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空間設計虛擬化趨勢
虛擬實境空間
虛擬實境空間是一種模仿真實的虛擬空間,以使用者主觀經驗角度的定義,虛擬實境是一個事件或實體,其具有真實的效果,但並非真正的真實,先決條件是人類的感官要相信這是真實。而虛擬實境是具有內容的,並非只是人機界面或是溝通媒介。虛擬實境具有後現代的產物特徵,透過虛擬的形式,實體空間的經驗被符號化,並過度再現為超現實的視覺經驗,甚至觸覺、嗅覺、聽覺等感官經驗,這些經驗超越模仿真實而是製造虛擬的真實。如透過角色扮演與情境描述(context
description),製造者可生產一非功能性的產品,它是一種超越傳統交換價值的消費,成為另一種象徵價值,虛擬實境是一種操作經驗的想像,甚至是一種身分地位、生活型態的想像[7]。
虛擬實境空間運用
虛擬實境在空間設計範疇有相當多的應用研究,以下參閱施乃中<虛擬實境:一種表達、溝通、互動的方式 >一文中,提出虛擬實境在建築相關領域運用的實例,同時透過筆者再整理以探討虛擬實境在空間設計相關領域的運用。
a.既存實體視覺化
1.都市環境模擬:以實際存在的都市與建築為對象之實體數位化,甚至改變環條件。
2.歷史建築:例如建築裝飾構件(如石獅子)之數位再現或傳統建築模擬。
3.展覽博物館:透過互動式虛擬博物館檢視傳統博物館的展現方式與體驗,以提供更多元化的展覽空間。
b.虛體視覺化
1.設計典例:未完成的紙上建築或設計典例,透過虛擬空間關係重建,探討物體及空間相對位置。
2.建築內設計:除可以模擬設計外觀外,尚包括內涵之呈現。
3.防災:如火災逃生模擬。
4.營建:施工計畫與過程模擬。
5.燈光設計:不同顏色光源變化的空間效果。
6.公共藝術:作品形式、尺度與環境或人的互動關係。
7.其他:如展示、舞台設計、日照、採光率等等。
小結
虛擬實境技術其實已普遍運用在空間設計範疇,相較於傳統的的手工繪製圖面,當代以電腦科技為主要的設計生產工具,數位設計廣泛被運用在各個設計流程,其中以虛擬實境進行空間視覺模擬可作為設計評估之參考,例如在施工前的設計模擬可先行發現問題並加以改善,減少試誤的代價;而在設計階段的溝通方面,虛擬實境空間的模擬更可加強不同專業領域的密切整合;同時讓設計者、使用者或客戶自行操作電腦,由任何角度位置觀看設計成品,甚至作即時修改。下列嘗試對虛擬實境空間模擬的優缺點進行探討。
a.優點
1.審視設計:在建構實物前預視其外觀,以了解外型、顏色、配置等項目之適當組合,或變更外觀。
2.觀察構件間關係:檢查幾何體構件間是否契合、如何分解,是否有接觸、碰撞情形。
檢查建造可行性:檢查是否符合設計規範、應力負荷、熱傳導率需求,構建是否能有效率建造。
3.估算:預估造價、體積、面積、工時、複雜空間構建斷面。
4.展現物理性:展現物表反射光源情形、物表性質(如光滑度、透明度)。
5.表達藝術性:純粹為藝術性的視覺化呈現。
6.傳統文化保存:傳統建築空間的模擬、再現或紀錄。
b.缺點
1.形式的操作玩弄:數位科技軟體的無重力、去物質化、視覺化、即時的互動以及便利的修改功能等等,讓設計者能輕鬆快速從事形式創作的生產,也易流於形式的玩弄。2.虛擬空間的落實:數位工具是一個極為優良的「紙上建築」的創作環境,須仰賴其他相關材料、結構、構造等知識,才能讓虛擬空間準確的落實為實體空間。
3.轉化與再現後之數位空間認知:設計者與觀看者僅能透過電腦螢幕與數位空間產生互動,空間尺度、比例關係不容易掌握,容易迷失在數位空間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