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寫作

家具設計  Furniture Design >

 製作者:王素娟

         在生活之中與人最為密切的可說是空間以及家具,更是室內設計中一個重要的組成因子家具的範圍相當廣包括了桌、椅、床、櫃,以及架子等。依其用途的不同可分為家居家具辦公家具與街道家具,依材質的不同可區分為木屬材質金屬材質墊裝材質玻璃材質與複合材質。在西洋與東方皆有家具完整發展的歷史,由於家具常常是時代環境都寫照,因此透過家具歷史的探究以做鑒古知今之用,以期對於未來中國家具的現代化有所助益。

西洋家具史

 

   西方中世紀家具

                  (一)拜占庭家具(公元328~1005年)

                  (二)仿羅馬家具(公元10~13世紀)

                  (三) 哥德式家具(公元12~16世紀)

  

                                                            
                                                                            拜占庭家具             仿羅馬家具             哥德式家具

                 

     近世紀家具

                          1.      義大利文藝復興家具(西元1450~1650年)

                  (一)英國近世紀家具(西元1485~1830年)

                          1.      都鐸式家具(西元1509~1603年)

                          2.      賈可賓式家具(西元1603~1689年)

                          3.      威廉瑪麗式家具(西元1689~1702年)

                          4.      安娜女王式家具(西元1702~1750年)

                          5.      奇平代稱式家具、赫普懷特式家具、亞當式家具、謝拉通式家具(西元1750~1830

                 (二)法國近世紀家具

                          1.      法國文藝復興式家具(西元1515~1643年)

                          2.      路易十四家具(巴洛可式)(西元1643~1715年)

                          3.      路易十五家具(洛可可式)(西元1715~1774年)

                          4.      路易十六家具(文藝復興式)(西元1774~1793年)

                         5.      帝國式家具

 

  三現代家具

   (一) 前期現代家具

                        現代家具史在工業革命之後展開,當時的家具擺脫手工製作轉為在工廠利用機器大量生產。

    1.      工藝美術運動

          在家具大量利用機器生產的同時,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卻抵制機械生產,在作家約翰 拉斯金(John Ruskin)和前拉斐爾(the-Pre- Raphaelites)思想的鼓舞下,工藝美術設計師希望回復到過去中世紀注重手工技藝與簡潔樸素的設計,威廉 莫里斯(William Morris)此運動的領袖,他強調『機製傢具是不可能表現簡潔 的造型與精湛的技藝』。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引發了包括新藝術運動、維也納分離派(the Vienna Secession)等

                                                                          

                                                                                    第14號椅,1855

            2.      早期美國現代主義

           19世紀後半的美國設計師雖對於機器極為著迷但仍受到威廉 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影響,從19世紀末到1916年是美國工藝美術運動的高峰期,他們推動傢具與其他裝飾藝術審美標準的復興與昇華。開始認知傢具與建築物設計相統一的重要性。出現的草原學派建築師如萊特等人,創造出保持設計統一性的家具。

   3.      新藝術運動

         新藝術運動脫離與傳統的聯繫,新藝術運動設計師崇尚設計的統一性。所有物體的設計都要迎合概念,以致最終的室內與室外細部環節,他們的靈感來自於大自然植物的線條和蟲鳥形狀是新藝術運動形式基礎。裝飾圖案有植物梗莖和捲鬚、海草、藤蔓與花卉(如蝴蝶花、玫瑰花、睡蓮葉和向日葵)等飄垂形的式樣。直線、幾何型的新藝術風格比流動曲線風格更為抽象。它以麥金扥西為首,在維也納相當普及從而導致了維也納分離派、維也納工業組織運動(Wiener Werkstatte)。

                                                                                                 

                                                                         維羅 (willow)1號 彎曲的格狀靠背椅

4.      維也納分離派、維也納工業組織和德國工業同盟

         德國工業同盟(Deutscher Werkbund)是由一名德國人赫爾曼 穆特修斯(Hermann Murhesius (西元1861-1927年)在慕尼黑所創建,與工藝美術運動相似但卻有一重要區別,德國工業同盟設計師與生產商欲利用機器來生產他們的作品,其目標是希望能夠為工業設計師建立一嚴格的標準。對於包浩斯派設計師在未來十年間進一步推動現代主義發展的設計師產生深刻的影響。

5.      荷蘭現代主義

建築師Hendrikus Petrus Berlage(西元1856-1934年)將現代運動帶至荷蘭,他的設計強調線條清晰造型簡單,沒有傳統歷史的影響,並成為荷蘭現代主義重要的設計原則,西元1917年風格派(De stijl)的組織創立,他們相信『人們都是為人類的進步而效力的』,致力於空間問題的研究,推崇日本風格的嚴謹性與尖銳性,採用直線、正確的角度、平滑、光亮的表面。並利用原色加黑色、白色和灰色來遮掩木紋,不以大自然為主題。為了實現家居的平衡與和諧將自己侷限於簡單的要素之中。

                                                                  

                                                                                紅藍椅,1918

6.      國際風格與包浩斯

包浩斯某些價值觀是來自於威廉 莫里斯,認為他們的使命是來自於創造和諧美好的環境來改良社會,然而包浩斯與莫里斯不同的地方在於包浩斯不反對使用機器。認為好的設計必須是各階層的人都能享有,包浩斯利用高質量的機械生產試圖將工業與藝術結合起來。遵循質樸的設計原則再現風格派傳統的基本抽象形式,並追求舒適與啟迪性。

                                                                 

                                                                                                 Mies van der Rohe 椅

7.      裝飾藝術運動(Art Deco

         裝飾藝術運動在初期被稱為法國現代主義,它在1925年間巴黎第一屆藝術裝飾博覽會中引起轟動,其與包浩斯國際風格不同之處在於,裝飾藝術運動並不利用家具的功能性來作為設計主題,這種風格是屬於現代派而不是歷史派的風格。它利用了許多關於埃及非洲等文化的圖騰,所採用的材料、顏色相當豐富。

                                                                       

                                                                                                                 靠背椅,1929

8.      30年代

          30年代其間西方世界大部分地區都進入了大蕭條時期,當時包浩斯與國際風格與裝飾藝術運動都受到了打壓,在裝飾藝術運動風格中,充滿想像力的非功能主義裝飾的設計迎合了好萊塢逃避現實的影片中所描述的那種貧困民族的需要。

                                                                         

                                                                                                              Marilyn,1972

         9.戰後的斯堪的納維亞

          30年代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出現引起全世界的關注。阿爾扥、阿斯普納德等人將注意力集中在北歐地區。他們以當地傳統價值觀念柔和於國際風格當中,使其適應要求。木板外露、工藝精湛、結構簡樸,且家具如同雕塑品一樣。4050年代斯堪的納維亞的設計創造出獨特式樣,阿爾瓦 阿爾扥所製作革新化的全木凳子與桌子是一個開端。隨著機器的使用典型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輪廓發生了變化,造型更為有機而非直角的形狀。斯堪的納維亞家具結合柚木風格脫離了包浩斯典型的鍍烙鋼材而是模壓塑料和玻璃纖維與金屬絲。

                                                                           

                                                                                                    螞蟻式(第七系列)椅1955

       11.七0年代

            在歐洲70年代的設計潮流原則上是戰後的延續。在義大利致力於材料的創新,在美國設計師追求的是促進國際風格的純熟,而恢復使用較為傳統的材料。與無裝飾的木料一樣,柳、藤材料變的重要起來。到了70年代末期隨著工藝復興運動工藝美術的技藝又再度被重視,受這運動影響的家具都是在設計師工作室中手工製作。

                                                                      

                                                                               1000號喬式躺椅1970年

         11.八0年代

         在此時期新技術與材料的利用前進了一大步,高科技的風格盛行。人因工程學也逐漸變的重要。在80年代的許多風格之中面孔最新的流派是曼菲斯派和相關後現代主義。這些風格源自於裝飾藝術運動和50年代,但80年代有的只是幽默風趣。

 

中國傳統家具

       家具的發展因不同時代、不同的風俗習慣而產生出相異的風格,中國的傳統家具中國傳統家具的演變,由簡入繁,其變化與中國人生活的方式、文化經濟的改變息息相關。由於中國盛產木材,中國家具和中國建築一樣,均以木材為主要的製作材料。

         1.      商周時代

                   當時是以席地而坐(包括跪坐)

                                                                                   

                                                                                                     跪坐式家具

         2.      三國

          當時因與西域諸國進行頻繁的文化商業交流因此產生了許多繁榮的城市,經濟的繁榮影響家具的製造,像是几案合而為一、面板逐漸加寬、榻的用途跨擴大,裝飾紋路也相對增加

         3.      兩晉南北朝

         此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充滿民族鬥爭與民族融合的時代,由於西北少數民族併入中原使得長期以來跪坐禮儀的觀念轉變,此時家具的高度也由矮向上發展、樣式不斷增加,造型與結構也更為完善,凳類的輸入也使得垂足坐逐漸流行,裝飾紋路隨著佛教的傳入出現了火焰紋、蓮花紋等象徵佛教之裝飾。

        4.      隋、唐、五代

         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頂峰,隨著國際商業活動的頻繁各方面皆發生重大的改革,出現凳、坐墩、扶手椅和圈椅。使用材料也也相當的廣泛此外還應用了竹籐等材料。唐代家具造型趨向簡明、樸素,工藝技術的發展使得桌椅的構件線條得以趨向柔和流暢,裝飾的方法多樣如利用染色的象牙、鹿角等製成裝飾花紋嵌在木器之上。

                                                                          

                                                                                                         隋代家具

       5.      兩宋

         宋代北方遼、金不斷入侵但經濟文化方面依然繁榮,宋代的起居方式已經完全進入垂足坐的方式,桌椅等日用家具在民間已經相當普通,在家具結構上突出的變化是樑柱式結構代替了唐代沿用的箱型壺門結構。大量運用裝飾性線腳。宋代家具為了適應新的起居方式在尺度結構造型裝飾上都發生極大的變化,家具在室內的布置也有了一定的格局,如對稱的、不對稱的,北宋的『營造法式』對於木結構有重大的影響。

                                                                          

                                                                                                                                 宋代家具

       6.      明代

         明代經濟繁榮,當時出現一部造園藝術經典『園冶』,它總結了造園藝術經驗。明代家具隨著園林建築的大量興建而得到巨大的發展。當時的家具配置與建築有了更為緊密的聯繫,在廳堂、臥室等不同空間皆有了成套家具的概念,一般在建造房屋時會根據建築物的進深開間和使用要求來考慮家具的種類、式樣與尺度。明代的家具種類繁多可粗略分為六大類,包括椅凳類几案類櫃廚類床榻類台架類屏座類明代家具使用的木材也極為講究,在製作家具時為了可以充分表現木材紋理與天然色澤不加油漆塗飾這是明代家具一大特色,其結構方式採用框架式結構,與我國獨具風格的木結構建築一脈相承。其藝術特色可以五字來敘述之『簡、厚、精雅』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

7.      清代

       明代與清代前期(乾隆以前)是傳統家具發展的高峰,當時各地的家具各具不同地方特色,清代乾隆後的家具風格大變,追求繁瑣的裝飾特別是宮廷家具利用雕漆、描金等手法製成漆家具,刻意追求裝飾卻破壞家具整體形象,失去家具整體形象。

                                 

                                                                                 

            從西方家具史與中國家具史的發展中可發現無論是在西方或是東方家具的發展與當時社會經濟的繁榮與否、風俗、文化、制度、習慣、地理氣候等皆有密切的關係,或因為文化的融合習慣的轉變家具的形式也隨之改變,西方家具史受到當時代所盛行的社會運動、宣言影響較大,而中國的家具演變則是受當時代的文化、技術條件影響。

            在現代家具可說是室內設計中重要的一環,但在傳統中國社會中家具與『建築』亦有相當大的關連,『宋』、『明』時期在建造房屋時會根據建築物的進深開間和使用要求來考慮家具的種類、式樣與尺度。隨著時代的轉變,家具與建築的關係逐漸疏離,轉而代之是室內設計與家具的關係,家具成為體現室內氣氛與藝術效果的主要角色,在一般室內設計的程序之中設計者將家具的擺放位置安排好並設定室內所要呈現的效果,再選擇家具的樣式。在西方設計史之中美國建築師萊特意圖將建築設計與家具一同設計考量使其更趨至一致性,但在現今社會環境之中若要達成此理想則必須付出更大的成本代價,並非一般人所能為之,也因此家具開始變成商品般展示於賣場之中,隨買者心之嚮往而購之。

               在家具設計方面令人憂心的事國際之間不斷舉行家具設計大展,但從展出作品之中只見西方式的家具獨霸一方,而屬於東方的家具則似乎遇到瓶頸般遲遲無法前進,有的只是不斷的仿古、仿明清家具,但在國際場合之中如此『設計』提出也只是貽笑大方,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傳統家具的歷史與藝術價值,但當西方家具已經突破過去創造出屬於現代的西方家具時,我們的家具史卻是停滯不前的,我們如何在國際場合之中以東方人的身份提出代表東方現代家具而不是一昧的崇尚西方文化,我們要創造的是屬於我們的現代家具史,當務之急是思考如何利用我們自身擁有的資源與技術來發展,近年來地域性家具課題逐漸浮上檯面,如:利用當地的材料像是竹材等台灣盛產之材料,將傳統技藝於現今工業化社會之中重新定位與提升(楊裕富,p250),尋求中國家具發展的生路。

                

                                                                         2004德國科隆國際家具展展出品

                                      

                                                                                                  2004台灣家具廠商販賣之仿古家具

      

                                                                              考文獻

1.李夙崧,1999,<家具設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楊裕富,民國86年,設計、藝術史學與理論田園城市文化。
4.
楊裕富
民國87年,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亞太圖書。
5.
楊裕富
民國87空間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田園城市文化。

6.John Pile著 官政能譯2000,家具設計-現代與後現代,亞太圖書

7.高軍 俞壽賓1999西方現代家具史,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8.武藏野美術大學美術資料圖書館1998名作椅子武藏野美術大學美術資料圖書館

10.米里安 斯廷森著<世界現代家具傑作>,淑馨出版社

                                     回建築寫作首頁                  back課程網站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