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教授:楊裕富博士
一.論文摘要
本文針對〞光復後臺灣室內設計變遷之初探-以外來影響為主"
(余崇齡,1994)一文為評析之對象。
本篇論文是針對光復後臺灣室內設計之專業成長,變遷過程的史
料作一初步蒐集匯整,使之成為有系統、有組織的參考資料。
論文的研究觀點以外來設計文化的影響為主,而其對設計作品及
作者的取捨以〞媒體〞為主要反應層面,再加以訪談、口述及實物參
觀等,以構成臺灣室內設計變遷之重要史料。其研究以構成室內設計
專業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事物、現象為縱軸,以時間為橫軸,構成其研
究之架構座標。
論文之縱軸由來自各類相關領域或明顯與此一專業成長有關的外
來影響,分別從美術設計、工業設計、本土成長與建築設計等歸納出
其國外設計文化對臺灣室內設計的影響,其後再總結出現今臺灣室內
設計多元化的階段性成果。
經由以上的操作之後,在論文的結論部份,作者以臺灣室內設計
的專業成長、設計風格及外來影響的階段性特質歸結出其時間軸上的
演變過程。
二.論文之主要論點
1)以文獻、訪談、口述及實物觀察等方式,蒐集整理光復後臺灣室內
設計的史料,作成記錄。
2)對本土室內設計過去的歷史軌跡,以外來影響為主,作有系統的匯
整,使成為可參考的資訊。
3)從本土室內設計業、學界形成的歷史中,檢視現在的此一專業領域
的問題。
三.論文的研究方法、步驟及特點
1.研究方法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以資料(史料)蒐集,取樣判斷,比較
分析等方法交織而成,以下分別說明之:
1)本論文資料蒐集之方式包括文獻資料,訪談口述及案例史料等,
再加以實物的參觀體驗以求得史料的完備。
2)其取樣判斷的依據,以媒體的報導為主,再加以同業間的評價辨
證,抽取出與外來影響有關之較具代表性的人、事、物。
3)比較分析的方式為從案例資料,及實物觀察中,進行文獻暸解與
訪談工作,將所得之設計者理念或風格潮流趨勢等,做綜合比較印
證及辯證判斷,分為三種層次:表象層面的了解;專業層次的設計
概念及手法的探究印證及涵構層面的對應。
2.研究步驟
余文之研究的大部分的精力是放在資料的建立上,其建立的過
可分為以下兩項說明之:
1)文獻資料:可分為環境背景方面及室內設計方面兩個向度。環境
包含社經文化及建築環境兩方面;而室內設計則分作品個案分析及
發展軌跡資料兩方面來討論。
2)調查工作:以訪談口述、史料蒐集及實物參觀等三方面來進行,
其中訪談方面包括個人及團體(如公會)之訪談。
經由以上資料的建立之後,再經由比較分析集彙整論述之後,
建立了本論文之結論部份。
3.研究特點
本論文之最大特點就是她將戰後臺灣室內設計的成長過程,有
系統的整理出來。更可貴的,他做了許多設計師的訪談及口述,將
設計作品的呈現與設計者的背景、意念連接,使史料的呈現更具完
備。
對於室內設計史的研究,其最大的困難點就在於其作品不易完
整的被保存下來,可能因使用者而隨時都在改變中。更甚者,目前
臺灣對本土室內設計歷史性研究的文獻相當貧乏,只能以雜誌為主
要的文獻資料。因此,作者藉由訪談的工作,獲得許多珍貴的口述
資料、設計理念及對作品的詮釋等。更難得的是,他將為發表於媒
體的作品資料及不復存在的作品都藉由訪談機會建立史料。
作者極言他所建構的是〞史料〞,故她大部分僅就作品及設計
者本身作分析,較少涉及其他面向的論述,如社經、文化等,如詹
克斯所戲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寫作方式。整體而言,本論文其資
料之廣度還是凌駕其深度的。
四.與〞空間設計專業〞的關係
室內設計是一個獨立不久的新興行業,它事由建築、美術、工藝
與工業設計等相關領域所共同哺育成長的。因此,就本論文所建構的
〞資料〞而言,對於室內設計的專業領域可說是具有開創性的影響。
余文可說是對臺灣現今混沌的室內設計行業,理出一條清晰的脈
絡,更對室內設計作品埋下未來評價、定位與批判的種子,以促成室
內設計學術性與專業性的成長。
五.論文的寫作策略
在這一部份,本文就余文中論文的寫作策略,即其結辯或證明的
策略為何?即所謂提法(problematic)及論述的分析。
首先,就作者對設計師的訪談中,分析她所問的問題,試圖了解
作者她所關心,或她〞興趣〞之所在,及其論述的〞沈默處〞。論文
作者的訪談中,其相關問題包括:設計師的來歷;設計師對設計的思
想;設計師對室內設計的看法及與外來影響的關係等,當然還包括對
其設計作品的解析。故整體而言,可說是對作品或作者本身的探討,
因此我們可以說,作者是對設計作品做分門別類的工作,而其分類的
標準是作品的形式風格加上外來影響的程度。
我們發現在他的論文中,可以說並沒有一般論文所具備的假設及
辨證的功夫。因此本文提出質疑,作者是否認為媒體的報導都是正確
客觀且具代表性的?因為作者幾乎都是以〞媒體〞為主軸,進行分類
整理,補充說明的工作。如果是這樣的話,吾人建議她將題目的副標
改為〞以媒體報導為主〞!因為除了媒體外,我們看不到作者對設計
者或設計作品取捨、衡量的標準。
媒體固然是反應作品的重要工具,但決不是唯一工具。作者似乎
可以進一步質疑它為何要報導這些人?或為何要這樣報導?
再者,室內設計的作品,不易像建築作品一般,能夠形成一種〞
運動〞或〞思潮〞,因此在對作品的分期或分類上基本上就有其困難
處。作者以其所謂〞外來影響的階段性特質〞來分,也是值得商榷的
問題。
六.與自己研究方向的關係
由於本人論文研究的題目尚未決定,但筆者對於探討設計的史論
問題一直有高度的興趣,因此本論文也引發一些個人對未來論文研究
的可能方向。
1.筆者認為設計資源的建構是可向度的,且設計資源與設計史或設
計理論之間可借由某種工具轉換或串接,如此對設計資源的累積與運
用必有莫大的助益。
2.就室內設計〞史料〞的建構而言,仍有許多面向期待建立其廣度
和深度,諸如對本土性室內設計發展的研究等。
七.論文的優缺點及其侷限
整體而言,本論文的原創性,研究的廣度及資料蒐集的用心上是
值得鼓勵的。以下對其論文研究的優缺點及侷限,分項做一解析。
1.就研究的立論或觀點而言:
首先,其根本問題是:室內設計有〞史〞嗎?或者說室內設計史
將以何種方式出現?延續前一部份的討論,個人是比較不贊成以一種
〞囫圇吞棗〞式的寫史方式。也就是說,在這篇論文之前,應該要有
一篇論文探討關於室內設計史的定位問題,它何去何從?它與家具史
工業設計史或建築史的關係為何?而這類的問題,是研究史要如何寫
,也就是探討〞史的規範”(楊裕富,1993,p47) 個人粗淺的認為,
室內設計史的性質較類似於工業設計史,而相對的建築史則可類比於
藝術史。對於設計史的定位,以所謂的〞設計理論四層次說〞(楊裕
富, 1993),及其後續提出的研究理論與操作理論等,提供了一個值
得參考的研究與定位方向。
2.就史料的研究而言:
基本上,本研究是以室內設計的外來影響為主要研究面向,來建
構室內設計的基礎史料。此所謂「史料」,即對史的研究者在尋找歷
史真相的調查或探查中,供其檢視的歷史事實或線索。然史料的蒐集
與運用基本上並不能漫無目的地去做,而應依研究的對象與意圖而有
其特定的史學研究方法,因而史料在建構時應同時被賦予預設的用途
與意義。
例如余文中其研究的對象與意圖是針對外來影響為主,而論文中
對其〞特定的史學研究方法〞並沒有交代清楚,其在各章節末的結論
評論部份,也只是以作者個人的推演或推想。
3.就研究的原創性而言
其研究中最大的貢獻在於將臺灣室內設計發展的零碎資料,予以
整合。由於室內設計方面的論文研究,早年僅有家政系研究所的碩士
論文,但僅限於室內設計的意義、內容及其重要性。對於室內設計發
展過程的探索,余文可算是第一本,其陳述了臺灣室內設計發展變遷
的歷史性觀察,使得室內設計的史料不至因時間而流失。
4.就論文的侷限而言
余文對於臺灣室內設計史料的研究可謂其廣度大於其深度,然就
其廣度而言,仍有不足之處,以下分兩點說明之:
.就室內設計教育的面向,作者僅以近年來成立的三所大專制的室內
設計科系教育帶過。但事實上,影響臺灣現今室內設計環境的,仍
是以早期美工科系為主要養成培育體系。對於美工科系的教育如何
影響臺灣早期室內設計的職業界,仍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就室內設計的本土面向而言,臺灣室內設計的發展仍有其本土成因
的。明顯的例子就是臺灣的工匠系統如何從傳統民宅〞傳承〞到室
內的裝修?其對設計師的影響又是如何呢?
我們面對一個問題,是否可藉由史的寫作,將以上兩個系統--
教育系統與工匠系統結合為一,推演出一套真正是臺灣室內設計所走
的路。
八.結論
在結論這一部份,將探討室內設計的學術研究將何去何從?
室內設計的學術研究正在起步階段,有賴設計學術的發展健全及
設計教育的正確推廣,才能正本清源的將未來臺灣的室內設計導入正
確的途徑,發揮良好的效果。
室內設計學術的建立,其中一項基本而重要的就是對民族設計哲
學的研究。此研究可從探討民族設計資源,探討民族設計理論,塑造
民族設計風格,發展民族設計技藝,乃至整理出民族設計尺度規制等
層面,建立健全的設計學術。
另方面,亦需深入分析西方設計學術的得失利弊,經過嚴格評價
的正確理論與理念融入我們的設計學術之中,使之更健全豐富。
這本論文開啟了室內設計學術研究的起點,希望經由這個打火石
,能迸出設計學術的火花。
參考資料
余崇齡 1994 <<光復後臺灣室內設計變遷之初探-以外來影響為主>>
中原碩論
楊裕富 1993 <<從傳統工匠分析建築與工業設計之設計資源>> 國科會研究報告
楊裕富 1994 <<從傳統工匠分析建築與工業設計之設計資源(二)設計的史學基礎>>
徐明福 1990 <<臺灣傳統民宅及其地方性史料之研究>> 臺北:胡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