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課程作品發表[2000年][99年][98年];[其它]

修課同學:
 
 
 
 
 
 
 
 
 
 
 

地方文史與傳統工匠調查:美濃紙傘  

指導教授:楊裕富
作者:鍾明樺

前言
相信一般人只要提起紙傘,就會直接聯想到美濃的油紙傘。
我是美濃的客家人,雖然很少住在美濃,但是每當回到美濃這個純樸
的小地方,精神上便會完全放鬆;而隨著知識與年紀的增加,我也開
始學會去關心美濃的一些人事物,去體驗美濃的可愛與純真。因此,
我選擇了美濃的油紙傘作為調查的對象,希望對自己的家鄉的鄉土文
化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油紙傘是美濃最著名的手工藝,早期美濃人自廣東請來的師傅,傳授
油紙傘技藝,墊下了美濃傘業的根基,雖然經過一連串風光與沒落的
歲月,但是還是有一些人還是默默堅持著這份工作。而目前油紙傘的
角色也開始慢慢的轉為遊客們追尋的文化焦點了。
 

                                      美濃的田園風光

一. 美濃油紙傘的背景與發展

    美濃舊名「瀰濃」,原有的意思是煙霧瀰漫,因為美濃位處南部
群山之中,在以前幾乎是人煙罕至的地方;而由於地域性與交通不便
的關係,使得美濃發展的腳步緩慢,主要產業還是以農業為主,全鎮
人口80﹪以上都是客家人,但這種情況也使得美濃得以繼續保存它特
有的文化與風格,傳統與文化、濃厚的人情味也難能可貴的被珍存著

油紙傘可說是美濃最具代表的手工藝,主要手藝傳承自廣東師傅,最
盛時曾達到十餘家,曾經一度沒落,但是還是保存了下來。
油紙傘在客家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除了實用性的遮風避雨
用途外,更是一種帶有寓意,是一種吉祥的象徵,因為客家話的「油
紙」,諧音為「有子」,也就是有子嗣的意思;所以男孩在16歲成年
禮時,父母會贈與一對紙傘;而「傘」字中有四個人,又代表人丁興
旺,傘型又是中國最圓滿的圓形,所以在女兒出嫁時,父母也會贈與
一對紙傘,預祝百子千孫。
目前美濃紙傘的生產重心主要在中正湖旁,如廣興號紙傘、廣華興、
廣國興等,以及在美濃鎮的小巷中也有一家較少人知道的廣美興。其
實目前客家紙傘最大的生產工廠並不是在美濃,而在同樣也屬於六堆
的高樹鄉東興村,只是知名度不如美濃,在這次調查中,我甚至發現
有高樹鄉生產的紙傘寄賣在美濃紙傘店的情形。
目前由於大環境及人力短缺的關係,有些紙傘製作已經轉往大陸,半
成品運回國內繼續完成,且以外銷日本為主。
由於油紙傘的實用性漸漸被裝飾性所取代,為了因應此市場需求,傘
面的花樣也成了吸引顧客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多半請專人、或是具
有美術背景的人繪製。圖案最主要以花草為主,其他還有一些傳統仕
女或是達摩、山水、書法等圖案,以傳統的圖案,企圖保持紙傘的 "
古早味" 。甚至也有為了因應不同消費者需求,出現以蠶絲代替棉紙
製作的半透明傘,基本上已經開始和紙傘的關係有了很大的脫離了,
這也更加突顯了紙傘在製作者和消費者的 "眼中" 價值觀的轉變。
 

二.  美濃紙傘師傅訪談紀錄

訪談匠師:鍾新建先生
訪談時間:1999 / 04 / 07
訪談整理:鍾明樺
訪談地點:美濃廣美興紙傘店
使用語言:客家話及國語
 

訪談紀錄內容
(鍾代表訪問者鍾明樺,師代表紙傘師傅鍾新建先生:)
鍾:請問師傅今年幾歲了?
師:我已經六十九歲了。
鍾:請問師傅從事紙傘製作的行業多久了?
師:我從十六、七歲就開始做了。
鍾:您和誰學的呢?
師:我最早在美濃國小對面的廣和興紙傘店學做紙傘,我的師傅是來
    自原鄉,就是廣東的林阿貴,都受僱於老闆吳阿振先生。
鍾:當時的社會是怎樣的一個環境,以及您學習紙傘的方式及過程如何?
師:當時只有美濃、內埔有在製作紙傘,日據時代一天工資六元,可
    以買一斗的米,一把傘賣二十二元,一個學徒至少要學二年半,
    例如上桐油要四個月,褙紙要六個月,削傘骨要一年二個月,組
    裝要六個月,這還是比較好的情況,一般來說真正學成至少要三
    、四年。
鍾:您學成後就一直做到現在嗎?
師:我在廣和興工作了十八年,後來因為紙傘敵不過洋傘,所以中間
    有一段時間跑去種田;後來在民國六十幾年的時候,有一次經由
    外國媒體來報導美濃的紙傘,那時候才又被人家重視,然後又被
    中正湖旁邊的廣榮興紙傘店聘請到店裡當師傅。
鍾:您何時開這家店的?
師:我一直到國七十幾年才到這裡開這間廣美興紙傘店的。
鍾:您剛才說外國媒體介紹之後,美濃紙傘才又開始興盛,這是怎麼一回事?
師:因為洋傘耐用又便宜,而且大家都覺得很新奇,紙傘當然一下子
    就被比下去了,很多紙傘店都撐不下去了;後來因為外國人發現
    這項文化,才又引起大家注意,當時外國的訂單特別多,門口也
    常常有 "阿卓仔" 出現,這幾年又逐漸轉到國內,生意和以前就
    差了很多。
 

鍾:您有收徒弟嗎?店裡只有你一個人在做嗎?
師:有啊!我有四個徒弟,可是後來大家都嫌現在這種時代做紙傘沒
    有辦法過生活,所以全部都轉行了,我的兒子也都會做,但是現
    在也都在做別的工作,偶爾才幫我的忙,把做紙傘當作娛樂和興
    趣了。
鍾:您曾經收過女徒弟嗎?
師:我沒有收女徒弟,因為女孩子不適合做這麼粗重的工作,做紙傘
    一開始還要劈竹子,和很多粗重的工作要做,但是我有一次例外
    教一個婦人做,因為她的反應快,所以褙紙的速度很快。
鍾:我曾經注意到現在有些紙傘店都有女孩子在做紙傘,她們是不是
    也必須從頭學習?
師:其實女孩子大多做一些分工的工作,例如纏線或是傘面繪畫等等
    ,以前在紙傘店時生產量較大時至少要四個人分工合作,例如纏
    線、褙紙、油紙(上桐油)、組裝等,現在我的內人也會幫忙我
    做一些較輕鬆的工作。

鍾:請問紙傘是如何製作?在製作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哪些事?
師:紙傘的製作過程很繁複,要先將竹子進再水中大約一個月,要去
    除竹子裡的糖分,才可進行傘骨的製作。
鍾:竹子是本地產的嗎?
師:不是,是從南投竹山一帶買回來的,一定要選用孟宗竹,因為孟
    宗竹比較有彈性,是其他種類的竹子比不上的,所以比起來就比
    較不適合用來製作紙傘。將竹子買回來以後,要將竹子浸水去除
    糖分,等到乾燥後,就可以開始用來製作傘骨、傘頭。將傘骨做
    好後,要在上面鑽洞穿線,將長、短傘骨和傘頭接起來,將長傘
    骨表面纏線,然後把棉紙浸在柿子油裡,再把他放到傘面上攤平
    ,去除多餘的柿子油,等他乾了,在上面塗桐油,等到乾了之後
    就可以把傘柄裝上,再纏柄,用布包傘頭,最後在短傘骨的鑽孔
    處穿線,加強固定傘骨,就可以算是完成了。
鍾:一支紙傘的傘骨大概會有多少支?
師:大支的紙傘有36支,小支的有32支。
鍾:在傘骨上面有鑽洞,一般都會鑽幾個洞?
師:長的傘骨上要鑽二個孔,短傘骨要鑽四個。
鍾:您在製作紙傘時,尺寸大概是多少?有固定的尺寸嗎?
師:我一般最常做一尺七、一尺半、一尺三的(指長傘骨的長度,決
    定了傘的半徑及尺寸大小),還有偶爾會做很大的和很小的,也
    有人曾經向我訂做過一個很大很大的。
 

鍾:您剛才提到紙傘塗完桐油以後要等它乾,要曬太陽嗎?我曾經看
    過有些資料說要將傘在太陽下曬乾。
師:其實是不行曬太陽的,否則會很容易裂開,你說有些人說要曬,
    那是因為他們用的塗料是合成化學原料,所以不得不曬,雖然是
    很進步和方便,但是這樣一來,就會失去桐油本身的桐油香。
鍾:紙傘上的桐油總共要上幾道呢?好像看起來很厚的感覺。
師:總共上兩道,第一次塗完後等他乾,再塗第二道。
鍾:做紙傘時要用的桐油和柿子油都是您自己調配的嗎?還是有現成品?
師:都是我自己做的,桐油是買生的油回來,加入土泥和黃丹後,經
    過加熱過後冷卻使用,這要依經驗來控制火侯及時間,要煮到會
     "牽絲" 的狀態,時間太短會沒有黏性,也不會乾,時間太久會
    凝結變硬,都不可以用;柿子油是將青柿子擠出水後使用,等時
    間久了,顏色會自然變深。
鍾:您在紙傘的做法方面和別人有什麼差別?
師:我現在還有保持傳統製傘方法,用傳統的方式及材料去製作,有
    些人可能會嫌麻煩,但是我現在做紙傘的心態,是自己的興趣和
    用來消磨時間,偶爾我也會做一些改良式的紙傘。
 

鍾:所謂傳統式和改良式的紙傘在做法和材料或者其他方面是有什麼樣的差別呢?
師:傳統式和改良式的紙傘相同之處在與紙傘的骨架做法大致一樣,
    但是傘面的紙和使用的粘著劑就不相同了。傳統式的紙傘所用的
    紙型是裁成梯形的,相連接的地方會補一塊箭型的紙,用傳統的
    柿子油來粘著;而改良式紙傘的紙型是圓形的,用樹脂來黏著,
    一下子就可以粘好了,算是比較簡單快速的做法。
鍾:這裡的每一把紙傘上面幾乎都會有圖案,全部都是您自己畫的嗎?
師:不是,都是請別人畫,也有一些是做素面的,因為現代人買紙傘
    比較注重裝飾效果,大家幾乎都以對傘面圖樣的個人喜好來挑選
    購買,所以現在紙傘的實用價值及功能已經漸漸被裝飾品的作用
    取代了。
鍾:那麼圖案必須在什麼時候畫上去呢?
師:在上桐油之前。
鍾:傘的桿子上(傘架之間)......裡面為什麼會嵌入一個小竹支?
    是做什麼用的?
師:喔!妳觀察的很仔細喔!這如果不仔細看還真不容易發現,這是
    預防開傘時太過於用力,讓傘"開花"而做的。
鍾:原來如此。那除了先前提過的製作方式,現代的材料和工具還有
    沒有一些其他改變呢?我看到這裡好像有一些機器,是不是也是
    用來做紙傘的工具啊?
師:是啊!在以前都是採用棉紙來製作紙傘的,因為棉紙的厚度比較
    厚,也比較會吸水,所以很耗費柿子油和桐油;現在則改用宣紙
    ,比較便宜,也比較不吸水,兩種紙的價錢相差大約四倍,製作
    成本也相差很多。另外你說的那些機器,也是用來做紙傘用的,
    以前以手工鑽傘骨洞的鑽子現在也以小電鑽取代,偶爾用以前的
    工具來做,切縫的步驟也以電動的切割器來代替,比較省時省力
    ,還有傘頭以前是用手工做,現在都以機器來做,又快又方便。
    但其他部分,大致上都以我舊的工具來完成。
鍾:您覺得你做的紙傘特色是什麼?
師:當然就是還有保留傳統原味的做法,沒有像其他的地方幾乎都完
    全改成新式的做法了,因為畢竟太麻煩,也不太經濟,別的紙傘
    店幾乎都已經改成改良式的做法了。
鍾:您有喜歡的作品嗎?可以借我看看嗎?
師:(笑)呵呵....較自然的我較中意啦!我以前有做了這兩支明末
    清初式樣的黑紙傘,這是最古老的式樣,有一把已經被一個拍電
    影的人給買走了,另外這一把我已經要捐給客家文物館了。
鍾:為什麼要現在的紙傘已經不是黑色的呢?好像也很少看到了,看
    起來真的很樸素,而且這把黑傘的傘柄看起來也比其他的紙傘還
    要長得許多,這是有原因的嗎?
師:這是因為在日據時代,日本人覺得黑色紙傘不好看也不吉利,所
    以規定不可以用黑色,所以大部份都改成現在的顏色;至於傘柄
    較長,是因為以前客家人種田時,除草的方式是站著用腳除草的
    ,有時後面又要背著小孩,所以要將傘背在背後時,傘柄必須要
    長一點才遮得住。
鍾:可以請您示範一下紙傘的製作過程好嗎?還有可不可以看看您使用的工具?
師:好啊!
 

三.   紙傘製作過程與分析

傳統紙傘的製作過程十分繁複,一個製傘師傅必須要先從挑選材料開
始,所有的步驟都必須仔細的學習,在累積相當的經驗之後,才能真
正做出一把堅固耐用,又具有美感的紙傘。
以下就紙傘的製作過程,做完整的敘述與分析:

(1) 削傘骨,製傘頭
紙傘的製作過程中,最困難的部份,莫過於削傘骨,因為傘骨的尺寸
及精密度的拿捏,是一極需細心與相當經驗的技巧,也關係著一把紙
傘的成敗關鍵。所以在學習的時間也較其他的步驟長,尤其在以前純
手工製造的時代,並無機器可使用,因此從傘骨的削製好壞,就可評
斷出師傅的能耐了。
製作紙傘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要鋸竹子製作傘骨,竹材的來源挑選來自
南投竹山一帶所生產的孟宗竹,孟宗竹的最大特性是具有彈性,不易
折斷。孟宗竹經過水中浸泡大約一個月,去除糖分處理後,削成竹片
,放在竹子製成的竹架上(削竹片時的輔助固定器具),將竹片削成
為長傘骨與短傘骨,在長傘骨接近傘頭連接處鋸出細槽,作為與短傘
骨相接之關節,長短傘骨上都要鑽洞,以便穿線連接。
而傘頭是用來串接長傘骨、短傘骨和傘柄的配件,一把傘有兩個大小
傘頭,大傘頭位於傘面的中心點,是連接長傘骨之用,是固定不動的
;小傘頭時連接小傘骨、控製紙傘開闔的可動固定裝置,以前是純手
工製,現在大部份都以機器裁製,經由人工修飾而成。

(2) 繞線
繞線的目的,在於固定傘骨的架構,使其接連穩固。
把棉繩穿入針內,將長傘骨、短傘骨和傘頭纏繞固定,紙傘的基本骨
架就已經呈現了;將骨架放置到固定架上,將棉繩纏繞於長傘骨之上
,圍繞大約二至三圈,將長傘骨的位置固定。據說在過去製作紙傘所
使用的繩子,是將頭髮搓成細辮子使用,非常堅固耐用,而且具有彈
性且不易斷裂。

(3) 褙紙
將棉紙裁成適當的大小,傳統式的紙傘紙型大都依據傘骨的尺寸調整
長度裁成梯形。將裁好的棉紙浸泡柿子油後,依序貼在傘骨上,並使
部份重疊,待長型棉紙貼好後,再將裁成箭型的小張棉紙貼在棉紙重
疊處,然後將多餘的柿子油壓瀝乾;而改良式的做法則直接棉紙裁成
圓形,中間裁出一個圓形小洞,以利傘頭穿過,直接將棉紙整個覆蓋
再傘骨之上,以數紙代替柿子油黏貼,在做法上及製作過程簡化了許
多,基本上裝飾性已經大大的取代了實用以及耐久性。

(4) 塗桐油
桐油的作用在於阻絕水分,防止滲水。等紙傘自然乾燥後,將桐油均
勻的塗上,一般都塗兩次以上。做法是等第一道的桐油自然乾燥後,
再塗上第二道桐油。而桐油反覆塗刷的次數愈多,紙傘的表面也愈堅
固、厚實,當然也更加防水,但是桐油的缺點在於有時時間一久,紙
傘吸收了水分,或是用過後未經陰乾即收起,容易使紙傘粘住而無法
撐開。

(5) 裝傘柄
將作為傘柄的竹子鋸好後,先將竹子上的竹節整平,再上桐油刷亮,
同時再傘柄上鑿出長方形的小洞,用來裝傘瑪,也就是撐、收傘的按
鈕,先用竹子刻出外型後裝入即可。在上端鑽一個小洞,裝入一個小
竹枝,作為預防撐開傘面時過度用力而"開花"的裝置。傘柄的長度也
因傘面的尺寸而定,通常是一枝傘骨的長度再加二十公分,也就是當
傘收起的時候,露出的傘柄部份大約有二十公分長,但先前鍾師傅所
提到的傳統黑紙傘的握柄,由於需求性的關係,做得比較長,甚至比
是傘骨長度的兩倍以上。

(6) 釘布頭與纏柄
將上過桐油的布包紮住露出在外的傘頭,再用竹藤包緊,下釘子將布
、竹藤、傘柄釘牢即可。在手握住的部份也纏上竹藤,增加摩擦力,
以利於握持,竹藤的起頭與收尾都隱藏在事先在竹柄裡打好的洞裡。

(7) 穿內線
將短傘骨的鑽孔處穿上棉繩,加強固定傘骨,紙傘的製作即大功告成。
 

四. 作品分析與結論

經過對於美濃油紙傘師傅的訪問、製作過程紀錄、調查與分析,對於
油紙師傅們同樣與其他傳統工藝所面臨的傳承與作品轉型的問題,開
始有了深切的體會。其實以油紙傘來說,它的實用價值會因為時代潮
流和科技進步而消褪,這是莫可奈何的事實,也是必然的現象,所以
有許油紙傘師傅不得不放棄這項吃力不討好的傳統手藝而出走了,但
是也有人還是順應著局勢變化,走出了一條生路,把原先純粹用來遮
風避雨的油紙傘,轉變成為一種裝飾藝品,甚至在媒體的推動下,成
了最具美濃文化代表性的象徵。
而油紙傘原本複雜的製作方式,也因為生產工具的改良,發展出較簡
易的製作方式,為了要降低成本,也將許多材料做了些許的變動更換
,甚至開始在視覺上特意添加其更高的文化及裝飾價值,這也許是目
前台灣傳統工藝品所共同面臨的抉擇以及因應時勢變化的好方式,因
為唯有如此,才可以讓這項工藝以及部份技術繼續生存下去。

也正因為如此,或許有人會因為這樣的改變,認為其作品失去了所謂
 "價值" ,但我認為,如果連生存都做不到,早就已經消失無蹤影了
,哪還能留下什麼去讓人評判其價值?,如果一昧追求其 "價值" ,
那麼,就請到古董店裡,去做個古物收藏者吧!
其實,我覺得美濃其實是少數的幸運兒,由於地理環境、特有文化及
交通等關係,使得其商業化的氣息尚未大大的蔓延,再加上許多愛鄉
者及有心人士的努力耕耘,與國內外媒體的推波助瀾,因此文化及傳
統在這裡依舊能夠有相當程度的保持,這可以由美濃許多文化工作室
的成立以及各種手工藝店發展的情況看出,再加上本身的名氣很大,
甚至也有先前提到的外銷以及寄賣情形產生,這一切都是為了 "生存
" 兩字罷了!
雖然有了所謂 "改良式油紙傘" 的產生,去供應純粹將紙傘當作裝飾
的消費層,但是,有些紙傘師傅直到現在依舊保留及繼續製作所謂的
 "傳統式油紙傘" 的做法,這總算給了一些矛盾的人一些安撫的作用
,也讓師傅們消解了一些心裡的遺憾。
當初師傅們年紀輕輕就開始學習製作油紙傘,經過長期的琢磨以及訓
練,也都是為了能夠學得一技之長,為了能夠自力更生,可也都沒想
到,在經過多年以後,這樣的技藝,卻演變成為一種文化及藝術,這
都是他們始料未及的,也成為我們去連貫從前、現在與未來的線索,
更可以增加對於其他傳統工藝、文化及傳承的應有尊重,更珍惜現在
所擁有的一切及那些正在默默耕耘付出的人、事、物。
 

後記

當我回到美濃時,我就會開始覺得一切都變得親切有趣起來,在這裡
除了可以回到溫暖的爺爺奶奶家,更可以沿著田中小徑、鎮中的小巷
、甚至一些不知通道那兒去的小路,去探險一番,每次都會得到意想
不到的發現與驚奇。
傳統的建築、美濃的煙樓、油紙傘、陶藝、美食、美景、濃厚的人情
味、愛鄉的工作者..............這一切的一切,我都很幸運的可以
時常親自體驗與接觸,這次接受我打擾的鍾伯伯,他的店也是我無意
間在亂繞之下所找到的,是位於一條不起眼的小巷之中,但是,我卻
從這裡得到很多,除了關於紙傘的故事,還有他親切的為我示範製作
的過程,那真是快樂的一天。在此也特別謝謝鍾伯伯的指導及接受我
的訪問,也謝謝鍾伯母的熱情示範,同時也很感謝我可愛的奶奶,因
為她也坐在我的機車後面,跟著我四處玩哩!
 
 
 
 

地方文史與傳統工匠調查:頭城

指導老師:楊 裕富
學生:彭鈞義8733302  李約德8733310

(壹)、緣起

    頭城古稱頭圍,是十八世紀漢人入墾宜蘭的第一個正式聚落。因
地理位置形式之故,兩百年來一直扮演蘭陽平原與台灣西部聯絡的要
塞地位,為初期入墾移民的主要經濟文化重心,是以累積了豐富的歷
史訊息及文化內涵,在釐清蘭陽平原的開拓史上有豐富的研究價值。
但直到目前為止,有關頭城的發展歷史及建築與都市的發展,仍未有
一完整的描述,文獻及傳說尚未見諸空間實蹟的印證。而在晚近的快
速社會經濟變遷中,頭城的歷史建築正迅速消失,而以原頭圍街為主
的文化史蹟又缺乏有計劃的調查記錄。有關文化資產的保護及整理完
全闕如。
本組就以頭城當地歷史源起與實地的文史觀察作簡略介紹。

(貳)、頭圍街市街發展之歷史

「頭城」一辭原就為入墾初始的名稱,西元1812年清設噶瑪蘭廳於五
圍,而改頭城為「頭圍堡」,本文所稱「頭圍」「頭圍街」,實指不
同時期對同一地區的不同稱呼。大抵「頭圍」「頭圍街」多用在清領
及日據時期。「頭城」則用以稱呼光復後的原有市街或作為一般習慣
之泛稱。此稱法並未包含市街以外的區域如北關、大里、頂埔....等
區域,而作為現行行政區域之頭城則加「鎮」字以為區別。
頭城當作最初漢人進入蘭陽平原開墾的第一個據點,其有防禦上的意
義。隨後,開墾的範圍逐漸南進平原而展開,頭城又以其地理空間上
的特殊地位而扮演漢人文化及經濟活動進出蘭陽平原的咽喉角色。日
據時期公路及鐵路的鋪設串聯了蘭陽平原各主要聚落,頭城延續了清
代累積的社會脈絡及經濟基礎而扮演了平原北端的政經中心及其以鐵
路運輸的進出孔道。
因為交通要塞的空間角色,使得市街的發展緊緊扣住蘭陽平原對外交
通方式的進展而改變。而交通方式又因自然因素、交通技術、經濟活
動…等歷史因素的互動而呈現市街發展不同歷史階段的意義。從這樣
的角度去理解頭城市街發展則漸能呈現:水路 → 河港 → 陸路 →
鐵路 → 濱海公路之線性都市平移發展的變遷過程。

(參)、文化史蹟觀察

【十三行街屋】
頭城「十三行」據傳是清代本地首富盧家的船頭行及倉庫之總稱,始
建於距今至少 150年前。位於頭城街之最北端。西臨烏石港聯內水道
北端碼頭,街屋呈座東朝西。今日僅存西向街面之船頭行第一進部份
,三間並排,兩邊間設有出入口,中央明間只留一窗口與騎樓聯繫。
騎樓外側與街面間以石牆基及角木作成隔斷牆,有別於頭圍街南段的
其他文市商號。第二進目前已倒塌不全,留有部份牆身及屋頂,依此
判斷應為一更大規模、座東朝西的主聽之次間或稍間。前進三間構造
為土角磚承重牆架、閣檁屋頂,牆厚達60公分以上,開口部份以厚重
之木眉及木板,作兩側及頂部支撐,門之開口尺寸皆窄小似不便利人
之進出。
據傳此三間原為十三行之倉庫,而緊臨此三間北側另有一間疑為當時
船頭行商較正式之接待空間。其構造遠較前者精細,有屏壁及額匾(
以失佚),並有精細之花格雕刻,土角磚牆牆面開口部份以磚砌,餘
施白粉牆面。地面亦較倉庫考究,舖尺二方磚。整體構造似為正廳之
空間,其歷史背景如何,與倉庫之關係為何,仍待進一步查證。

【吳惠仁宅】
    吳宅原亦作商店之用,但無商號可考,原亦單進二間,後亦增建
後進單層。據其構造材料及形成判斷,興建年代略晚,可能在1930年
代,其構成之尺度較大,是鋼筋混凝土構造,街立面完全以洗石子,
並有附壁辦圓柱及柱頭之古典柱式。承重磚牆架以閣檁屋頂,但因單
間跨距太大,後來之抽換皆以方材代替原有之圓衫檁,吳宅目前保持
良好,但南側間因內部整修較多,已不見樓井及原有牆面及格局。

【源合成與陳春記商號】
以慶元宮為中心的和平街南段,以經營小賣的文市商貨交易為主,有
別於北端十三行的船頭商行。而目前即以南門福德祠的源合成與陳春
記商號,為保持一段最完整的日據大正時期街屋,約建於1920年代,
當時分別於米商及雜貨商,兩商號皆為三間組合成,內側其樓面中央
明間以木造便於商業交易使用,兩側間以磚牆砌造,似作為住家及一
部份之儲藏。基地進深皆短,源合成只前屋及後院,陳春記亦只有第
二進兩層構造,似為更晚期增建。這種以傳統合院三間組合為架構,
橫向組合的住商混合街屋,是頭圍街的一大特徵。在平面配置上除了
在街面作三間分格外,後院則合為一處,即明間未設過水或廊連接,
天井(後院)亦未作區隔。而在立面上則三間街面街作同樣一式處理
,除了商號位置設於中央明間外,其餘立面不作任何區別。

【新長興樹記】
長興行興建於大正10年(西元1921年),並於昭和六年(西元1943年
),加建後院第二進二層樓造,並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挖前面騎
樓為地下防空地窖,入口為前廳地板,但於光復後填平。
長興行始建一式三間單進,磚造承重強加閣檁,覆閩南瓦、臨街面以
磚及鋼筋混凝土造構成,先以洗石子作商號及裝飾。騎樓立面高,分
為兩層,下層為交易及人員出入之正門,上層有一門,內為儲藏空間
,供貨物直接出入之作用。木作精細,其門聯文字及圖案雕刻採鑲嵌
做法,頗為罕見,為宜蘭著名匠師陳銀生之作品。新長興樹覬覦昭和
六年增建後進,二層樓造。推測可能於戰時物資統制,二樓地板採木
樑及閣柵地板,磚造承重牆及閣檁屋頂是原長興行三間之中,保存較
完整的一間。

【北門福德祠】
「北門」一辭曾被解釋為吳沙入墾之初於烏石港南所築土圍(即頭城
)之城門,依此推斷其與相對之「南門福德祠」所為成之距離,形成
支援形城牆有一半將落入當時之烏石港河港水域之中,似乎過於牽強
。而頭圍聚落言河岸漸次形成一南北走向之商業街道似較為可能,依
此,則「北門」、「南門」一辭則應理解為南北街道的兩端點,是空
間之概念性界限而非如「城門」之具體之構造物。
北門福德祠建於青同治三年(西元1863年),與南門福德祠約同時興
建,其時頭圍街以得烏石港水運之便商業頂盛,而其商業市南北分佈
應以此為範圍。而先民以福德祠朝內,臨街道兩端,有界定空間即信
仰上守住才氣之意。兩端福德祠外便緊接臨一條溪流,是以福德祠在
其都市空間,相關位置之意義上遠較其建築本身呈現之價值為高,因
此則目前之和平街計畫道路,不無重新考慮之必要。
現存之北門福德祠,為大正五年修建。以當時土地廟宇規模相較,實
為罕有大型福德祠﹔但形制則維持單間單進,且為簡單之馬背屋頂,
構造亦為磚造承重牆及  檁。內部神龕隔斷木刻尚保持完整,而正面
步口之木門應為受雨水多而腐朽,經換修以非原貌。兩山牆垂飾及墀
頭石刻頗具工藝功力。神案及供桌皆為當時作品,是保持較為完整之
一處。

【盧纘祥故宅】
盧纘祥,字史雲,號夢蘭,明治36年(西元1903年)生於台北,祖籍
福建龍溪,六歲隨生父盧春發遷居宜蘭,後過寄給生父東家盧廷翰為
嗣,盧廷翰富而好義,有地數百甲及家多房產,有諺云:「有盧家富
,無盧家厝,有盧家厝,無盧家富」為頭城地方首富。盧纘祥繼養父
產業時以大不如前,但盧纘祥善於經商,年少18歲即經營榮興商行,
大正十年(西元1921年)即當選頭圍信用組合理事,昭和三年(西元
1928年)出任頭圍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組合長,對頭圍信用組合經
營得法貢獻良多。後陸續任頭圍庄協議會員、副議長、議長等職,明
國40年更當選首任宜蘭縣民選縣長。
民國46年在省府會議上因腦溢血去世,享年五十六歲。
今之盧宅即在盧纘祥年二十五歲,西元1928年委由任職總督府營繕科
之宋祖平設計建成。宋祖平,明治25年(西元1902年)生於新竹,十
三歲(西元1915年)考進台北工業學校(今台北科技大學前身)建築
系,畢業後任職台灣總督府營繕科,並得技正之資格。其作品散佈台
北、竹苗、宜蘭一帶。民國80年歿,享年90歲。盧纘祥故宅及頭圍信
用組合事務所及頭圍農倉皆宋祖平之作。盧宅完成於1928年,是當時
宜蘭最華麗之富門宅第。盧、宋二氏當時已二十六歲之齡,主持此一
建築作品,可見出其浪漫前衛的建築風格。宋祖平作品之圖說資料大
部分在一次火災中銷毀,而盧宅之實況又因目前盧公館之使用而勘測
不易。本計劃所得資料僅自宋祖平長子宋文薰教授所藏圖面重繪而成
,資料之佚失及不足,實為深憾。幸目前盧公館使用上頗珍惜,保護
狀況良好。有待得機進一步研究。
 

(肆)、式樣分析

【慶元宮】
第一層次:
               好的部份   1.三川殿石造牌樓與屋架為清代之構造物,牆基
                           石材亦為當初興建之遺物,隱約可感受到當時廟
                           的規模。
                          2.正殿龍柱造型簡潔古樸。
                          3.兩側廊屋架柱子保存良好可看出當時信徒多為
                            捕魚船家。
                          4.三川殿門聯亦是砂岩石刻,應是廟宇最早之對
                            聯。
                          5.三川殿壁堵石刻及石獅也是廟宇的獨特之處。

               不好的部份 1.慶元宮幾經修建破壞了建物之原有構造體,只
                            剩幾個部份保持原有風貌。
                          2.維修的牆面、磁磚、天井、及前埕鐵棚、地板
                            等雜沓的重建原則讓今日我們對慶元宮的討
                            論尚只能停留在空間形式,而無法細及構材做
                            法。
                          3.廟宇本身與廟埕結合關係薄弱。
第二層次:
          拆解與重組
    由於慶元宮經過多次的重建整修,原來的面貌以改變甚多,加上
保存較完整的三川殿又被不協調的棚架遮掩....。拆除三川殿的雨遮
棚架展現慶元宮的原貌,中庭部份也因雨的關係而加上雨遮,以及下
凹的地坪也被填平,拆除棚架將下凹的地坪變化覆原,使原廟的空間
變化和空間感得以再現。
 

第三層次:

          名稱典故     「慶元」為嘉慶元年之意,是吳沙率三籍民眾入懇之
                        年,據說也是廟宇的創建年代,但建廟的實際時間
                        仍宜進一步考證。
          區位象徵     慶元宮位居老街的中央,老街的南北端均有福德伺作
                       為領域界定,由此得知慶元宮是當地主要的信仰中
                       心,亦是開蘭最早的廟宇。
          浮雕典故     三川殿石造牌樓上的浮雕,採用八仙過海與周文王拉
                       車載姜太公走了八百多步等.....有趣的典故。

【林朝宗宅】
    據調查訪談得知,林宅興建年代約為清末或日據初期,建材多由
大陸運送過來台灣,房屋的座向座西朝東在正身的步通下,鋪面有燒
製的面磚(至今花色如新未退)步通及雀替雕刻精細,牆上有跤趾陶
的傳說典故。
左右護龍均有槍孔防止早期的盜匪侵入,牆身與屋頂的銜接處開近似
圓形孔,以利熱氣通風,屋頂也留設天窗採光,避免陰暗。
 

(伍)速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