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試點建築寫作

指定寫作:式樣議題與式樣分析

侯坤池 |指導老師 :楊裕富老師

 

何謂式樣分析(Style Study)

中文裡式樣的〞式〞指:法式、制式;〞樣〞指形狀(具體的形狀),在建築設計與室內設計裡,式樣還指一種常用的、規定的、常見的〞工法與建材〞。俗語所謂〞依樣畫葫蘆〞正可解釋設計的式樣是指一種常用的、規定的、常見的工法,建材,尺寸等等。

在建築或室內設計裡的式樣
建築或室內設計裡所稱的式樣,或式樣與形式(造形)建築或室內設計裡所稱的式樣:建築或室內設計的式樣又稱建築形式。建築形式或建築式樣即指英文中的〞 Style〞,建築中的形式主義與式樣主義有關。式樣主義指一種美術史取向的,注重作品風格的一致性的,或過度裝飾的或十八、十九世紀盛行折衷主義的等等作品風格的意思,特別是指經德國黑格爾哲學所影響下的藝術史的分析方式所行成的造形藝術分類的方式。
建築及室內底下的式樣又稱為形式。也就是建築形式美的一種造型法則。而式樣方析便是分析出這種”美”的元素、組構法則邏輯屬於設計方法的一種,也是設計學習的工具之一。

式樣分析的重要性 

設計的訓練都是制式化的訓練,也就是式樣的學習與創新,而包浩斯之後設計的訓練有了很大的變化,包浩斯自創的對〞形與色〞的訓練,未必被包浩斯的後繼者(尤其是日本與我國)所能體會,況且,二次戰後德國的設計學校紛紛以〞造形〞;〞工法〞為設計訓練的重點,而創出所未的〞形隨情感〞,〞形隨意念〞。可見得設計訓練在〞實務層次〞及〞造形〞能力的(體驗)層次的重要。 
狹義的空間設計或室內設計由於專業的制式化較淺;與藝術、裝飾的關係較深,所以較不受〞包浩斯〞的影響,對〞造形〞與〞色彩〞的品味與拿捏極為重要。這就造成空間設計的訓練過程中,〞式樣分析〞的重要性。 

式樣分析的目的

現今設計教育中〞式樣分析〞的目的即在於透過分析與動手後的體驗來完成設計的訓練。達到所謂知與用合一。從造形、色彩、空間、光線、動態的美感出發,但不必局限於美感。 

式樣分析的方法

式樣分析是設計分析的一種,也是設計學習的工具之一,當然也是有效的設計方法之一。透過式樣分析這樣的方法把握真實的感覺。逐漸接受主觀以外的客觀經驗的調整,才可能把握一般人對設計作品可能的反應。 
式樣分析共有三個分析的層次: 

第一層次:直覺的體驗的找出作品(設計品)的特色,將認為的〞好〞與〞不好〞分別條列。 

a.把〞好〞的留下。 
b.要〞真的〞體會到的〞好〞(註20)。 
c.分別以熟悉的文字敘述〞好〞的原因可能是什麼。 

第二層次:作品拆解變形分析: 

a.要仔細判斷拆的是不是〞節點〞或〞接點〞,可獨立作審美判斷。 
b.不同層級的拆。 
c.相同層級的拆。 
d.拆完後,找出還是〞好〞的單元。 
e.統計出現最多的〞好〞的單元。
f.單元變形練習,敘述變形前與變形後的〞好〞的原因可能是什麼?這變形練習可以是拆解後單元的重新組合;可以是某一單元的直接變形,其它單元的調整;也可以是拆解後單元直接變形後的再組合,但是以由簡入繁的練習為原則。 

第三層次:象徵(意義)與設計技法層次: 

設計技法層次的操作方法。 
a.分析前一階段的拆與設計上的〞合〞,找出該設計師常用的設計技法及慣用的手法。 
象徵(意義)層次的操作 
b.把作品視為〞說故事〞,分析看看,作品說了那些故事。 
b1→用典(用了那一個典?) 
b2→單元〞代表〞什麼? 
b3→單元說了什麼? 

式樣分析的對象 

式樣分析的對象是指式樣分析所想分析的內容,或是透過分析看到的內容,第一部份是以作品涵構為對象,分析設計作品的人文環境與作品之間的關係,第二部份是以作品整體為對象,只就作品本身來進行分析,第三部份是以作品的某一抽象部份,包括造型、色彩、質感等抽離部份作品的特色作分析。 

(1)涵構的對象

涵構範圍的對象可以是作品與創作者間,可以是兩個作品之間,可以是作品與創作者所屬的文化間(如橫切的時代),可以是作品與創作者所屬的文化間(如橫切的地區間),亦可以是作品與創作者所屬的文化間(如地區上縱的演變)。 

(2)整體的對象(作品整體)

以整體作品為對象時可以是第一層次的分析,也就是直覺的體驗與描述,可以是第二層次的分析,也就是作品的拆解與變形之體驗比較,可以是第三層次的分析,亦是象徵意義與設計技法的分析。 

(3)抽離的對象(抽離作品其中某一部份)

包括抽離作品中的造形(形、色與質感)、空間的感覺、光線與陰影的感覺、實體組成的方法關係、以及其它所想分析的部份等。 



實際案例式樣分析

薩瓦別墅設計案例說明




Villa Savoye別墅(the Villa Savoye)是現代建築運動中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它是勒.柯比意純粹主義的傑作。它也可能是勒.科比意的作品中最能體現其建築觀點的作品;在1926年柯比意的形式法則,受幾何形之影響,就自己的住宅設計提出了新建築的五個特點(Les 5 ponints D’une Architecture Nouvelle)這五點是:

1.底層以柱將主要量體脫離於地面層。
2.自由平面,源自將主要承重的柱與分割空間的牆分離。
3.自由立面,為自由立面在垂直面上之必然結果。
4.以拉窗形成水平窗帶。
5.屋頂花園,恢復為建築物所侵佔的地面。

Villa Savoye別墅建於1928-1929年間,?鋼筋混凝土結構,位於巴黎的近郊,是一個完美的功能主義作品。是科比意建築設計生涯中最?傑出的建築作品,以後他大部分作品的設計都是以此?基點的。



Villa Savoye別墅式樣分析



(一)第一層次:直覺分析「好」與「不好」的作品特色

好的部分
A、簡單的裝飾風格--相對於之前人們常常使用的繁瑣複雜的裝飾方式而言的,其裝飾可以說是非常的簡單。
B、柱列及量體往上提升讓整體建築物感覺輕盈。
C、利用樓梯與斜坡道聯繫,空間趣味性增加。
D、整體造型簡單沒有過多的裝飾。
E、內部空間採用黃金比例分割,使整體看起來和諧。
F、純粹的用色--建築的外部裝飾完全採用白色,代表新鮮的、純粹的、簡單和健康的?色。
G、開放式的室內空間設計,及大面開窗可使室內明亮及空間寬敞感。
H、模數化設計--這是科比意研究數學、建築和人體比例的成果。現在這種設計方法廣?應用。

不好的部分
A、 居家空間在大部分二樓,與外部環境的關連性便會削弱,無法直接與戶外環境互動。
B、 為了創造室內的有趣空間,產生了很多不必要的畸零空間,造成空間的浪費及空間的使用困難。
C、室內斜坡道動線的冗長,使得室內垂直動線增加,因此樓梯的使用比斜坡佳。

 




(二)作品拆解與變形分析
A、動態的、非傳統的空間組織形式--尤其使用旋轉樓梯和坡道來組織空間、製造空間的樂趣,以及連接垂直動線的手法。。
B、屋頂花園的設計--使用繪畫和雕塑的表現技巧設計的屋頂花園。 
C、車庫的設計--特殊的組織交通流線的方法,使得車庫和建築完美的結合,使汽車易於停放而又不會使車流和人流交叉。
D、雕塑化的設計--這是勒·科比意常用的設計手法,這使他的作品常常體現出一種雕塑感。 



(三)象徵(意義)與設計技法層次

這個建築表面上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什?太多的裝飾,完全不同於早期時期的建築給人的那種印象。它的外部裝飾採用白色粉刷,唯一的可以稱?裝飾部件的是長條形水平開窗窗,建築表面平整,形體也比較簡單;然而從不同的方向看過去,都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印象,這使建築外觀顯得甚多變化。

採用框架結構,牆體不再承重以後所產生的建築特點,這在建築手法上是一大革命,更能呼應其所提出的自由平面及自由立面的設計手法,主要將承重的柱與分割空間的牆分離及隨意大面開窗在垂直面上之結果。

其外部裝飾簡潔,及其對室內外使用功能的表達,建築的室內和室外都沒有裝飾線腳。為增添用了一些曲線的牆體,房屋總的體型是簡單的,但室內部空間卻相當複雜,但具備的功能一應俱全;更採用了在室內很少用的斜坡,增加了上下層的空間趣味性。

屋頂花園,恢復為建築物所侵佔的地面,利用了屋頂的空餘空間,還諸於大地,更符合了現今綠建築的概念。

總括了:建築形體和內部功能的配合、靈活的非對稱構圖、簡潔的處理手法及量體的優點,更能符合其提出的五項原則。

 

參考文獻

空間設計概論設計方法 楊裕富

世界現代設計 王受之


Morceaux Choisis, 1912-1965 劉惠媛/施植明 


二十世紀的建築傳奇人物柯布 施植明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