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成員部落格化數位建築城鄉建築作品建築推薦留言

推薦網站林相片盒林旅遊誌通通學會論文寫作楊事務所

初探設計運算之形狀文法BY洪翠鎂
建築設計的數位化─初探設計運算之形狀文法BY洪翠鎂




前言


隨著電腦科技的發達,電腦已經是不可或缺的應用工具,在建築設計這個行業中,目前電腦在設計程序中使用的部份大致可以分為:1、圖面繪製〈設計最後階段〉;2、運算〈設計發展〉;3、思考設計〈A.I.〉。想要賦予電腦思考能力,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與試驗,目前常使用的不外乎是各種繪圖軟體的使用,對於設計者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透過電腦來幫助設計思考及發展。



一、設計運算


一般來說,對於電腦輔助設計大多指的是,針對設計的視覺模擬,也就是3D模擬、動畫及最後圖面繪製的部份,而設計運算,廣泛的說就是在探討如何將數位科技運用於設計理論、設計應用、設計知識工程與設計整合等範圍的一門學科,有別於電腦輔助設計。任何可被電腦辨識、運算的,都可稱為運算設計。設計的可運算性〈computability〉,在於將設計的元素、資料等數位化,轉譯成可被電腦辨識的資訊,透過演算的機制,產生數種設計的可能性結果。


電腦設計運算,將設計過程邏輯化、透明化。



二、形狀文法


在電腦科學中,形式語言是某個字母表上一些有限長字串的集合,而形式文法是描述這個集合的一種方法。形式文法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它與人類自然語言中的文法相似的緣故。


形式文法描述形式語言的基本想法是,從一個特殊的初始符合出發,不斷的應用一些產生式規則,從而生成出一個字串的集合。產生式規則指定了某些符號組合如何被另外一些符號組合替換。


2-1 緣由


形狀文法的發展,開始於1971年,正式的論文則是由George Stiny於1972年發表問世。從語言結構的研究面來看,是受到語言學的影響,特別是語言學家Noam Chomsky的句法結構〈Syntactic Structure〉。

Chomsky將語言中的句子是為具有表層結構〈Surface Structure〉與深層結構〈Deep Structure〉的關係。他認為所有的語言,不論其表層形式〈表層結構〉為何,其背後都隱含了相同的意義〈深層結構〉。深層結構透過「變換法則」〈Transformational Rules〉可以衍生出不同的表層結構。

在建築設計上,Peter Eisenman認為Chomskyk的表層結構並不等同於建築的形式與空間,所有的建築表現都應同時包括「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的衍生過程,這樣的建築形式才具有內涵。

形狀文法的啟蒙者─William Mitchill及George Stiny等人認為,可以經由對一個設計的形式與機能概念化邏輯分析後,了解設計者的設計推論過程,或是藉由正規語言[1]〈Formal Language〉的方式來進行建築設計的分析與創作。



2-2 基本概念

形狀文法是一種以「形」的運算為主的設計文法,以「形的認知」與「形的可能取代」為主要核心部份。其架構如圖。



2-2-1 形

George Stiny對「形」的定義為:「形〈Shape〉是由在歐幾里得空間〈Euclidean Space〉中,笛卡爾〈Rene Descartes〉直角座標系統下一組直「線段」〈Line〉的有限排列;而「線段」是由任意兩個不同「端點」〈end point〉所定義之集合。」

形狀文法對「形」的討論與運算是建構在解析幾何學[2]〈Analytic Geometry〉的基礎上。

副形:副形〈subshape〉是本體形的相似形,另外,在數學集合〈set〉規定中,每一個空形〈empty shape〉都是本體形的副形。

形的布林運算:兩個形,在形態上交會時,會產生如數學上的聯集〈union〉、交集〈intersection〉與差集〈difference〉三種情形。

形的變化:在幾何學中,形的變化則是藉由改變形的位置、方向、反射與尺寸,而產生新的形;所以在形狀文法上,「形」〈Shape〉,的產生是由位移〈translation〉、旋轉〈orientation〉、鏡射〈reflection〉、縮放〈scale〉所構成。我們以「τ」來表示。

形的集合:形的有限集合以S+、S*表示,S+、S*是由構成形的「基本形」與「基本形的變化」所集合而成的。


2-2-2 符號形


符號形〈Labelled shape〉σ包含兩個部份─一個「符號形」與「符號點」〈labelled point〉。

2-2-3 形狀文法的規範〈Shape Grammar Formalism〉

其主要目的是建立『符號形』與「符號參數形[3]」的演算法;而每一種演算法即定義一形式語言〈Language of Shapes〉。

一形狀文法G必須包含:

S:一組「形」的有限集合

L:一組「符號」的有限集合

R:一組「造形規則」的有限集合,且每一造形規則都已『α→β』的方式表達。

I:「初始形」〈Initial Shape〉,且必須是集合中的一個符號形。 


2-3 例證

形狀文法一開始是以平面2D的發展為主,探討各種形經過替換規則及形變而產生新的形的衍生過程,以右圖為例。

一個內接正方形的形狀語法。 



三、運用


在形狀文法提出至今,以約莫20幾個年頭了,從原先探討的是在平面上2D的形的衍生變化過程及方法。現今,已有將此方法運用在建築空間的生成,或是建築細部語彙的形狀文法,透過語法的建立,產生更多排列組合的可能性。



如圖,我們可以看到,基本的柱頭形式,經過規則的轉換替代,其形式變化越趨複雜及多元。

形狀文法,透過規則〈Rule〉的定訂,確立了各個元素間的替代衍生關係。

在設計是解決問題的觀念上,形狀文法不諦是一個具有邏輯,且設計過程明晰的設計方法。在空間的構成上,可以建立一文法規則,設定機能空間之間彼此的轄制關係,以探討各種不同機能間在空間上的配置關係。


在建築設計上,我們可以透過透過類型學的歸納,將案例的分析與探討,找出其建築師設計的過程、規則,以及將各建築元素抽象化,轉譯成為一套可被電腦辨識的符號,並定訂出一套形狀語法,透過電腦的運算,這個文法規則,可以重現出具有該建築師設計風格的新的建築。

如圖,萊特的文法,透過電腦對於文法規則的運算,可以產生出許多具有萊特草原式風格的新的建築設計。 

四、形狀文法的困境

關於形狀文法的發展,主要包含了三個面向:1、形狀文法的理論或規範;2、利用形狀文法來進行設計風格的探討及衍生;3、形狀文法編譯系統建構實作等。

形狀文法,對於設計者或研究者在探討設計風格上有新的觀點及方法,其中國內目前多傾向於第二個面向的研究,但是在研究的過程中,雖然制定說明的該設計風格的文法規則,卻無一套針對該規則所設計的一套運算系統。面臨了電腦輔助設計在實際操作上困境。

目前除了



五、小結

形狀文法,將複雜的設計過程,透過規則的建立,轉換成明晰的演算法,產生多種可能性地新的形式,不僅在平面設計上使用,更發展到了建築空間上設計風格的研究與衍生及產生新的思考設計。

形狀文法的提出,在電腦輔助設計方面,使電腦的運用不再侷限於繪圖工具,而能夠產生類似思考設計的運用模式,讓設計者在思考設計時,有一個新的切入點。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藉由程式設計師之手,撰寫出狀文法專屬的運算程式,讓目前無法實際操作的紙上研究,能夠實踐。



六、參考書目

書目

01. 《概說喬治•史坦尼的形狀語法》。邱上嘉。CAAD TALK2。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04月。臺北。


02. 《當建築遇上電腦》。邱茂林。CAAD TALK2。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04月。臺北。


03. 《試探建築創新的可能性》。邱茂林。CAAD TALK1。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04月。臺北。


04. 建築的設計思考。William J. Mitchell。胡氏圖書。2002年01月。臺北。


05. 以形狀文法建構宋式枓栱系統。黃瑞菘。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碩士論文。2002年06月。雲林。


網站

01. 

http://www.bp.ntu.edu.tw/WebUsers/ ftlin/course/CAAD/

形狀文法.doc


02. http://www.gcd.yuntech.edu.tw/about.php

 雲科大設計運算所網站


03. http://zh.wikipedia.org/wiki

/%E5%BD%A2%E5%BC%8F%E6%96%87%E6%B3%95 維基百科

推薦零壹試點林揖世在新浪林揖世在GOL林揖世在Xuite馬知黃在樂多馬知黃在無名馬知黃在Xuite馬知黃在中建築傳統工匠報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