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臺北市都市集合住宅空間形式轉化研究〞..............周志哲
此篇論文的主旨在於以環境的歷史研究(形式的轉化研究)為基
礎,來解析集合住宅實質空間形式的演變過程,並探討現階段臺北市
都市集合住宅的空間形式特質,以及其所衍生的問題及潛力。
對於〞轉化〞一詞,實為亞里士多德的〞物性學〞中的闡述:『
形式的研究脫不開變化(改變)的事實,而我們將〞形式改變狀態的
研究〞,叫做形式轉化的研究。』而〞轉化研究〞除了將形式之研究
納入歷史涵構脈絡之外,更探求其形式演變與涵構力量間的因果關係
,並以歷史研究之精神來詮釋此因果關係。而歷史研究包含了〞史學
研究〞及〞社會研究學〞;〞史學研究〞重縱剖面的連續關心焦點在
於事件之〞變〞與〞常〞,〞社會研究學〞重橫切面的比較關懷的焦
點在事件之〞類〞與〞型〞。
此研究不同於一般人類學的研究,人類學的研究只對居著者生活
方式的探討,而缺乏對空間性格的分析,其性質是為社會科學研究的
範疇,利用經驗性的資料如個案或實地觀察,來取代臆測性的分析,
再利用接近類型學的比較法(TYPLOGICAL COMPARISONS)以形態的研
究為其解析方法,對同一意義的類型進行形態演變的過程階段分析,
在分析操作上則以形態學(MORPHOLOGY)的形式幾何描述方法及圖形
的分析理論來進行空間形式特性轉化的分析。而比較法基本上接近結
構主義的思維方式(分析的方法),採用並時性的分析方法,著重時
空中縱斷面的剖析。基提恩(S.GIEDION)謂:『過去並未真正的過
去而是現在的一部份。』與奧古斯丁的〞時間論〞有其雷同之處。
在空間轉化的過程中,其形式特性與涵構力量的相互影響的探討
,則為該研究的主要目的。拉普普〞住屋形式與文化〞一書中曾述:
『住屋形式的型塑過程,即是一個〞模型加調整〞的過程。』海勃拉
肯的〞TRANSFORMATION OF THE SITE〞也將形式轉化定義為變化的型
態,以同一基地觀察形式變遷的方法,用以了解基地上變異性格及穩
定性格的運作方式(即涵構力量的運作方式),及實質形式特性在轉
化期間所呈現的變遷規則。以上二者則可作為作者欲對居住環境形式
對社會文化涵構關係探求的標的,亦可作為提問(PROBLEMATIC )的
來源。
社會科學研究的興起,則起於1960年代,當時西方正處於傳統及
現代的轉型期,現象觀念及研究理論皆以1950年前後為分界點,1950
年前的〞機能主義〞觀念至1950年後的〞超機能主義〞、〞機能建築
〞;〞對於整體的考慮,包含建築及各種旨趣客體(POLE--OBJECT)
的結合才能成為整體的建築作品.......如果建築事務中的物
理環境或經濟條件被片面的強調,則便形成所謂的〞鄙俗的機能主義
〞(VULGAR FUNCTIONALISM),而完全依循傳統甚或某些制式品未來
解決問題的,則可謂之〞浪漫的〞建築;過度強調造形向度的則稱為
〞形式主義〞,意味著造型與建築事務間的統整不甚適當,而如果只
強調技術層面則只能稱為〞建造〞(BUILDING)而不是〞建築〞(諾
伯休茲,P146?P153)。
沒有任何一個模式是孤立存在的,每一個模式在世界上之所以能
存在,只因為在某個程度上為其他模式所支持,每一模式又都包含在
較大的模式之中,大小相同的模式都環繞在它的周圍,而較小的模式
又為它所包含...當你建造一個東西的時候你絕不能孤立地來建造
它,而且你還必須在它的內部和外界進行整理一個較大空間,就顯的
更加緊湊、更加完整了,結果按你的意願所建造的建築,在大自然的
網絡中就會適得其所。(ALEXANDER,P3?P4)
對於臺北市或臺灣住宅社區歷史之探討,事實上,已經有許多分
析過的案例:
a.李淳一先生著作『臺灣住宅環境管理之研究』(1988.6)
a1.第一階段:1949?1960年
缺乏量產:以1?3樓為主。
a2.第二階段:1961?1980年
開發建設公司多家設立,不動產為熱門投資,都市以
7?12樓公寓,鄉鎮以4?5樓為主。
a3.第三階段:1981迄今
政府試圖建立管理制度及控制發展策略,期盼私人業
者加入參與國宅興建。
b.KMG臺北市遠程發展構想計畫,依臺北市住宅形式發展階
段之演變,將住宅社區發展劃分為下列六階段:
b1.第一階段:四合院低層街屋。
b2.第二階段:(民國34年以前):日式住宅、2?3樓街屋
。
b3.第三階段:(民國35?49年):雙併洋房、連棟低層住
、騎樓3?4樓集合住宅。
b4.第四階段:(民國50?64年):低層(雙併)公寓、透
天厝(販厝)、四樓公寓。
b5.第五階段:(民國65?69年):大廈(住、商)、高層
住宅。
6.第六階段:(民國70年):以充實設施為主之都市住宅
、環境品質要求之時代。
c.盛仲達先生著作『臺灣地區國民住宅發展過程中居住型態之
變遷』著眼各時期國民住宅類型分析:
c1.光復初期的居住狀態:傳統三合、四合院、市街房屋之
型態、日式住宅。
c2.雙併式住宅獨院式住宅:文化瓦式、二樓雙併住宅、別
墅住宅。
c3.連棟住宅:港樓式住宅、公寓式、雙併公寓、中央天井
與中央走道式住宅公寓。
4.市區內的店舖住宅:傳統低層街屋、日據2?3樓式街屋
、店舖公寓、城市以外之透天厝、
中高層公寓住宅。
此外尚有張刑先生的碩士論文『臺灣地區居住品質訴求重點變遷
及其趨勢之研究』、王維仁先生的碩士論文『澎湖合院住宅形式及其
空間結構轉化』,而蕭惠文先生這篇論文,則是對於今日都市住宅集
合形式之研究,收集光復後各時期代表性的住宅平面資料,依其分析
住宅單元集合形式之改變,探討單元平面形式,機能分區形式,立面
造型形式等課題。此意涵可能是明日集居演變方向的新訊息。
論文的主要結果則是找出了環境涵構中若干影響臺北市住宅形式
轉化的主要因素及其運作方式,導出臺北市都市集合住宅空間形式轉
化的模型,對於其研究過程本人則有一點疑問:在陳志梧先生的研究
中,曾對拉普普式的論點曾提出若干懷疑,不知作者在以拉式著作為
楔子時,是否亦有疑問產生呢?
參考書目:
蕭惠文,1986,<臺北市都市集合住宅空間轉化研究>,中原碩論
諾伯舒茲,1961,<建築意向>,臺北 胡氏圖書
ALEXENDER,1991,<建築模式語言>,臺北 六合
關華山,1982,<臺灣傳統民宅所表現的空間觀念>,<<建築師>>P26?P41
建築師公會,1991,<臺灣的住宅建築>,臺北 建築師公會雜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