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領域碩士論文評析:評〞電腦中文字體之意象調查與分析〞..
    .........................耿立虎
 

任課教師:楊裕富博士
 

    用文字的形式將一項學術性研究歷程與結果表現出來,通常稱為
論文,或稱研究報告。學術性的論文大致分為二類﹕一類屬於高級學
位論文,另一類屬於學術性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本文即擇選高級學位
論文中之一碩士論文為評析方向。
 

    本文擇取呂昭慧﹕電腦中文字體之意象調查與分析。台北市,國
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技術學程,碩士論文(未出
版),民83,一文,其論文摘要如下﹕

    中國的文字缺少以科學客觀的方式來探討,本文針對此方向,以
Osgood之語意分析法(method of sematic differential)來測定設
計與非設計者對中文字體的意象。

    在設計者部分,係針對台北市之廣告、設計公司(以平面、廣告
、包裝設計為主)中從事平面、廣告、包裝之設計人員為調查對象,
非設計者部份則以本校(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之非設計科系學生
為主,並擴大至其中居住台北市之學生家屬。實證程序如下﹕

    一﹒將受試者對十一種電腦中文字體之意象轉成統計數值,並依
據此數值製成十一個SD Profile。研究結果發現,在測量十一種電腦
中文字體的某些變項上,設計者與非設計者有很大的不同。例如﹕非
設計者認為行書體具有「男性化」的意象,而設計者則認為行書體有
「女性化」的意象。

    二﹒利用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 ),將十三個變項(問卷
中用以調查電腦中文字體的十三組形容詞),縮減為三個因素,分別
為「評價性」、「行動性」及「時代性」。

    三﹒以此三個因素,製成三個意象空間。並將十一種電腦中文字
體歸於其中,以了解各意象空間之字體特性。
 

    將該文主要論點分點條列如下﹕

    一﹒探討中文字之起源、嬗遞、及漢字形體變化的幾個階段。

    二﹒探討自書法至印刷字體(鉛活字、照相打字、電腦排版字體
)之產生及其字體演變關係。

    三﹒了解新近電腦中文字體之發展概況。

    四﹒探討「意象」調查之相關著述、理論基礎及研究方法。

    五﹒綜合研究結果,探討設計者與非設計者對於電腦中文字體所
產生的意象,比較其相似及相異情形,並題出後續之建議,及做為設
計者從事字體設計或選用字體時之參考。
 

    該論文研究方法、步驟及特點分列如下﹕(本文將研究方法分為
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步驟三方面作歸納)

    一﹒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為從事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時指針對主
題有所關連的人而言。作者將研究對象分為設計工作者與非設計工作
者,試圖探討二者對電腦中文字體意象的差異和共感覺,進而尋求(
電腦中文字體)設計者與一般非設計者之意象交集點,使主觀的意象
成為理性的驗證。作者將調查範圍界定於台北市,研究對象中設計者
界定為廣告、設計公司從事設計之工作者,而非設計者則為學校學生
和學生家屬。

    二﹒研究工具﹕研究工具所指者是在研究期間作者曾使用來收集
資料的一切儀器、量表、測驗、問卷等工具而言。該論文則使用文獻
研究法、問卷調查法及分析研究法,其中第二章之文獻研究包括理論
基礎、方法探討及中文字體之發展三部分,在方法探討部分包含近代
的意象測定使用法及書法藝術美的分析法,在中文字體的發展部分則
對漢字之肇始、書法字體之演變、印刷字體的發展等做逐步探討﹔在
第三章中選取電腦中文字體以語意差異法(SD法)之相對形容詞進行
問卷設計,並對設計者與非設計者進行調查﹔第四章中針對設計者與
非設計者對電腦中文字體意象作分析。問卷的設計上,該論文選取一
般較常用、較明確的十一種字體為調查樣本,並取最常出現的十個中
文字組成「得人就不個也在和要的」無意義之文句,以避免意象測試
時受文句意義之干擾,此文句之組合及字間距離均經視覺上的考量與
調整,字體大小採用相當於照相打字60級之字,字體編製完成後,以
完全隨機的方式裝定成冊,避免產生序列效果,而論文附錄之問卷則
繪製問卷說明的圖表,包括基本資料調查表、電腦中文字體意象表和
量尺。

    三﹒研究步驟﹕研究步驟或稱進行程序,是作者說明該研究是怎
樣進行的,或說明研究資料收集的經過與程序。該論文以主題本質及
目的的探討為始,並以理論基礎、方法探討、中文字體三方面做文獻
資料的研究,其後將文獻蒐集與整理,在建立觀念架構後乃展開問卷
的設計,問卷經由調查完成設計後再予預試與修正,並分為設計者與
非設計者實施抽樣調查,問卷調查完成後將問卷回收並整理分類,交
予電腦作歸納與總結,再將設計者與非設計者之實證結果分析研究,
最後歸結為結論與建議並發表成果。該論文調查的類型採郵寄問卷的
方式,將調查表寄給樣本,由樣本填答後於期限內收回,為避免低回
收率和回答可靠性,作者亦採先分發問卷後郵寄與先郵寄後收回的方
式。
 

    該論文寫作策略以意象(image )測定的方法、意象測定的理論
來支持其論證。在意象測定之方法上,作者依一般設計過程中一些非
計量性評價項目採藉語意差意的方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即
SD法)做意念評析的工作,此法是一種用來量度慨念意義的技術,主
要是調查刺激與反應間的聯想傳達過程,屬於動機調查法之一種,其
利用形容詞的相反詞,如黑—白、大—小、明—暗等‥來調查受訪者
的感受﹔該論文亦將語意分析法分為概念(concept )、量尺(sca-
le)、受試者(subject )三個成立要素來分析意象調查之相關文獻
—包括陳俊宏《色彩意象之調查與分析》民78、賴瓊琦《美國學生的
色彩意象研究》民77、莊仲仁《中文書體的心理意義及其在廣告上的
應用》民73,等文獻的研究與比較。而在意象測定理論基礎的策略上
,該論文以定義共感覺(Synesthesia )、心理共鳴現象,加上文獻
研究的探討—包括中國歷代書體、書法、近代印刷字體、現代電腦字
體的演變,以漸進的方式引導讀者進入意象調查的主題,最後完成結
論,如文中「古典的字體是隸書、楷書、古印、毛楷體,這些字體都
是由古代書法演變而來,受到中國字體時代性演變基本常識的影響,
而這些也可由調查數據的量尺得知」,可知作者以調查測試輔以文獻
研究的寫作策略。
 

    一項研究工作的成敗繫於三個基本條件﹕一﹒研究題目的選擇。
所選的題目是否有意義,有無研究價值。二﹒研究方法的運用。有無
適當方法可用,能否用之於選定的研究。三﹒研究結果的表達。寫成
的文字報告能否清楚的把作者的意見告訴給讀者(張春興,社會及行
為科學研究法,P907)。凡從是學術研究的工作者都會體驗到,符合
上述三個條件之一本已不易,要同時符合三個條件則更屬困難(張春
興)。本文則就此論來評析該論文之優點與局限。

    優點方面論述如下﹕

    一﹒目前電腦中文字體充斥市面、造形繁多,造成電腦中文文字
使用者和設計師在運用時常因字體意象的不明確,產生不知如何選取
的狀況,而關於中文字體在這方面的研究不多,在國內相關的書籍、
刊物中,大多是對中文字體主觀的敘述,缺少以客觀的方法對其意象
做探討,而該論文乃針對此點以科學的統計和研究方法,對電腦中文
字體結論為客觀而明確之意象定位。

    二﹒中國文字由史前時代之結繩記事、八卦觀象、書契記號之粗
模,經歷了古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形體之演
變,不僅為中國建立了歷史史蹟,也穩固了語言傳達和溝通的基礎,
更創造了中國書法文字藝術的獨到處,近代印刷鉛字、照相打字、電
腦文字的普遍雖漸取代文字書寫的模式,但其仍無法脫離書藝美學的
範疇中。該論文以電腦中文字體意象調查為主,並以中國書法文字、
美學的研究為輔,呈現主題之溯源和延伸,對往後中國文字理論的研
究或文字造形的應用均有參考和依循的作用。

    三﹒一般設計師的評估工作大多基於個人從事專業工作所得的「
經驗」來做判斷,這也成為設計師評價的藉口—以經驗的取捨和直覺
的反應取代計量性的數據,為彌補這種在思考中因個人主觀概念所造
成的偏差結果,需要以多人的意見作評價研究,而研究的基本類型又
有多種和優缺點,任一研究法也未必適合任一題材,而該論文則針對
題材本身因具相關研究資料少、題材主觀意象的涉入及作者背景的因
素,擇取最適當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即作者利用樣本調查(Sample
Survey)研究,將原本主觀概念極重的電腦中文字體意象轉化為實徵
性的客觀資料,因此該論文的研究架構也依循調查的過程進行之,程
序與步驟易懂而明確。
 

    而其局限論述如下﹕

    一﹒該論文因主題所限,無法將電腦中文字體進一步與其它題材
做相關研究,例如字體與公司行號形象風格之契合性、字體與圖形結
合的適對性等探討,使該論文在設計的應用範圍有所局限,無法完全
適用於各業界與視覺媒體。此外其所調查的字體樣本僅選取十一種常
用和常看到的字體(市售有四十多種字體)、各字體均出自不同廠商
(因各廠商研發之相同字體未必完全相同)等調查變項均有可能影響
調查結果的應用性和正確性。

    二﹒在研究對象方面,該論文僅以台北市之設計者(不包括設計
科系之師生)、非設計者(包括出版業和打字排版業)實施字體意象
調查,故其結論無法試用於其它地區。而在調查的類型上使用郵寄問
卷的調查方式,設計者和非設計者之回收率差異過大(50.60%﹕97.2
% ,原出於二者調查方式不同—設計者施以郵寄問卷,回收率低、無
法查證答案、問題是否確實了解等均成變項﹔而非設計者施以訪談式
調查,效果則相反),均會影響論斷的結果。
 

    往年商業設計的造形式樣多是圖象重於文字,而近年則由於設計
師對視覺的求新求變而大量朝文字方向的應用,加上電腦業者因科技
的進步將中文字體有系統地開發和銷售,促使電腦中文字體廣範地運
用與呈現,但因字體種類繁多和一般設計師多對字體做主觀意念的使
用,致使設計媒體、廣告文宣、企業形象、產品等對字體的濫用,反
而造成視覺的混亂和衝突,而該論文即針對此點試圖將電腦中文字體
做客觀的意象調查,以定位字體造形的品味,此舉雖不是首善者,但
也顯出文字造形對視覺傳達設計的重要性,不僅加強訊息傳達的機能
外,字體造形亦具審美、情感、表象的附加價值。
 

    設計過程常有主觀因素(情感、美感)勝過客觀因素(理智、理
論)的情況,如一但遭遇科學研究的範疇(學術論文)時,才顯捉衿
肘見之窘境,而該論文即以科學的理性思考彌補設計過於情緒化和主
觀思考的缺失,其以實徵性(empirical )的研究方法獲得一具組織
性的客觀結論即為個人往後從事研究和實務的指標與參考,對於其研
究策略和步驟亦予個人在理念上一最大的提示和助益,而科學研究的
目的—解釋、預策和控制(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P8),其所需的
知識或理論所涉及的往往是二個或二個以上之事項間的關係,因此為
了達到解釋、預策和控制的目的,個人更需以事項間關係的研究與建
立為主要工作,此研究工作也需經由科學的方法—假設建立、資料蒐
集與資料分析來獲得最後的驗證結論,誠如張春興所言「對一篇論文
的批評,最重要的是要看作者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設計獨到,即
使獲得結果不如理想,該研究仍有價值。」(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P916)
 
 

參考書目

1.呂昭慧 1994 <<電腦中文字體之意象調查與分析>> 台北: 國立台
       灣工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技術學程碩士論文
2.黃文宗 1994 <<企業識別系統中文標準字意象研究>> 新竹: 國立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3.林千玉 1994 <<中西文字體之意象調查研究>> 台南: 國立成功大
       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4.楊國樞 等 1991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台北: 東華書局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