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富講義:設計藝術史設計,文化與設計師

工業設計跨文化家具設計師建築設計視傳設計師式樣議題設計文化造形裝飾設計理論

。魏碑體。


工業設計研究所專題研討(一)
設計專題報告4  題目:空間設計領域設計作品評析

■指導教授:楊裕富          研究生:林芳立 學號:8331708 ■
──────────────────────────────
朱祖明────劍潭青年活動中心
路易士•康──沙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

朱祖明與路易士•康作品比較評析........................林芳立
 

一.設計師簡歷

1.1 朱祖明簡歷
    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後,其覺得能力還不夠,於是至美國東部任
色列理工學院(Renssel Polytechnic Institure )進修,在此遇到
一位老師,給他有很大的啟示,經由該位老師而對〞建築群的空間〞
〔註一〕有深入了解。他畢業後在德州一家事務所工作12年,在美國
時期的作品,全部都在德州。在那段時間裡,他嘗試了各種設計理論
和作法,從純粹的幾何型、純粹的有機到圖形的空間、三角形,或萊
特(Wright)那種多生長形的組織型態都嘗試了。當時,他的作品也
為事務拿了些地方上的獎,這是美國建築師協會在聖•安東尼市(
San Antonia )的地區性建築獎。他的建築觀:〞建築,不僅只是我
們講的建築空間而己,它還有一種更深的含意在裡頭,應該要有很深
的文化根基才算是建築。....到了今天,我還在練功,我覺得我還要
吸收外國的,也要瞭解自己中國的文化。〞(雅砌14期,p33)
    回國後成立朱祖明建築師事所,並任教於淡江建研所。

1.2 路易士•康(Louisi I. Kahn)簡歷
    路易士•康(Louisi Isidore Kahn )1901年二月二十日生於俄
國(Russia)愛沙尼亞(Estonia )的奧士島(Osel),1905年全家
移民至美國費城,從小所受的教養是傳統猶太人式的,因此他日後對
知識的追求都是一直帶有一種猶太式的好問特質。
    從1947年到1957年康在耶魯大學教學,他獲得的聲譽是思想家而
不是實行家,直到1951年至1953年間他設計了耶魯大學美術館,這棟
建築包含了他日後理想的種子。1957年到1961年他又設計了賓州大學
的理查醫藥研究大樓,這棟建築很快就被認為是對現代建築的重要貢
獻。
    在他60歲和70歲的年代中,康在許多國家設計了建築物和計劃案
,包括各種主要的人類機構:住它、宗教、藝術、政府、科學、工業
、戲院和教育。
    1974年3 月17日當他從印度旅行回來,在紐約賓夕凡尼亞車站因
心臟病去世。
 

二.作品解析

2.1 朱祖明:劍潭青年活動中心

    業主要求:提供一個具有中國現代文化內涵的多用途活動中心給
海外華僑青年與國內一般社會人士使用。就建築的多用途目標而言,
內容相當複雜及多樣性,整個設計充滿了難見的挑戰性。為了這些錯
綜複雜的多元性活動能各具其式,建築師保留基地原有生長茂盛的樹
木、草坪及劍潭水池,而以一種隱含中國文化精髓之建築精神來進行
設計。建築群與庭園之佈局及安排就在一種如戲劇似漸漸展開,其錯
綜複雜的空間內容也如音樂中的樂章一樣,一幕一幕、一章一章的發
展,由空間群所需之個性,由空間之大小、高低及光暗度,由材料、
開窗方式及外型之形態互相產生共鳴,互相又產生了異中有同的變化
性,空間中之氣氛有狹窄的、寬而高大的、暗與光亮的都在適當的安
排下一一展露了各種聚會場所應有的氣氛,有安靜的、興奮的新奇的
、似曾相識的,其最後就以紅磚、瓦片、玻璃及樹木、湖水、草坪等
自空間來統一了全局。

2.1.1 基地構想
    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建築群之分配大致分為三區:
    第一區: 教學區位于青山旁綠影成趣之劍潭湖畔,由地面三層,
地下一層之三合院組成,中庭保留了六棵形態優美的大樟樹,因此教
室環境優美,為了減低中山北路行車之噪音,教室皆採雙層窗戶。
    第二區: 住宿區則以最高十層面向大草坪階梯式漸降為五層之四
合院建築物為主,以配合劍潭大草坪尺度,並提供樓上居室遠眺景觀
。北可與翠綠之圓山相望,東可邈望大直與內湖,南隔基隆河及中山
橋看台北市景,西可瞭望觀音山、淡水河口群山。
    第三區: 集會區位于教學區與住宿區之間,內含可作聚散大量人
群及展示用之兩三層高之大廳迴廊、大集會堂,在二層採用水平方式
處理以符合多用途之性質,如跳舞、同學會、展示....等,四、五樓
則有固定階梯式座位,一樓則設有可一分為三適合大、中型活動的聚
會堂,地下室即採用同一方式之會議室三間,並附有更衣室以便作為
社會人士結婚、聚會之各式活動。
    總之,在動與靜、學習與休閒之間,個人與群體各式各樣活動,
都作了非常適當的安排,務使遠從海回國的學子、華僑及一般參觀者
、使用者、管理者,都能在隱含了中國韻味複而有戲劇性的安排下,
得到心靈上一種中國人獨特的環境渲染,而激發出一種懷古而開新之
中國現代情懷。

2.1.2 建築特徵
    後現代文化理論的美國學者詹明信,到台北來開會,他對救國團
的劍潭海外青年活動大心很感興趣,非常有意思;他看到這個房子,
一直很興奮,他認為這固房子多少表現出台灣這個地方一種多元文化
的狀。此一建築群用的語彙很多,有台灣、大陸、美國的....建築元
素,夾雜在一起,已不像是中國的感覺那樣單純了。而建築師認為:
〞這是我的心路歷程。對中國的東西,我自己慢慢地覺得它們都存有
雙面性格。 〞(朱祖明,1991,P33-37 )建築師所追求的是如中國
庭園一般,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調配而延生出自然生長的味道
,有變化的味道,無窮無盡的變幻,組合很豐富,多彩多姿的變化。
 

2.2 路易士•康:沙克生物研究中心

    興建沙克生物研究中心的構想最早來自生物學家沙克(Jonas S-
alk )博士,沙克博士本身是一位在生物研究方面的開拓者,因此,
他對康提到了許多深奧的問題,包括人類的未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人的本性....,頗令康著迷。他希望未來的研究中心,有著僧侶隱
居的環境,有拱廊、柱列、中庭等。沙克博士要求能有寬敞開闊、沒
有任何障礙的內部空間,以因應未來科學研究多變性的需要,建築材
料必須簡單、耐久,能經得起長年累月的時間考驗而不需太高的維護
費用。除此之外,研究機構的環境必須能使研究人員頭腦清靜,除卻
不必要的聯想,設計要具人性化和審美觀,沙克博士要求建築師根據
這些原則創造一座能讓畢卡索都覺得值得來參觀的場所。(王紀鯤,
1994,P89-93)可見沙克博士對該建築的期望,康亦接受此一挑戰,
並由其設計結果而了解康用心的程度。

2.2.1 基地構想

  康在其基地上構想著長方形的建築簡潔如鏡,自由伸展在一望無
垠的台地上,亦即將兩幢長方形的主要建築物對稱地分配在基地的南
北兩側,建築物各高六層,三層是實驗工作空間,三層是與實驗室交
錯,安置管線和設施的空間;依附在實驗大樓外側的許多結構獨立的
高塔,則作為安放設備、昇降機、樓梯及小型的個人研究空間。
  基地東側是南北兩幢機械房和中央地下機械房,基地兩側是南北
兩幢辦公空間和圖書室可俯視太平洋壯麗景色。主要出入口設於東南
角並不明顯。因此表面看來只是兩幢複合性建築,實際上是二十九幢
結構獨立的建築集合而成,中央廣場的兩側設有迴廊可供研究人員休
息之用。
    康非常堅持實驗空間擁有自然採光,雖然當地法規高度限制,不
得不將建築物的高度降低,而將實驗空間配置到地下樓層;故開挖下
陷之採光井南北各四個,並各以五座樓梯將其分隔,所以站在中央廣
場上觀看建築物只有四層。
    迴廊上部為研究室空間,研究室開窗面作45度轉向,使所有研究
空間都具有面海的景觀,也使建築物外觀不至於太單調,也更突顯出
潔靜的中庭。
    中庭的設計接受墨西哥名建築師巴雷根(Luis Barragan )的建
議:廣場上不能有樹、不能有草,也不能有土,只許光禿禿的一片。
後來康在廣場上鋪石板,而且緊密得不需要灰漿,中央建一綠水槽,
由遠處山澗引來的泉水,經過這裡由東向西注入水池再流進大海。在
中庭上強烈地表達了寧靜、永恆,並由水槽指向大海,象徵了人類充
滿生命力、冒險性的精神。

2.2.2 建築特徵
    建築特徵在日照、瓦楞式桁架、夾層空間施工及建築材料分別有
其獨有的特色:
a、日照利用:
  以實驗室空間四面外牆使用加強玻璃,地下室部分使用採光井,
樓梯間亦有設計從上到下連貫6 英呎寬的採光窗,使研究者能在自然
而充足的光線條件下工作。在機械房的東面也有大面玻璃窗,使工作
人員有充份的日光,也形成建築物的特殊造型,又方便未來設備的更
新、機械方便搬運,加強機械房的功能及延長使用壽命。
b、瓦楞式桁架(Vierendeel Truss):
  形成夾層的結構是13個瓦楞式桁架,跨距65英呎(約20公尺),
深9 英呎,此桁架既可支撐上層實驗空間的樓板,也可懸掛下層實驗
空間的天花,如此可使實驗空間完全無承重牆或中央柱子支撐,桁架
最大的目的在使實驗空間內沒有任何障礙。
c、夾層空間:
  瓦楞式桁架創造出介於上下實驗室之間的夾層空間,此一空間為
支援性空間,可將一些設備置於此處;且有足夠的高度及通風,使工
作人員可較長時間的進行維修工作。此空間在科技的日新月異之下能
夠有彈性的擴充設備、或更替設備。
d、施工與材料使用:
  極度嚴謹的現場搗灌混凝土,呈現出如大理石般的品質,模板間
的接縫、及拉緊模板鐵件的圓孔,都不經修飾,呈現如科學般的高品
質要求,回歸原始而自然的面貌。選用未刨光表面的柚木作為研究室
高塔和西端辦公室的外牆,其表面經過一段日灑雨的時期,形成很自
然的淡灰色,至於選用的A242號鐵片,表面亦未經處理,但經過一段
時間會形成一層氧化鐵膜,以防止鐵的進一步生鏽。這在在顯示康對
建築作品的求要是恆久的、經得起考驗的、忠於原創性的建築作品。

2.2.3 經典之作
    建築師路易士康設計沙克生物研究中心的靈感,來自於Hardrian
帝王國於公元一世紀在羅馬郊外的別墅,企圖以純粹的幾何形體展現
莊嚴合理的結構和空間矩陣,內部的實驗空間結合夾層的管道空間可
使設備方便地移動、維護和更替。在外型上拒絕與過去的形式產生關
聯,在遠離塵囂的土地上建立起沒有夢想的生活環境,光禿禿的中庭
內唯一的裝飾是從遠處山澗引來的泉水,經過廣場中央再注入大海中
。沙克生物研究中心被認為有史以來施工最完美的混凝土建築,就像
大理石一般的細膩質感,使建築物兼具廢墟般的莊嚴氣息和修道院寧
靜超世俗的氣質。
 
 

三.設計師與作品的比較

    朱祖明由美國回來不僅以個人所學,並加上以中國文化的探索為
出發,在其作品之中常表現出〞中國建築的雙面性〞(朱祖明,1991
,P33-37)。在劍潭活動中心因地制宜,尊重原有的地理歷史環境,
如樹木、草坪、水池、紀念等等發展出來的很自然的一種配置結果。
它完全打破了中國建築群向來以一中軸線發展左右對稱的歷史手法,
而產生的一次大膽嘗試。其內涵更隱含有了很多中國及西方空間層次
變化的手法,內在與外在型體空間精神也是盡力互相配合、使它具有
地方性的親和力,又同時具有世界性及前瞻性的建築觀。對我們的文
化產生一點點的詮釋。
    路易士•康可以說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味道極濃厚的建築師,他的
創作思潮和作品實在不容易懂。他說的理論含糊難明,這和他在大學
十年間的「思考」和「等待」有非常大的關係,也就是成就近代建築
大師的起點。在沙克生物研究所的設計中可以看出其精鍊的設計手法
, 〞康把沙克生物研究所設計成 Mandala, 在東方藝術裡 Mandala
代表自然的秩序,透過一組同心的幾何形狀劃分出層次,每一個幾何
形包含了一個神的象徵或神的屬性。 .. 康的建築物從外面包含樓梯
廁所的設備空間(軀體)向內發展;經過實驗室空間──生物研究進
行的地方──不透氣的封閉著,由電腦監察,同時被管道和設備的大
空間所服務(心靈);;經過走廊,那是與人會面的地方(社會);
經過可看到海景而被栗木所屏遮的科學家私人辦公室,那是沈思的地
方;最後到達有一條簡單的水流過的中庭,那是一個靜止的場所,一
個面向天空的立面,一個沒有屋頂的教堂(精神)。因此,順序是軀
體、心靈、社會、精神:全人類的屬性象。一棟偉大的建築必須對這
些每項都能滿足, 而且扮演一種整合它們的角色。 〞(朱咸立譯,
1989 ,P76 )
    因此可以了解朱祖明與路易士•康,均有一共同特性,也就是對
建築的追求,從文化精神、社會需求、基地的尊重、人類心靈的探求
,建築物都要滿足它。
 

四.結論

1.由朱祖明和路易士.康的作品中,可知建築設計必須關心人類特有
  的文化精神,滿足人類文化的傳承需求,建築才是人類永恆的財產
  。
2.建築設計必須尊重環境,與環境結合成為一體,密不可分,才能使
  建築活在大地上。
3.除了滿足機能之要求外,更要滿足人們心靈的需求。
4.建築材料的使用:由朱祖明劍潭青年活動中心的建築材料中,大量
  使用紅色的二丁掛磚以及路易士.康大量使用高品質的清水混凝土
  ,這都在在顯示地方材料的運用、尊重、延續文化的重要性。
 
 
 

註釋:
註一: 該師藉由瑞士的例子來說明,瑞士人如何利用湖邊及山坡地
      使它們與群體的建築配合,而深深體悟到建築空間的多變化
        。
參考資料:
王增榮、吳光庭 1991 <朱祖明: 豐富與變化的追求><<雅砌>>14:27-41
朱祖明 1987 <國立中山大學學生活動中心> <<建築師>>156:103-107
朱祖明 1988 <屏東法院> <<建築師>>161: 104-107
朱祖明 1989 <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新建工程> <<建築師>>169: 123-128
淵雲  編譯 1976 <<現化建築家第三代>>台北:藝術家
約翰•庫克(John w.Cook)、海瑞奇•柯羅(Heinrich Klotz)<<與
      大師對話(下)>>莊展華、舒達恩、黃士國  譯
王紀鯤 1994 <一座連畢卡索都要來參觀的場所: Louis Kahn 的沙克研
      究中心(Salk Institute)> <<建築師>>238: P89-93
漢寶德 編譯 <<路易士•康(LOUIS I. KAHN)>>
溫維謙  譯  1990<<路易斯•康專集>>台北:茂榮
John Lobell 1989 <<靜謐與光明>>朱咸立  譯,台北:詹氏
 
 
 
 
蔡子遊後現代討論一區 蔡子遊後現代討論二區 設計藝術文化創意討論區 楊設計教學網討論區

推薦網站蔡子遊後現代工作室蔡子遊園意象文脈蔡子遊設計教學網庭園經典零壹試點楊事務所楊在台北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