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試點建築寫作

中國傳統室內式樣概述

指導教授:楊裕富博士

研究生:李志仁



前言

式樣是一種造型作品的風格,在室內設計中指「形成生活空間諸要素的形象、模樣、形式特徵和具有的藝術特點」(張綺曼《室內設計的風格樣式與流派》,2000:1)。由於樣式是社會文化的表現,所以透過室內裝修與陳設,可反映出文化思潮、審美意識與歷史特徵。本文將從歷史之分期作概括性的描述。



原始社會至三代時期

由原始社會的住民是巢居與穴居的時期:巢居是以在樹上築巢以避免野獸攻擊,而穴居則依程度不同,分為深穴居、半穴居、淺穴居和地面居等不同形式,但其中以圖形和方形的半穴居最為普遍。

先民在洞內作烘烤處理或在底部舖墊“紅燒土”以及“石灰質白灰”以克服潮溼問題。屋中設灶坑,藉以取暖和燒烤獵物,並成為全屋的團聚進食與陳設重點的中心。

三代時期已有版築牆及夯土地基,夯層勻平,層厚7-10厘米,相當堅硬,此時夯土技術已漸趨成熟階段。室內仍席地跪坐,但席下墊以筵,傢俱類型已有可憑靠的几、屏風和衣架等物。



穴居復原圖 方形住屋復原圖


  



秦漢時期

歷經戰爭紛亂之後,此時建築逐漸繁榮,木構架建築、磚石建築也開始發展。抬樑式和穿斗式兩種木結構已經形成,牆壁用夯土築造。鐵工具的運用,對於製作複雜的榫卯和花紋雕刻,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門窗已被視為裝飾部份而加以藝術處理。門的上檻上顯示出門簪,門扇上有獸首含環,稱為“舖首”。窗戶除了直欞外,也有斜格和瑣文等複雜花紋。

家具陳設為了適應當時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是我國低型傢俱大力發展的時期。几案塗紅漆及黑漆,其上描繪各種花紋,也偶在陳設上施以浮雕。床的用途,到了漢代擴大到日常起居與接見賓客。床側並立有屏風,且在其上裝架子以掛器物。絲綢之路的開通和往來的頻繁,坐凳、框架櫃、小桌從西域傳入中國,逐漸出現高型傢俱的萌芽。



帶屏風的榻和案 竹架床 


 



隋唐時期

此時期建築規模宏偉,木結構建築已解決了大面積、大量體的技術問題,逐漸趨向定型化。高型傢俱由西域傳入後,先由貴族中流行使用,而後才普及到民間,室內起居之生活模式,亦由席地跪坐轉向垂足起坐的走渡時期。

在裝飾圖紋方面,不但構圖飽滿,線條亦流暢而挺秀,此外,還常用半圖案及整個圖案相間排列,以及回紋、連珠紋、流蘇紋、火陷紋及飛仙等富麗豐滿的裝飾圖案,室內壁面上往往繪有彩畫,天花有平闇與鬥八藻井,形制都很簡潔。

在室內傢俱陳設方面,床的下部,有用壺門作裝飾,有些則改為簡單的托腳。當垂足而坐的習慣普及全國之後,已有長桌、方桌、長凳、腰圓凳、扶手椅、靠背椅及圓椅,嵌鈿及各種裝飾工藝亦已進一步運用至陳設上。由於高型傢俱使用,使得室內空間處理和各種裝飾發生變化,如天花板提高,與席地而坐的建築已迥然不同,且具有後代傢俱陳設的雛型。



秦漢時期室內陳設示意圖 屏風、案、桌、扶手椅 



兩宋時期

此時期城市結構和佈局往大型發展,木、磚、石結構也有新的進展。宋《營造法式》中把〝材〞作為建房的基本模數,使得木結構建築的設計和施工可以藉由規格化,讓建築量的加大,組合也可以複雜。

在裝飾和色彩方面,大量使用格子門和格子窗,改善了室內採光的條件,也增加了裝飾的效果,宋時雖然規定除官員宅第及寺觀官殿以外,不得用斗拱、藻井、門屋及彩繪樑枋,以維護封建等級制度,但事實上有些地主富商並不完全遵守。

在室內傢俱陳設方面,此時期出現了一些突出變化,首先是樑柱式的框架結構,代替了隋唐時期沿用的箱形壼門結構,其次,大量應用了裝飾性的線腳,豐富了傢俱的造型,如桌面下開始用束腰,梟混曲線的應用也十分普遍,桌腳的四足的斷面除了方形和圓形以外,往往做成馬蹄形。這些造形和結構的特徵,都為後來明、清傢俱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


春宴圖 營造法式大木作示意圖



  



明清時期

清《營造則例》中以〝斗口〞作為建房的模數,此時期的官式建築已完全模式化、定型化,建築群組的佈局與造型形象瑣碎繁褥,民間建築的類型及數量較以前增加,質量亦有提高。

在裝修及色彩方面,廳堂內部隨著使用目的,用罩、隔扇、屏門等自由分隔。上部天花做成各種形式的〝軒〞,形制秀美而富於變化,官延的藻井,則為繁複華麗。彩畫則有旋子彩畫、和璽彩畫及蘇式彩畫,但是彩畫發展至清末,由於建築藝術陷於僵化,資本主資萌芽的發展,彩畫行業多按地區分為幫派,由於各營造商、把頭和行會的權勢者所控制,進行技術壟斷,因此使得彩畫得不到進一步的創新。

在室內傢俱陳設方面,此時出現了成套傢俱的概念。在建造房屋時;即根據房屋的進深,開間大小和使用要求,考慮配套傢俱的種類、式樣、尺度等進行成套擇放。雕飾多集中於一些輔助構件上,在不影響堅固的前提下,取得重點裝飾的效果:有雕漆、填漆、描金的漆傢俱;有玉石、陶瓷、琺琅、文竹、螺鈿、金銀絲的鑲嵌傢俱,但是到了清中期以後,繁複的增加,反而破壞傢俱的整體形象及比例和色調的統一和諧。大致上,是以明式傢俱之成就大於清式傢俱。


室內陳設示意圖-1  室內陳設示意圖-2



結語

中國傳統室內式樣的風格,一方面表現出莊嚴典雅的氣度,代表著敦厚方正的禮教精神,另一方面以鮮明流目的色彩,表達階級制度及隱逸轉喻的題材:在嚴格法律的規範之下,舉凡間架的配置、文飾的舖排,傢俱的陳列乃至於字畫玩器的陳列等,均採用對稱均衡的手法以取得方正穩健的效果;另一層面,透過巧妙的題字、彩繪、雕刻、器物和借景的方式,創造出一種含蓄而清雅的境界。此特質正是我傳統式樣重視精神生活及陶冶修身的具體表現。

參考書目

張綺曼《室內設計的風格樣式與流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吳琨祥《室內設計概論》全華圖書

王建柱《室內設計學》藝風堂出版社

莊貴侖《明清家具集萃》兩木出版社

王其鈞《古往今來道民居》大地出版社

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明文書局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