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成員|部落格化|數位建築|城鄉建築|作品建築|推薦留言|
![]() |
![]() |
![]() |
![]() |
![]() |
![]() |
![]() |
![]() |
敘事性設計思維類型與設計方法(摘自楊裕富著創意將作) | ||
2-4-4,敘事性設計思維類型與設計方法 所謂敘事思維類型是指:一種設計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認為設計的創作重點不在於實用,而在於歌頌、表達。 不論中國或西方,人類歷史上有很長時間裡,設計創作歌頌的對象只有兩個:看不見的神仙與看得見的帝王將相。所以創作得像不像已經制式化了,創作的對象也制式化了,創作的活力只保留在怎麼歌頌會很自然,很有說服力。設計者的這種想法就稱為敘事思維類型,初步觀察有以下的特點: (一)敘述故事思維 設計者的思維習慣,傾向於以說故事的方式或主題表達的方式來思考設計創作。這種思維習慣在商業設計、展示設計與商空間設計等領域尤其常用,也與廣告設計的成形與轉變有關。早期的廣告設計作品,透過視覺媒體達成告知的效果,所以只有海報、報刊、雜誌為主。當二十世紀初電波傳播業興起、二次大戰後電視媒體興起,廣告設計作品就加上了透過聽覺媒體達成告知的效果,這時候商業設計的主要目的,也就從『告知』轉進為『勸進』,更從『勸進』轉進為『軟性說服』,如此一來,設計上如何抓住主題、表達主題,透過說故事的方式來豐富設計作品的感染力,就成為設計者重要的思維習慣了。 (二)感性思維 設計者(特別是商業設計者)的思維習慣,傾向於以怎麼發揮作品感染力的方式來思考設計創作。好的商業設計者永遠相信:謊話說一千遍就成為真理,但是應該更相信:如果只謊話說一遍就能成為真理,那才是廣告設計的真正功力。感性思維就是前段敘事思維裡的從『告知』轉到『勸進』的部份。 (三)說服思維 商業設計者的思維習慣,傾向於以〞怎麼發揮作品感染力,同時又能達到廣告效果(促成購買行動)的方式〞來思考商業設計。好的商業設計〞業主〞永遠相信:〞市場上銷售量的提高是廣告設計作品好壞的唯一判準〞。說服思維就是前段敘述思維裡的從『勸進』轉到軟性說服的部份。 (四)創新思維或創意思維 相對於建築設計或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更注重創新思維或創意思維。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裡,往往『好點子』很快的就能成就好設計,但是在建築設計或工業設計就沒那麼幸運了。創新思維有時候是藉由『變形』來達成,有時候是藉由『另類觀點』來促成,不過不論如何,都相當在意『新』。 以敘事設計思維模式來從事設計活動時,我們就可以稱為『敘事設計方法』或『敘事設計模式』。事實上受到敘事設計思維模式而從事設計創作,活從事建築創作的情形,在目前後現代的情境下是越來越多了。我們分別以『敘事設計』與『敘事建築』來作些說明如下: (五)敘事設計 敘事設計(narrative design)這樣的概念,在五六年前的台灣設計 界,幾乎提都沒有人提過。但是,曾幾何時,到現在(二零零四年)居然就如同『感性工學』、『後現代設計』一樣,成為我們設計學界的發燒名詞。 那麼?什麼是敘事?什麼是敘述性呢?敘述性與設計行業或設計創作又有什麼關係?或是說,什麼是敘事設計呢? 簡單的說,敘事設計的意思是指:設計作品除了滿足所謂的『使用功能』以外,也要滿足『設計的某些表達功能』。換句話說,作設計時並不是只考慮機能問題的解決而已;作設計時更要考慮一個作品能不能表達一些深刻的意涵(或膚淺的、嘲諷的意涵),同時也要考慮一個作品能不能像文學作品一樣,透過說故事的方法,而感動消費者。 說得更白話一點,敘事設計是指:作一件設計作品,就像進行一場表演一樣,除了要有演員(功能、角色)以外,更要有主旨、劇本、劇情,好讓設計作品能夠感人,能夠吸引消費者。如此,才可能算是好的設計,算是有賣點的設計。 一些與敘事性設計相關概念的興起,諸如:產品語意、產品語境、劇本導引式設計、文化符碼、感性工程、主題樂園、主題式設計....等等在近二十年的出現,幾乎也都反映了敘事性設計這樣的觀點已經逐漸成熟,並且成為設計界所樂用的設計方法。 (六)敘事建築 敘事建築則不只是一種設計方法,也是一種風格、派別與團體。 作為一個風格、派別與團體,敘事建築是英國建築師與室內設計師寇替斯(Coates,N)在一九八三年所組成的一個設計社團:今日敘事建築(NATO)所倡導出來的。 寇替斯堅持所謂敘事建築是一種態度而不是一種『式樣』,他並指出:現在的建築物與建築構造的關係,已經不如建築物與該看得見而實際上看不見的一些東西的關係了,這些東西諸如:電線、電話線、輻射波...等等。 所以『建築』應該重新定義過,特別是,該瞭解一個建築物的象徵機能,可能像個多層蛋糕包含許許多多的意涵。所以一家餐廳可能該像個舞台。寇替斯認為一個建築物的物質性表現裡就已經包容了精神向度與時間向度,所以也該包容敘事向度。換句話說,他視『室內』為提供寫故事腳本(Scenario)的機會,而不只是一個棲息地。雖然棲息地也可『像讀小說一般的』引發心理反應。所以,既然外在的世界充滿了火藥味、暴力、雜亂、衝突,那麼這些事物更應反映甚至放大到室內來。 同時,所謂建築物的多層面象徵機能也可將歷史與未來,相互照到『現在』來。這樣的觀點,有點像影片與電視的觀點,在其中『時間』已經曲扭,故事由一聯串的小情節所編織出來的,由許多衝突的意象綁在一起。所以『敘述建築』精緻地引用了許多電影與電視的語言。 所以,在發展一個案子時,建築師要畫出許多(為了活動的)電影場景般的圖片,強調在這場景空間的經驗,而不只是空間的物質性。所以,『場景的草圖 Drawing』就是設計者最重要的工作了。有趣的是,寇替斯認為這樣的設計方法有點像電影導演,特別是蒙泰奇派的電影大師艾森斯坦(Eisenstein)的場景交錯並置的創作手法。 |
||
推薦|零壹試點|林揖世在新浪|林揖世在GOL|林揖世在Xuite|馬知黃在樂多|馬知黃在無名|馬知黃在Xuite|馬知黃在中|建築傳統工匠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