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成員部落格化數位建築城鄉建築作品建築推薦留言

零壹試點書評書目三羊開泰楊事務所論文評析國圖下載

設計之規範性研究-----以地域性建築為例

BY研究生: 彭鈞義發表於2003年

指導教授:楊裕富博士
Normative Studies of Design-----based on Regional Architecture
關鍵詞: 規範理論 ; 價值觀 ; 理論建構 ; 神話 ; 意識型態 ; 解神秘化 ; 策略 ; 權力 
英文關鍵詞: Normative theory ; values ; theory construction ; 
myth ; ideology ; demystify ; strategies ; authority 
[ 摘要 ] 
實質環境的設計總依附在「價值觀」上進行,但對於「價值觀」的探討卻往往被刻意的忽略甚至沉默不語。本研究對於規範理論(Normative Theory)的進行即是建立在「如何要提出規範理論及價值觀方面的研究」?這樣的凝旨(problematic)上,是對現代建築運動神話及實證主義主流範型的支配性霸權已不能滿足人的〝疑問〞與程序性設計方法仍解不開關於〝人的暗箱〞下的警覺。而「價值中立」的詛咒、設計方法高度的科學取向與權力者刻意隱藏「權力之意欲」都是規範理論被刻意忽略的因子。換言之,「規範理論」是要跳脫一般方法的操作,而離身明察其立場、策略的作用,是屬方法再上一個層級的課題。
表達實踐的進行是以地域性建築作為探討的對象,並針對意義(文化層面)的解析為鎖定的焦點。理論建構的作用是能對論述實踐進行解神秘化的計劃,是要檢驗意識型態成為神話的自然過程,形成另一個神話的建構,進而讓〝論述〞指導(干預)〝論述實踐〞。 
[ 英文摘要 ] 
The design of physical environments is often adhered on “ values”, however; the discussion on values is tended to ignored or even overlooked proceedingly.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developing normative theory to establish “ how to bring up the research of normative theory and aspects of values? ” In this inquiry, it is the result of which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mythic movement and the mainstream paradigm of arbitrary power by one’s hegemonic command are not able to satisfy humans’ “inquiry”, and the caution of which the procedure of design process still can’t unravel the human subconscious thinking. Curses of neutral values, highly scientific-oriented design process, and the longing for authority concealed by commanders are intentionally neglected factors in normative theory. In another words, normative theory is extracted from the procedure of the general design process to scrutinize the effect of one’s position, and strategies, which is another level of discussion beyond the design process.
Expression of how to proceed the theory practically is based on the subject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for the primary discourse. The man focus is the analysis of the architectural meaning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The purpose of the theory construction is to demystify the theory via the analysis of architectural works. By scrutinizing ideology of architectural works, it is a spontaneous process of forming a myth. Further the theory of the discourse creates a new architecture point of view as a way of constructing another myth. The theory of discourse would eventually shape this new perspective into a paradigm/model to influence and direct architectural works.

[ 論文目次 ] 
目 錄
第壹章 導 言………………………………………………………………………….1
一、關於理論的問題………………………………………………………………….1
1.何謂理論?………………………………………………………..……………..1
2.理論建構的目的為何?..………………………………………………………..1
(1)理論為用……………………………………………………………………..1
(2)人文屬性……………………………………………………………………..2
(3)動態形勢……………………………………………………………………..2
(4)規範理論……………………………………………………………………..3
二、研究提問與研究方法……………………………………………………………..3
1.研究提問………………………………...………………………………………..3
2.研究目的……………………………………………...…………………………..4
3.理論角度與假說…………………………………………………...……………..5
4.研究方法…………………………………………………………………...……..5
5.處境的限制…………………………………………………………...…………..6
三、關於規範性理論之回顧…………………………..……………………………..8
四、關於地域性理論之回顧…………………………..………………………..…..12五、名詞界說與釋義……………………………………………………..…………16
1.規範性設計方法.…………………………………………………….………....16
2.地域性建築……..………....…..……..…………………………….….………..16
3.敘事性設計…..…………..………………………………….………...………..17
4.文化符碼………………………………………………………………………..18
六、論文寫作架構的敘明…………………………………………………………..19
第貳章 方法論的探索……………………………………………………...………..21
一、方法論…………………………………………………………………………..21
二、知識論…………………………………………………………………………..22
1.西方思維模式與知識論的軸向………………………………………………..22
2.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的知識論………………………………………………..23
3.近代哲學的知識論……………………………………………………………..24
4.黑格爾的知識論………………………………………………………………..25
5.馬克斯的知識論……………………………………………………..……..…..25
6.尼采的知識論…………………………………………………………………..26
7.後結構主義米歇•傅柯的知識論……………………………………………..27
三、規範性設計方法論……………………………………………………………...29
1.現代主義之前的規範性設計方法………….…………………………………..29
(1)《建築書》系統………………………………………..……………………..29
(2)關於地法國布雜(Ecole des Beaux-Art)建築教育體系…………………...32
2.現代主義時期的規範性設計方法……………………………………………..33
(1)包浩斯(Bauhaus)…………………………………………..…..……………..33
(2)程序性設計方法與格言……………………………….……………………..34
(3)科比意(Le Corbusier)………………………………………………………..34
(4)凱文•林區(Kevin Lynch)………………………………….………………...40
(5)克里斯多夫•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42
3.後現代主義的規範性設計方法……………………..……………………….....42
(1)范裘利(Robert Venturi)………………………………...……………………..42
(2)本研究規範性性設計方法的立場(理論的作用)……………..…………..45
第參章 理 論………………………………………………………………..……......46
一、組成…………………………………………………..…………..……………..46
二、理論屬性框架與回顧…………………………………………………………..48
1.空間詮釋理論三層次………………..…………….……………..……………..48
(1)近代西方美學(特別是藝術史)發展………………………..…..………..50
(2)近代西方語言學與符號學的發展…………….….…………..……………..52
(3)現代傳播理論的發展…………………………….….………..……………..55
2.空間設計四任務………………………………………………..…...…………..61
(1)維楚維斯(Vitruvius)建築三要素…………………...……..……………..62
三、解釋性模型生成…………………………..……………………..……………..64
1.環境層面(建築物與環境關係)…………………………………..…………..64
(1)計成《園冶》與王錦堂《論中國園林設計》……………………….…….64
(2)凱文•林區(Kevin Lynch)的《美好城市型態》(Good City Form)
與《經理區域之感覺》(Managing the Sense of Region)………………...67
2.建築物本體層面(敘事性設計方法)…….……………………………...…..75
(1)近代文學的發展……………...………………...……………..……………..76
3.空間設計理論詮釋模型的調整……………………………………………..…84
(1)空間詮釋理論三層次的調整………………………………………………..84
(2)空間設計四任務的調整……………………………………………………...85
(3)理論初步分析框架………………………………………………...…………87
第肆章 釋例操作與規範開展…………………………………..………………..….96
一、地域性建築釋例操作與規範開展…………………..…………..……………..96
1.桂竹林聚落民宅-----礁溪林宅..……………………………...…..……………..96
2.泰雅大橋….………..………………………………..……………..…………..107
3.大南澳地區單身老師宿舍 ……………………………………….…………..116
4..三星展演廣場……………………………………….…………….…………..126
第伍章 再建構與演練………………………………………………..……...……..137
一、理論的再建構………………………………..…..………………..…………..137
二、實例的演練..…………………………………………………....……………..143
第陸章 結 論…………………………………………………………………….…150
一、 規範的身世…………………………………………..………………………..150
二、建構過程的核對………………………………………………………………150
1.整合項目的經驗……………………………………………………………….150
2.再建構的體驗………………………………………………………………….152
3.理論分析的侷限……………………………………………………………….154
三、暫時性框架的作用…………………………………………………………….154
四、期待再建構的勞動…………………………………………………………….154
參考文獻……………………………………………...……..……..………..………...155
謝誌 

[ 參考文獻] 
參 考 文 獻 
中文書籍 
Bernard Rudofsky箸 林憲德譯1987/3 《被建築史遺忘的建築》(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大佳出版社 
Barthes Roland 著董學文 譯1992《符號學美學》(Elements of Semiology)台北 商鼎文化出版社 
Boekholt j.t Thijssen A.P Dinjens D.J.M. Habraken N.J (1976/1997b)王明蘅譯《變化:集體住宅的設計方法》(Variation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Supports)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環境與設計理論研究所 
Colquhoun Alan (1981/1998) 施植明《建築評論論文集》台北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Charles Jencks 1973 王錦堂譯 《勒•科比意悲劇觀點》Le Corbusier and the 
tragic view of architecture台北 台隆 
Charles Jencks(1991/1998)吳介禎 (後現代建築語言)(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 ARCHITETURE)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Christopher Alexander(1977/1994)王聽度 周序鴻等譯《建築模式語言 / 城鎮.建築.構造》六合 
Christopher Alexander (1979/1994)趙冰 譯 《建築的永恆之道》(The Timelessway of Building)六合 
Frampton Kenneth約翰•沙克拉(John Thackara)編輯 盧杰、諸國勤翻譯 1998 
〈地方型式與地方文化〉《超物論一些現代主義以後的設計思 
考》(Design After Modernism Beyond the Object 1988 ) 
p.p62-83 
Frampton Kenneth(1980/1999)賀陳詞 譯《近代建築史》台北 茂榮圖書有限公司 
Frampton Kenneth(1980/1999)蔡毓芬 譯《近代建築史》台北 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oucault Michel 1993 《知識的考掘》 (L'archeologie du savoir) 王德威譯 台 
北:麥田公司 
Fiske John (1990/1995)張錦華譯《傳播符號學理論》(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台北 遠流出版公司 
Jurgen Joedicke(1958/1974)孫全文 譯《近代建築史》(A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台北 臺隆書店出版 
Jameson Fredric 1989 《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唐小兵譯 台北 合志文化公司 
Jones Joneq Christopher 1992 《設計方法》張建成譯 台北 六合出版社 
John lechte (1994/2000)王志弘、劉亞蘭、劉貞伶譯 國立編譯館主譯《當代五十大師》(Fifty key Contemporary Thinkers)巨流圖書公司 
Lynch Kevin(1960/1986)宋佰欽譯《都市意向》(the image of the city)台隆書局 
Lynch Kevin and gary hack (1984/1995)成其琳譯《敷地計畫第三版》(site planning 3rd,cambridge)六合出版社 
Littlejion S .W. (1989/1993)程立行譯《傳播理論》(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台北 遠流出版公司 
Le Corbusier (1923/1997)施植明《邁向新建築》台北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Mitchell William J 1995 《建築的設計思 考》(The logic of architecture 
design computation and cognition )劉育東譯 台北 建築 
情報雜 
Peter G. Rowe 著 1999《設計思考》劉育東審訂 王昭仁譯 台北 建築情報雜 
Roland N. Strtomberg著(/1995)蔡伸章著《近代西方思想史》(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Europe)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Rapoport Amos (1982/1996)施植明譯《建築環境的意義-----非語言的交流途徑》 
(the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Rapoport Amos (1969/1979)張玫玫譯漢寶德校訂《住屋、形式與文化》(house form and culture)境與象出版社 
Sonja K. Foss, Karen A. Foss and Robert Trapp(1991/1996)林靜伶 譯《當代語藝觀點》(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Rhetoric)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Venturi Rober (1965/1989) 葉庭芬譯《建築中的複雜與矛盾》(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尚林出版社 
Venturi Rober Denuse Scott Browm Steven Izenour (Learning from las vegas)(1972/1997)(賀成軍譯)《向拉斯維加斯學習》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出版社 
Willy Boesiger,Hans Girsberger編(1967/2002)曾成德,林家瑞 譯《勒•科比意作品全集1910-65》(Le Corbusier1910-65)台北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王志弘 1998 《流動、空間與社會:王志弘1991-1997論文集》 台北 田園城市 
王錦堂編1991《論中國園林設計》台北 東華書局 
石計生 2000《宜蘭縣社會經濟發展史》宜蘭縣政府 
老硪 1996 《後現代建築》 台北 揚智文化公司 
李明明1992《形象與語言:西方現代藝術評論集》台北 三民書局 
李幼蒸 1994《結構與意義:現代西方哲學論集》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吳煥加 1998《20世紀西方建築上下》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吳威廉 高履泰譯 1998 《維特魯維 建築十書》建築與文化出版社 
吳良鏞 1994《廣義建築學》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吾倫 1994《托馬斯•庫恩》台北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美容、鄧淑慧、江寶月 1998《宜蘭縣民眾生活史》宜蘭縣政府 
計成 原作(1634/1987)黃長美 撰述《園冶》金楓出版 
計成 原作(1634/1993)陳植 注釋《園冶注釋》明文書局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高宣揚 1991《德國哲學的發展》 台北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高辛勇 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聯經出版社 
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與宜蘭縣政府1995《宜蘭厝建築圖集》 宜蘭 
夏鑄九 1988《空間之歷史社會變遷:以宜蘭為個案》(國科會補助研究) 
夏鑄九 1992《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北 台灣社會研究叢刊社02 
夏鑄九 1993a《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集1987-1992》台北 台灣社會研究叢刊社03 
夏鑄九 王志弘編譯 1993b《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 明文書局 
夏鑄九 蔣雅君……等人 2002 (科比意與現代性:巴黎與台北的對話)《科比意-知性與感性 Le Corbusier-Morceaux Choisis 1914-1916》p.p.218-242 台北市立美術館 
楊裕富1994 (設計運動的批判:現代主義、後現代與新現代)《雲林技術學院學報》3:39-53 1994 
楊裕富(編)1995a《設計論文寫作》 斗六: 雲林技術學院工設所 
楊裕富1995b《建築與室內設計的設計資源(二):設計的表達基礎》雲林技術學院 
楊裕富1995c《從傳統工匠系統分析建築與工業設計的設計資源(三):設計的工學基礎》 
楊裕富(編)1996a《設計史文選:設計、本土與設計史》 斗六:雲林技術學院工設所 
楊裕富1996b(設計教育的演變:以西方設計教育對我國的影響為例) 《大學校院建築相關系所教育規畫產官學研綜合研討會》 
楊裕富1997a(從設計教育的歷史探討制度的形成與問題)《專業設計人才培育研討會論文集》 
楊裕富1997b(建築的教育模式初探) 
楊裕富1997c 《住宅社區建築原型》 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公司 
楊裕富1997d《設計、藝術史學與理論》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公司 
楊裕富1998a《建築與工業設計的 設計資源(五):設計的方法基礎》(國科會補助研究) 
楊裕富1998b《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台北:亞太圖書公司 
楊裕富1998c《空間設計概論與設計方法》 一版一刷 台北 田園城市 
楊浴富1999 《創意思境:視傳設計概論與方法》 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公司 
楊裕富2000 《創意活力:產品設計方法論》 台北:田園城市 
楊裕富 2001 (設計理論的建構、應用與評論)《楊裕富2001升等教授代表作》 
雲林科技大學 
楊裕富,林萬福 2002a 《E行銷品味論:後現代設計藝術》 台北:田園城市 
楊裕富 2002b (建築、設計、後現代論評)《楊裕富1998-2002作品集升等教授代表作》雲林科技大學 
楊裕富 2002c《建築、設計、後現代論評》台北:田園城市 
楊大春1995《傅柯》生智文化事業 
施植明 2002《科比意20世紀的建築傳奇人物科布》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張振東 1983《中西之事學比較研究》中華文化復興推行委員會 
陳鼓應1992《悲劇哲學家-尼采》台灣商務印書館 
羅青 1989 《什麼是後現代主義》 台北 五四書店 
姚介原 1996《當代美國哲學》台北 遠流出版公司 
郭繼生 1991《藝術史與藝術的批評》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郭中端 1993《冬山河經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 藝術家出版 
姚一葦1996《藝術批評》台北 三民書局 
龔宜君 2001《宜蘭縣人口與社會變遷》宜蘭縣政府 
徐惠隆 1993《蘭陽的歷史與風土》臺原出版社 
莊展鵬 策劃 黃盛璘 主編 1995 《台灣深度旅遊手冊8 宜蘭》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廖英杰 編輯 2000《「宜蘭研究」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縣文化局 
劉其偉 1988 《台灣土著文化藝術》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劉其偉 1976 《近代建築藝術源流》 台北 六合出版社 
劉千美 2001《差異與實踐:當代藝術哲學研究》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阮昌銳 編著 1998 《臺灣的原住民》臺灣省立博物館 
邱坤良 施如芳 張秀玲 藍素婧 郝譽翔 2002《宜蘭縣口傳文學 上下冊》宜蘭縣政府 
趙敦華 1991《卡爾•波普》台北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祥福 1997《李歐塔》楊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宣偉伯 1994《傳播學導讀》風雲論壇出版社 
學術期刊、研討會論文 
王明蘅1979/3〈亞歷山大之禪〉《建築師雜誌》 p.p.21-31 
王明蘅 1984 〈計成園冶與亞伯提建築十卷〉《建築師》 120期 台北 
王明蘅 1988 〈形象的構成理論〉《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一屆論文集》台北 
王明蘅 1990 〈環境與設計規範研究之類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三屆論文集》台北 
王明蘅編1996(建築知識論─專題導論)課程講義 台南 
王明蘅 1997a (當代建築人文的貧困)《台灣建築雜誌》1997,3月份 p.p.42- 
黃衍明 1990《敘勢─一個設計的表達理論》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衍明 1991 〈從設計思考談設計方法〉《第四屆建築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 p.p.165-68 
黃衍明 1994 〈語言學導向的設計方法論回顧〉《第七屆建築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p.p. 477-82。 
黃衍明 1997(設計方法論發展的研究題綱)《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第十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台北 
黃衍明2000(設計方法之科學觀)《新世代建築及方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73-79 台中 東海大學 
傅朝卿 1988 / 1 (批判地域主義---談法蘭普頓之後現代紀元建築策略及背景思潮)《建築師》p.p.62-67 
陳耀如 1989 《涵蘊---空間設計之規範理論》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錦融 1989 《實質環境結構理論初探---以澎湖傳統村落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安 1990 《實質環境之規範內容與結構適應性---以台南市街廓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宏鑫 1990《禮制空間之規範研究以儀禮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忠賢 1990 《日據時期大稻埕店屋空間的文化形式分析》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論文 
郭炳宏 1992 《台灣現代建築地域主義初探》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徐建民 1992 《都市結構之規範性研究實質結構之描述語言及規範語言》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之豪 1992 《環境規範理論的研究方法論 以羅吉耶(論建築)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國華 1996《台灣當代建築的後現代經驗(1980年代---1990年代)一個文化理論架構下的研究脈絡》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博舜1996(傳統竹宅規劃設計原則和程序之重構的中西個案比較研究:以Palladio —Quattro Libri 和王君榮的陽宅十書的比較為例)國科會研究計畫 
黃國禛1998《文化政策認同政治與地與實踐---以90年代宜蘭為例》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雯怡2000 《論宜蘭建築的地域性(1981-1997)》 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建彰 2001 《建築神話------戰後台灣近代中國建築論述的形構(1940年代----1990年代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瑜 1984 (凱文.林區Kevvin Lynch)《建築師》1984,9月號 p.p.34-35 
黃聲遠 1998 (建築師雜誌281--宜蘭 礁溪林宅)《建築師雜誌》1998,5月份p.p.80-85 
郭文亮1999(將建築宜置於生活脈絡中,宜蘭紋裡筆記)(建築師)1997,7月份p.p.94-99 
黃聲遠 1999 (建築師雜誌---宜蘭三星展演廣場)《建築師雜誌》1999,9月份no.297 p.p.70-77 
文毓義 2001(宜蘭縣大南澳地區單身老師宿舍)《建築師雜誌》 2001,1月份no.313 p.p.58-65 
徐明松2002(平凡且多欲的記憶匣子─談黃聲遠的建築語言)建築師2002 ,3月份p.p.64-71 
空間雜誌編輯部1994(宜蘭茨)第一次推廣研討會(上)《空間雜誌》1994,9月份no.62 pp102-117 
空間雜誌編輯部1994(宜蘭茨)第一次推廣研討會(下)《空間雜誌》1994,10月份no.63 pp67-80 
空間雜誌1998(宜蘭地貌改造運動:宜蘭新建築運動)學術研討會側記上(空間雜誌no101p49)1998 
中華建築文化 / 東海建築系 2000〈新地方v.s新專業〉《建築向度 設計與理論02》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公司 
象設計集團 1998 (泰雅大橋)《TA台灣建築雜誌》 1998,3月份 no.30 p.p.20-27 
外文書籍 
Lynch Kevin 1976《Managing the Sense of a Region》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Lynch Kevin 1987《Good City Form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MING-HUNG WANG 1979《A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URBAN STRUCTURE 》M.I.T 
Nicholas C. Markovich, Wolfgang F.E. Preiser, Fred G. Sturm. 1990《Pueblo 
Style and Regional Architecture》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York 
Ockman Joan(edit) 1985 《Architecture Criticism Ideology》 Princeton architecture press 
Spector Tom 2001《THE ETHICAL ARCHITECT》Princeton architecture press 
Tafuri Manfredo 1980《Theories and History of Architecture》New York Harper (Italian Edition 1968/1970/1976) 
象設計集團 1993 / O C T. 建築文化雜誌10 VOL.48 NO 
 
yco..。pco..

推薦零壹試點林揖世在新浪林揖世在GOL林揖世在Xuite馬知黃在樂多馬知黃在無名馬知黃在Xuite馬知黃在中建築傳統工匠報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