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報告(三)
 

  數位時代的科技藝術(設計)雛型
                                      
     所屬系所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所
     研究生/教授 / 陳阿善 / 楊裕富
 

 

 

 

 

 

 

 

 

 

 

 

 

 

 

 

 

 

 

 

 

 

 

 

 

 

 

 

 

 

 

 

 

 

 

 

 

 

 

 

 

 

 

 

 

 

 

 

 

 

 

 

 

 

 

 

 

 

 

 

 

 

 

 

 

 

 

 

 

 

 

 

 

 

 


         

一、 前言

科技與藝術的對話關係,自遠古的時代變從未間斷,科技的發展,從光的發現,聲波的紀錄、電影的發明到電腦數位時代,影響著藝術家嘗試各種多元的藝術創作形式,並挑戰著他們創造力與探索的極限。

科技革命,影響最深遠的莫過於90年代的網路的快速發展,人類的文明從線性的單向思考進入複雜多元的思考向度,網路成為人與外界接觸溝通的新媒體,人透過網路,快速的擷取各種資訊,網路世界中,打破以人為中心的時空界限,使人類從現實的時間、空間與物質性中獲的解放。因此,數位藝術的意涵可以說包含兩各層面:一則為工具面,把數位作為創作或藝術表現的工具;另一則是時代面,同時著影響知識、經濟、與設計的思維模式。因此,本文針對展示數位科技在當前新媒體藝術領域中所能提供的強大功能與表現寬度,內容多樣性,科技與藝術間的拉進整合議題來進行討論。 

二、 數位藝術的時代意義

二十世紀的科技藝術已不再是虛幻而毫無意義,科技的發展所引發的變革遍及人類文明的各個層面與各個領域,藝術的領域自不在例外。事實上,早在二○與三○年代的西歐便已受到科技媒體的衝擊,即有不少藝術家已致力於探索藝術與科技整合的課題。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網路與資訊科技的進步,更使得現代科技媒體的發展已超越了單純的機械性功能,而人工智慧技術的開發亦日益受到重視。逐漸的,科技媒體本身慢慢被演變成為藝術表現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甚至形式在創作的表現上漸漸突破傳統的藝術形式的表現階段。同時電腦媒材的高度運用,改變了過去藝術觀賞者,創作者及作品之間的互動關係,電腦不只改變傳統觀賞的觀賞方式,也同時改變了藝術創作的理念與表現方法。更進一步接觸網際網路藝術、虛擬實境藝術及數位媒體藝術時,觀眾的角度已由過去被動的單向接受著,轉變為相當程度的主動參與者,而藝術家的創作身分,更擴展增加有了不同以往的新詮釋選擇,顯示出作品並不再具有單一而固定的意義,而是一種結合觀者與創作者的新建構介面。

三、 台灣媒體藝術發展及願景

觀察於目前台灣各類藝文工作者,大多對網際網路不甚熟悉,仍無法跨越電腦知識與技術的障礙,所以網路作為其藝術創作表現媒材,通常擁有技術知識者多半欠缺足夠的文化藝術素養,不過這是兩個專業領域交流的開始結合的初期,這樣的困境是難免。國內此類媒材的作品,可以說尚沒有任何市場功能,真正的文化藝術網站並不多見,與台灣蓬勃的資訊產業發展不成正比,即使一些關心藝術文化的企業主,也將資源放在傳統藝術領域中,以下則針對目前業界與學術界的媒體藝術發展做現況描述介紹….

() 台灣數位藝術家(節錄於新潮藝術雜誌台灣數位特輯訪問)

王俊傑 / 現任於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的講師,為目前少數媒體藝術作品於網路之台灣藝術家,1963年生於台灣,台北市。1989年畢業於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於1995年畢業於柏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系(Universtaet der Kuenste Berlin),於19841989年的在台期間,除了在各重要報章撰寫電影、劇場與文化評論等文字外,並與「筆記劇場」、「優劇場」、「河左岸劇團」、「環墟劇場」等著名團體合作,參與多項藝術指導工作,同年起,開始從事錄影及裝置藝術創作,為台灣地區早期錄影藝術創作的拓荒者之一。在創作作品中煞有其事的提出許多「理論」、「觀點」,企圖的讓人們透過電玩、科幻片的推陳出新,越來越習慣虛擬世界的變化。王俊傑更認為,網路在台灣與很多台灣其他東西的發展一樣,從來都是「速成的」,直接的跳往商業層面,因此,其主要的創作以反諷網路所建構的虛擬世界的虛幻美好開始,隨著往例再現實生活中的複雜程度陸續擴大探討虛幻與真實、消費心理等議題。

盧憲孚/ 自美返台不久的盧憲孚則也是台灣藝術家中少見擁有「互動傳播」學位,並有網路工作經驗背景的一位,在前一陣子於北美館的聯展「水的威脅」中,盧憲孚的作品《島—山上鳥,鳥下山》,利用網路呈現資訊孤島的隱憂。同樣地,事實上盧憲孚認為,人們暫先不談如何利用網路這個工具,光是這個工具的本身就就已經對人產生很大的影響,他也舉出電腦的設計改變人的行為,人再使用這種產品時,事實上就被一個個步驟、程序控制思考模式,這些都是不知不覺的。因此他也認為未來誰要掌握網路中「編碼」、「解碼」機制,誰就能控制人類的思想,電腦很可能會是未來的藝術趨勢,不過一切都要穩健的藝術基礎訓練的紮實下實行。

() 台灣數位媒體學術教育

現今台灣的藝術家,以電腦藝術或數位創作的仍居少數,不過近年來在民間與公家機關的鼓勵下,各大專系所已紛紛成立一些相關系所的課程與發展方向﹝如科技與藝術、設計運算、數位媒體設計系、應用藝術、視覺傳達設計、造形藝術、應用媒體藝術、多媒體動畫藝術、…等相關系所﹞,以有媒體技術的開發,以及廣泛的科技藝術創作,如運用網路、通訊技術、電子、機械、雷射、全像術、感應器等媒體來從事藝術創作,企圖的讓藝術與科技整合,產生新的平台成立,期許展出以科技為後盾的新藝術型態外,開創兼具人文與科技、教育與使命的園地。

李賢輝 / 現執台大戲劇研究所的李賢輝教授,則致力將戲劇原理美學與媒體科技相互結 合,他藉由戲劇藝術表現,以及多媒體製作的實物練習課程,將戲劇美學轉化為具體的表演活動或傳播行為。至今於台大戲劇所設立的「虛擬劇場實驗室」、「科學與藝術資訊網站」及「虛擬舞台視覺設計」之研究,並認為戲劇應與人的生活及社會發展需求結合,未來將繼續朝運用科技使戲劇與人 的生活及社會發展的需求而努力。

許素朱 / 現任教於台北科技藝術研究所研究中心所長,台灣首位轉行從事藝術創作的電腦博士,專長於網路藝術、數位藝術、互動式多媒體設計,企圖縮小台灣藝術與科技界的鴻溝,主動帶領學生自藝術走向科技。她曾擔任《復活、凡尼亞舅舅》一戲的舞台影像設計,那是台灣大型舞台劇中第一個用最多且最現代式的互動影像於舞台上。而目前台北藝術大學的設立宗旨更盼能完成科技與藝術整合的時代使命,在教育的目標上培育出一群具宏觀視野與長遠發展潛力的科技藝術創作人才,以及能推動相關專業技術開發研究的藝術工學人才,並支援各系之相關教學與展演活動。

邱上嘉 / 現任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數位運算所所長,以「設計」是提昇我國國家競爭力的基石為設立源起,認為現代設計上的困境須仰賴電腦來突破,以數位化資訊的發展,相信電腦科技正對人類的生活與思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於這樣的影響,再加上現代設計藝術上所面對的諸多困境,似乎試探及仰賴電腦突破的可能。因此如何將電腦科技應用於解決設計藝術的問題上,已成為設計藝術領域無論是實務或學術研究上的一項重要課題。因此,邱上嘉教授提出五點在運用電腦科技對設計產生革命性的改變為發展設計藝術議題:()設計程序(design process)的改變。()設計周期(design cycle)的縮短。()設計問題(design problem)的複雜化。()設計作品(design works)成熟度的轉變。()設計環境(design environment)的改變。

樂觀台灣科技藝術發展,觀察臺灣,從事藝術創作者不熟悉理工領域的研究,更不知如何善用科技媒體技術;而從事科技研究的學者也不知實驗室的研究成果該如何應用到其它領域,尤其是藝術領域。這是目前學術界的一個發展瓶頸。甚至發現軟體的問題,有鑑於市面上所提供的現成軟體製作工具,並不一定適合設計藝術的創作。因此建立一個超越性的概念性系統,而非只是一個程式,會是學術界與藝術界一個教育上的新發展。這個系統語言主要的中心理念,便是允許建立新的概念,在此系統裡包含了一些最傳統的合成演算法,如:光線投影運算法、陰影的計算、運動法則、逆向運動及隨機動畫等的演算法。舉例而言,我將根據此行為模式,來構造一個人體模型。[Prof. Michel Bret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影像藝術與技術系教授)]。國內以電腦硬體軟體創作及視頻藝術的廣大年輕人市場基本上仍處於尚未開發的狀態。未來科技與藝術的完全結合無疑將使國內此一市場變成各品牌競爭的戰場。科技與藝術結合的新紀元終將來臨,而我們希望見到台灣強大先進的科技產業界能與文化藝術真正結合,並能擔任發揮推廣文化藝術創作的角色。

四、目前台灣數位媒體藝術的視覺化迷失

回顧於台灣數位藝術發展初步問題的提醒,現在很多學生口中的數位設計,很可能都是在玩工具,而不是設計藝術創作,只是滿足操作工具的樂趣。舉例而言,網頁的設計其實表達一各企業或機關的形象表達,但學生往往迷失於造型的炫麗與動畫技術的表現和資料的放置,視覺化的表現強過於資訊的傳播的目的,相信資訊傳遞的手法不會只有過度的視覺化表現。事實上這樣的結果,原因不難推究,數位媒體人陷入科技迷的新表現形式,而忘了設計藝術中的創作者與意念的貫穿。對一個紮實的科技藝術教育而言,數位工具並不該改變藝術創作的本質,而是更該藉由數位來突顯藝術的意念傳達。如果說以一個創作經驗的角度來看,認為數位它不應只是設計工具的改變,在設計藝術方面,更該被提醒的是創作者設計無限可能性的思維觀念與思考模式的突破才是數位藝術的重點。當然二十世紀藝術發展史原本就是媒體與科技演變史,藉由科技改善了生活,同時也改變了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和對藝術的定義,相信科技藝術最大的意義並非在技術的創新,而是再於實驗精神的提出以及作品與觀眾間新互動模式的產生、創造者意念的傳達。當代中的藝術表現,尚有許多未被完全了解,了解新媒體藝術的真正意義,是台灣新媒體藝術必須配備上堂的基本裝備,也才能因而創作貼近科技本質,表現新媒體精神的經典佳作

       五、小結

回顧台灣科技藝術發展現況,展覽硬體已經不於匱乏,但一個深度扎根的工作,如何有計畫的培植本土人才,卻急待軟體配套措施的出現。在加拿大媒體理論家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曾說「任何一個我們使用的新媒體,皆為新語言、新經驗、甚至新意識,且皆由新操作經驗造成。」技術層次的推進和精確的解讀新媒體藝術同等重要,當世界各地的新媒體藝術與技術持續進步中,而我們卻是一再花大錢蓋大廟請大神時,落差便漸漸浮現。目前現在台灣科技藝術作品的提出,多以錄相藝術為主,可以看出一個相當指標性的問題:技術門檻高的藝術表現形式刻意規避掉了,這個現象再互動藝術、虛擬實境、網路藝術的技術操持上,漸漸的表現出來。工具的方便,卻造成個人風格的喪失,並且失去敏銳度,….例如:慣用PHOTOSHOP的攝影者很可能因此,不在意拍照的決定性時刻,因為可以透過電腦模擬修改,不怕拍不好,但即使效果逼真,卻也失去藝術價值了,這樣的隱憂是須被重視的。盧憲孚媒體藝術家對於台灣面對網路時代的快速反應時,則缺乏社會哲學思考的內涵,他舉例以純藝術與應用藝術的發展關係來說,為什麼國外常的設計常常能有出類拔萃的作品出現,那是因為他們擁有深厚的純藝術根基,但台灣老是從中間擷取別人的成果,不但造成自己無法生產出屬於自己應用東西,根扎得也不深,台灣尚無法洞察機先、攀登高峰,甚至產生「前瞻性人物」的原因。對於其這番話,很值得台灣的新穎的媒體藝術或初學者一番的醒思,相信台灣的媒體藝術應該可以有更大的突破,透過數位媒體的藝術來展現我們台灣的文化藝術。未來科技與藝術的完全結合無疑將使國內此一市場變成各品牌競爭的戰場。科技與藝術結合的新紀元終將來臨,而我們希望見到台灣強大先進的科技產業界能與文化藝術真正結合,並能擔任發揮推廣文化藝術創作的角

         六、參考書目

1.代碼—現代人的新種語言    藝術家雜誌2003.10

2 台灣藝術    新潮藝術雜誌 2000.10

3.台灣美術期刊52—科技與藝術專輯 Journal of Taiwan Museum of  Art 國立台灣美術館


專題網站: http://www.yuntech.edu.tw/%7Eyangyf/           回零壹試點之建築寫作首頁
  回阿善首頁留言區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