:楊裕富 朱曉芳

單位名稱:雲林科技大學 空間設計研究所

摘要

本文主要論及藝術評論與設計評論的價值,並以文獻資料分析作為研究的方法,來探討在批評的活動中藝術、設計與創作品所扮演的社會意涵。並透過台灣目前藝術與建築界對評論的討論與觀察,提出設計者在面對評論時所應有的態度與反省。

本文共包含六部分,從第一到第三部分探討了藝評與設計評論(以建築評論為例)的觀念,其中包括:藝術評論的概念與推展的難處、藝評制度建立的爭論、藝評工作者的養成、建築評論的概念與探討、近年設計評論的趨勢。第四部分主要綜合藝評與設計評論的相互關係來說明其評論的方法。第五部分為結論與建議,提出二個方法1.加強藝術史與設計史理論的教育;2.建立評論的共識,來擴充評論體系的完整。

關鍵詞:藝術、藝術評論、設計、建築評論

一、緒論

本文是藉由文獻資料的回顧整理及設計現況提出疑問,其中對於藝術評論的價值,國內有沒有藝評…?如何看藝術評論?藝術評論在社會中扮演何種角色?從藝術評論的討論中如何達到審美的詮釋?藝術批評需要哪些基本觀點和認識?反觀台灣有沒有設計評論…?整理出議題加以討論。為何會從「藝評」至「設計評論」到「建築評論」,因為三者在學術上發展是一慣性的。

藝術評論的重要性何在?在郭少宗先生於藝術家雜誌藝評專題,結束前的一段話:「藝評是國內藝壇如何扭轉外國藝術界對我們蔑視、誤解的轉悷點。我們期待各界公正的回音。」而楊裕富先生在《設計的文化基礎》書中,也提出奪回文化論述主導權主張。都清楚說明在西方藝術與設計理論思潮中,建立自我論述的重要,而一個當代評論體系的完整觀念對整體藝術與設計文明的進步有著密不可分的相互關係。另一方面在藝術逐漸脫離其象牙塔的形象時,將藝術家的觀念,透過藝評引介,無疑銜接了藝術者與大眾的脫離現象。當然筆者相信,某些藝術觀念是脫離大眾及世俗價值,而必須由藝評工作者幫其搭起與大眾的橋樑,所以大眾可透過藝評者的再詮釋,使閱聽者先行了解藝術品或藝術創作活動的過程及價值,就像人們進入美術館欣賞抽象畫時,需要有解說者來聯繫與創作品的溝通和互動,當然藝評也有其危機及難處,筆者特於下文中另外討論。

二、藝術評論的探討

(1)藝術評論的探討與推展的難處

一般而言,藝術批評對藝術作品的探討可以分成三種:歷史的批評、再創的批評、及評價的批評(如格林(Theodore M.Green)在其『藝術及藝術批評』一書即特此論)。歷史的批評可以說比較接近藝術史,也比較客觀。它的目的是重建一件或一群藝術作品的特有的審美上的特質,分析有關的史料及社會、文化、思想方面的因素,以求得對藝術作品儘量充分的了解。

再創的批評主要在決定藝術作品在欣賞者身上所引起的反應,通常不注意到歷史的背景。再創的批評主要反應批評家個人對藝術作品的印象;因為是個人的,所以容易流於主觀。

至於「評價的批評」通常對一件藝術作品的價值及其與其他人類價值之關係提出判斷。因此這種批評並不太注意到藝術作品的材料、手法、功用、表現,而是以預先準備好的一套標準來評價一件或一群藝術作品是否合乎傳統或道德的標準,而這些標準通常只是理想而已。

郭少宗先生歸納出四點藝評推展不易的癥結所在,筆者將其摘要如下:

1.缺乏適當的可資批評的展覽 

2.專業評論家人選太少 每位評論家都有其專攻與專長,遇到不同領域,幾乎難以啟齒。我們得選擇有見解的專家、與對談的人能否配合得來與被評的人有無恩怨糾葛……等等因素。

3.國人普遍缺乏接受批評的雅量 雖然公正與客觀是藝評的不二法門,但是要維持一個放諸四海皆準,讓所有人都口服心服的論點是不可能的,加上創作的人對作品擁有絕對的「權利」的迂腐觀念,不輕易接受別人的看法。

4.尚未建立健全藝評制度 藝評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這部分仍有爭論留待筆者於下文中探討。

美國人詩人惠特曼曾經說過:「要有偉大的讀者,才有偉大的詩人。」其中點出了評論生態的盲點,我們似乎更應該有各種論述的藝評家,而當一般讀者,甚至批評家本人,都有了這種對藝術批評的能力及精神,那麼藝術批評自然會更加遠離粗糙的、應景與應酬的環境,而邁向更為精緻的欣賞交流境界。

(2)藝評制度建立的爭論

  以下經由事件一、二與林惺嶽先生的質疑可看出藝評爭端所隱藏的幾個焦點:

事件一 藝術家雜誌第138期,顧重光先生與曲德義先生評論「風格二二新藝術大展」對展出形式和部分作品有明確的褒貶,陸先銘也以籌劃人的立場提出解釋,現場溝通情況良好。事後未聞被評的年輕畫家有何不滿之處。

事件二 藝術家雜誌第139期,邀請陳傳興先生與連德誠先生對新成立的現代藝術工作室評論,由於他們提出的看法比較尖銳,記錄刊登後,參展人盧明德以冗長電話向本刊編輯部表達不滿言詞,SOCA的展出人亦召開檢討會,針對部份論點提出說明,此爭端在年輕一輩畫家中不脛而走,議論紛紛。

我們沒有藝術批評!

從五零年代開始埋怨,一直延續到九零年代,依然如故!新生代畫家在抗議,畫廊業者在呼籲,新聞記者在質疑,學者專家在抨擊,美術愛好者在觀望,美術雜誌也做專輯呼應,電視台更開闢節目來討論。看來茲事體大!到底我們是否真正缺少藝評?其原因又在哪裡?依我看來,全面否定的論斷,大有商確的餘地。─摘自:林惺嶽〈眾目睽睽-剖析我們的藝評環境〉

優秀的藝術品是超越時代、材料、技巧和慣例的,因此從事藝術批評時,必然產生對創作品分析時「主觀」與「客觀」之爭,雖然藝術批評家應該謙虛,但這並不意味著藝術批評就沒有比較客觀的標準,實際上他們的判斷是融合了專業訓練、經驗素養及下意識而產生的。所以藝術評論無法以客觀的科學來衡量,它只能以文學科的態度來不斷尋求解答,它只是對當代的風尚及前代的藝術提出一些嘗試性的論述,在藝評家、創作者與審美對象間達成對話的互動交流。就意義而言,藝評應視為一個知性活動且強調溝通,而不在審判、表決。因此得選擇適當的語言及陳述的方式來表達意見及價值判斷,如果只停留在對作品的情緒反映及裁判上,很容易流於陳腔濫調,言之無物,造成各界的埋怨與不認同。

(3)藝評工作者的養成─以台南藝術學院史評所藝術評論課程的大綱為例

  引用此課程內容大綱,可窺見台灣現階段藝評教育的方向及應具有的視野。

課程內容【含進度】

第一週 2/23 課程簡介、西方藝評的起源

第二週 3/01 藝術鑑賞與藝術批評的區分

第三週 3/08 藝術批評的對象

第四週 3/15 藝術批評的功能

第五週 3/22 藝術批評的前提

第六週 3/29 藝術批評的客觀性 

第八週 4/12 批評標準的形成

第九週 4/19 批評價值論

第十週 4/26 藝術批評的社會學

第十一週 5/03 當代藝術批評理論

第十二週 5/10 藝術批評的知識基礎

第十三週 5/17 藝術批評論寫作原則

第十四週 5/24 藝術批評與藝術理論

第十五週 5/31 藝術價值與審美價值

第十六週 6/07 創作意圖與詮釋

第十七週 6/14 藝術與表現

 

教學目標或課程宗旨

1.介紹藝術批評的特性及其涵蓋的知識領域。2.暸解藝術批評的實踐與觀念文化之間的關係。3.學習藝術批評的寫作原則。

  筆者引用姚一葦先生的一段話,他首先說明了作為一個批評家的條件有三個:「第一,要有很寬廣的趣味(而要豐富一個人的趣味,就要多方面去接觸人家的東西;在接觸人家的東西時,心胸要闊大,同時,要有一顆誠懇的心靈)。第二,要多覺察、多體驗人生,同時,最重要的是看出人家的長處,其次才是人家的短處,也就是說審美第一、批評第二。第三,分析的能力,這有先天的成分,但也可以經長期的訓練而養成。」按著他談到批評家的工作:「就是把他自己的審美的方式、途徑,用文字記錄下來,帶給其他的人,其他的人如根據這一方式、途徑來欣賞藝術品,也可以達到同批評家一樣的效果……一個真正的批評家的工作只是如此,我們不要把它誇大,當然也不要貶低。」

從上述的觀點可知藝術批評仍存有許多的疑點,但它是有存在之價值與功用,因為批評家最大的功能在於幫助一般人更深刻的洞察作品各層次的意義。當然,作為一個觀賞者,也需要有一定的史學與態度,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去聽巴哈的交響樂或看畢卡索的立體抽象畫。但是一個對藝術史毫無認識的人很可能會在一座雕像上感受到彫刻家本人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意思,因此他的欣賞也就大打折扣。要充分了解一件過去的藝術品,現代的觀眾需要回答對於這件作品提出的下列問題:「誰?何時?何地?什麼?如何?為什麼?」藝術史的目的即在提供這些問題的答案。

三、台灣是否有設計的評論

探討前述的各方說法與爭論,從藝術評論反觀,設計是否有評論?是否也該建立設計評論的觀念?若從社會的角度來看,藝評在藝術隨社會日趨複雜多元的環境中,建立一個可多方面談論交流的觀點,雖必然存在衝擊矛盾甚至反彈,但也藉此開放更多視野,激發藝術生態發展。假如我們瞭解藝術批評的限制,也就是說它很難變成一門客觀的科學,它應該是一門不斷尋求真正答案的文學科,它只是對當代的風尚及前代的藝術提出一些嘗試性的結論,我們就可以正視藝術批評(參見費德曼E.B.Feldman(藝術評論之要義)一文,倪伯群譯述,見《藝術家》雜誌)。

相對的若我們對設計評論也具有如此的視野,那進行設計評論時,侷限又在哪裡?需要哪些比較客觀的標準?下面以建築設計為主來進行說明。

(1)建築評論的概念與探討

以下文章是早期建築界的專業者(採用王明蘅、王鎮華、郭肇立三位先生)對[建築評論]提出的看法與觀點,筆者加以整理出來,以作為對設計評論的初步認識,且有助於討論議題的深入探討與反思。

a.王明蘅先生的觀點

  認為「批評是種有默契的遊戲」。而評論之前,應先對建築創作的活動有一描繪而以之為模型來分析可能或可欲的幾個觀點並依此列論建築批評的主題。由此將建築創作活動分析如下面幾個單元:設計要求、限制條件、意圖、設計過程、設計作品、外在環境。

意圖

1.設計要求↖↘ ↓↑

設計過程 ←→ 外在環境

2.限制條件↙↗ ↓↑

作品

並當我們以不同的著眼點來觀察這個活動作為批評的主題時,我們會發現四種不同的類型。

1.檢驗 建築批評是關於事實呈述真偽問題的爭辯,或是對於事實陳述方式與語言之確當問題的爭論辯。批評的觀點是放在對設計問題—即要求及限制條件—的認識上以及設計解答的理解上。

2.賞析 建築批評是對建築物的直接的同情感受,或是由理論主導的型態研究。前者謂之欣賞後者分析。

3.明理 建築批評是對創作意圖的發掘、詮釋及其相關問題的討論,或是直接對意圖所做的價值判斷。這種類型的批評著眼點是放在設計的意圖上,這可能是相當困難的問題,也最容易引起爭辯。

4.詮釋 建築批評是重歷史創作活動的心智過程來對作品的解釋,或是藉創作的外緣關係的歷史重建來對作品的詮釋。這種批評的著重處當然是在設計上設計過程及外在環境上。

最後王明蘅先生總結出:建築評論是批評者與批評對象間的溝通行為,但這並不限定批評者與創作者的直接對話,而往往是批評者與作品間的對話,是雙向對話與有意義的溝通,且批評必須有認知的行為,認知的活動異於非認知的活動就在於道理的陳述以及選擇陳述道理的層面。道理的性質分殊歧異,說理的方式也因應不同,所以批評是種有主題的辯證行為。批評、創作、科學研究甚至所有的創作體系,都是有內在與進行的規則程序,如同遊戲。這些規則有時是隱涵的;有時是外顯的。有時是剛形成的時尚;有時是累積成自主的傳統。以提昇一個層次來看,批評的進行方式是遵循著更大的文化規則,而這個規則是同文化體中的人所默認的,這是有默契的遊戲的最深意義了。

由上述筆者認為,王明蘅先生是站在一個設計人與學院教育者的觀點下去說明建築評論的規則與意義。

b.王鎮華先生的觀點

認為「沒有建築實例,就沒有建築史或建築理論;沒有充分的建築史或理論,不容易產生成熟的建築評論。」而他的建築評論的論點,可分為二方面:(1)建築的背景。也就是影響建築的因素,如自然環境、經濟、社會、政治、科技,教育等,它並非不能改變,而是對建築有相當的限制性。(2)建築的本身。也就是一般我們所謂的機能、造型、技術等。並將一般的建築評論分為介紹、說明、批評三個階段。介紹只提示基本數據與資料,說明與批評則依「相干」原則進行。最後對建築評論提出感嘆說:「一幢建築物,透過層層現實考驗,往往能有幾點進展或創新已經不錯,其餘值得我們檢討的,就都歸諸〔專業規範(discipline)夠不夠〕的一般評估了。」

由上述筆者認為,王鎮華先生著重於完整的教育訓練(建築史或理論)與實際的現況困境,卻較避免涉及建築評論的主題,與整個建築評論所應扮演的角色或在評論體系下的關係與意義。在此令我們反省的是我們現今的學子與設計者多半對設計史與理論是陌生的,那我們如何有一個健全的設計評論體系呢?

c.郭肇立先生的觀點

  郭先生嚴厲的說出:「我們社會的(泛敦厚主義)是阻礙建築評論的毒瘤,一般人總是把「評論」戴上刻薄、惡意等不相干的大帽子,其實這些都與「評論」無關,重要的是評論的「內容」是什麼?「主題」是什麼?至於一些態度上的問題都和「評論」本身是兩碼子事。」並指出:一個建築評論的好與壞與評論者本身設計能力無關;有關係的是評論者的知識背景和分析能力。我們國內建築界的毛病是一般建築從業者的知識水準不夠,常識的不夠,歷史和理論的不知都是建築評論的致命傷;建築評論提出了,引不起共鳴,影響不了建築產品是最令人傷感的事了。

而對建築評論的規則依主題的不同,可做五種不同的分析:

一、主題與形式不同,序論的重點不同。

二、主題相同,設計慨念與企圖不同,評論準則亦不同。

三、主題與建築本體、環境涵構的關係。

四、主題的表達與溝通。

五、建築評論體系的完整(需包括:1.創作者2.評論者 3.觀者4﹒作品5.評論) 。

筆者認為郭先生是藉由評論活動來灌輸平民建築常識,另一方面藉由學者專家將建築常識解析,以提供正確的「認知」,這種認知牽涉到主題價值觀的問題,即步入了建築評論的範疇上。

(2)近年設計評論的趨勢 

建築設計評論的獨特性是必須先說明,空間創作的性質是更切合人的生活環境,對於使用與視覺影響是更深層的,所以設計所牽涉到的問題,不只是與人對談或詮釋而已,而是將人併入一起作設計,這其中所顯現的問題是建築一直無法被藝術界接受的關鍵,建築身為應用藝術有他的實際考量面,

觀念的解體 近年來也有轉變的趨勢,如紙上建築的重新重視,及諸如失樂園、NEXT….等的競圖。例如:2000年設計競圖「印象台灣建築Ⅱ─NEXT」評審之一的東海大學教授曾成德指出,這個比賽要求的是一個藝術作品,一個裝置,而非一個建築模型,因此,他不會從型式去給獎,因為想像才是最重要的。

多元的觀點 我們可以看到這趨勢,更多元的建築觀點,當然也代表著這將使批評者對設計作品的評論,更加棘手不易。在建築師雜誌獎評選中,就有許多有意思的爭論,許多不同觀點的建築師,紛紛透過作品呈現其差異性,如呂理煌先生的實踐活動中心一案,強調的結構美學形式及置入拓殖觀念手法,就引起頗大討論。建築評選評論,已經無法用單一的評選方式。可喜,卻也擔憂,因為昔日的討論核心不在,剩下的是虛意的尊重或無關痛養的評論。由此看來,建築評選某些程度所呈現的與藝術評論的窘境竟是相同…。

評選的力量 近年來建築評選或是競圖,可說提昇台灣許多的建築活力及塑造建築界的新星,但我們一直為不同的評選需求迷惑,這是什麼觀點?重點是什麼?[ 創意策略重於表現,表現又重於真誠關懷。] 我們的建築評審成了符號,一種信仰象徵的符號 …?

四、藝評與設計評論的關係

由上述藝評與建築評論的分析,我們知曉兩者間有密切的關係,批評通常是在欣賞,瞭解及評價這三種心理反映間流轉,而在近代建築與藝術的同源流上,某些觀念與方法是有相同的思想支持。

  藝評家首先最基本的工作,就是仔細的與儘可能理智的從審美的立場去分析藝術作品。進而把這些分析和他的所學知識,以前所看到的藝術作品,或生活經驗相互比較,以便把藝術作品的特質傳達給觀賞者,其評論所提供的是(1)對創作品的解析與導讀的工作,(2)對作品發展的脈絡做出反省。然而,在設計評論時大致可與藝評互通,但最大的不同點是設計作品必須被放在現實層面來考量,此時批評關係到某項事實或屬於事實現象的解決,例如:一幢建築物,是必須透過建築物本身或外在因素層層的現實考驗,才能供給我們真實生活上的實際使用,所以設計評論除了包括(1)、(2)兩點之外,還必須加入(3)對作品的現實層面考量。

不管是藝術創作、建築作品或設計作品,甚至所有創造體系的批評活動,皆有一個共守的態度,及在於分析與溝通,而有意義的分析與溝通即包含:(1)對創作品的解析與導讀的工作,(2)對作品發展的脈絡做出反省(3)對作品的現實層面考量。

五、結論與建議

  在近代建築與藝術的源流上,我們尋覓一個方法來驗證評論體系的完整。通常最為困難的事恐怕還是「態度」與「基本知識」上的問題。這種社會不平衡的心態,筆者經由上述的資料與看法提出心得與建議:

1.加強藝術史與設計史理論的教育

  史學理論的目的即在提供「誰?何時?何地?什麼?如何?為什麼?」這些問題的解答有助於提昇評論的溝通性、並切近作品與創作者的理解。並嘗試建構自我的史論,以此來深入本土文化的理解分析,足夠的專業知識使評論不再只是單純的恭維,而是有能力去分析、預測與詮釋。而設計評論也不只是設計作品本身,而是擴及於所處之背景與脈絡,如此才能涉及評論的價值與任務。

2.建立評論的共識

  共識不是一種樣本 更不是一種制度而是一種對藝評環境 創作者 藝評者健康的心態在多元分化的時代 這共識是重要的

六、參考文獻

【1】郭繼生,1995,台灣視覺文化,藝術家出版。

【2】郭繼生,1994,挫萬物於筆端:藝術史與藝術批評文集,東大圖書公司。

【3】黃寶萍,1996,台灣美術影像閱讀,藝術家出版。

【4】陳秉璋、陳信木,1993,藝術社會學,巨流圖書公司。

【5】楊裕富,1997,設計藝術史學與理論,田園城市文化公司。

【6】蘇廉能,1991,台灣當代建築評論論述之初探,成大碩論。

【7】郭肇立,1981,建築的主題與評論方式的商確,建築師雜誌,六月,頁16-20。

【8】王鎮華,1981,建築評論的論點-以牛津現代建築為例,建築師雜誌,三月,頁18-25。

【9】王明蘅,1984,建築批評的意義、基礎及類型,建築師雜誌,三月,頁73-78

回首頁 回研究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