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建築與室內設計實務   課程教學
    Design practice of urban , architectures & interior
 | 課程簡介 | 住宅類超高層建築類 | 學校類 | 停車場類 公園類博物館類 |  
 

博物館展示設計                                   

Download: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展示設計
                        
2.建材與室內裝修材
                         
3.消防設備
                        
4.給排水及衛生設備

          麻芛文化館     1.展示設計
                        
2.展示規劃說明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1
.機電空調設備
                        
3.管理監控系統               

博物館源起
    近代博物館起源於十五世紀歐洲王公貴族宮中的珍物陳列室,專供皇室貴族與社會精英欣賞品味,並未普及,及至1773年英國開放阿須摩林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給一般大眾參觀,該館始為世界第一座公眾博物館,然博物館大眾化理想仍歷經一百多年的演變才慢慢落實。
    20世紀後期,博物館擺脫了權威、說教的形象,成為科可資論辯、檢驗與批判的場域,雖然一般大眾仍視博物館為一個可以提供學術、教育、歷史、社會文化的知識訊息,卻對展示設計規劃有更多的期待,一成不便與一元化的展示規劃已不能滿足現今博物館觀眾的需求,運用活潑、變化性、互動性的多媒體設計,引發觀者的好奇心及探索的潛能,成為展示設計的重要趨勢。

博物館名詞定義
牛津英語辭典
    博物館(Museum) 一字的字源是希臘語“Mouseion”,意思是禮拜繆斯神(Muses)的地方(在希臘神話裡,繆斯神是宙斯與記憶女神所生的九個女兒,分別掌管史詩、音樂、情詩、修辭、歷史、喜劇、悲劇、舞蹈和天文)。可以想像,這時的博物館裡供奉著各類神像與聖物,舉辦儀式祭典,是一個民眾得以帶著朝聖的心情頂禮膜拜,並藉此參與濡染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的地方。
我國博物館法草案
    本草案所稱之博物館,係指從事文化與自然之原物、標本、模型、文件、資料之蒐集、保存、研究、展示,並對外開放以提供民眾學術研究、教育或休閒之固定而永久非營利之教育文化機構。
美國博物館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簡稱AAM﹞
    一座有組織、常設的非營利機構,主要以教育或美學為目的,它設有專任館員,擁有、照顧和利用實物,並做常態展出以饗社會大眾。
國際博物館會議﹝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簡稱ICOM﹞
    一座以服務社會為宗旨的非營利機構,它負有蒐集、維護、溝通和展示自然和人類演化物質證據的功能,並以研究、教育和提供娛樂為目的
王嵩山認為博物館可以廣義的定義為:通過人類的器物與各種自然的遺留,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各種「生命型態」與「生活方式」的場所。這個場所不但具備了強烈的經驗、實證與記憶留存的性格,也隱含想像、直觀與再發現的創造之機制。
    通過對於收藏品的特殊收藏與組織安排、巧妙設計展示與教育活動,期望吸引人們自願且主動的、在含蘊訊息寬廣而又有某種秩序的情境中,接受思維與感覺的刺激。這樣的一個結合了經驗與理性原則的場所,
對到博物館參觀的民眾不但可以是「引導性」的,其相關活動也具體而微的反映常民生活及文化的面貌。

台灣博物館源起
台灣總共有四百多個博物館,從世界馳名的故宮博物院到小型的地方博物館都有。由於經濟的成長及政治的自由,大部分的博物館是最近二十年才興建的。
    這些博物館的主題範圍廣闊。根據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總共有超過十八種不同的主題,包括美術、現代當代藝術、歷史、考古學、人類學、自然歷史、科學科技、藝術工藝、工業、大學、紀念廳、宗教、劇場、文學、音樂等等。
    因為大部分知名的博物館都位於台灣的三個主要都市〈台北、台中、高雄〉,所以政府致力於在其他的縣市〈台南、台東、屏東〉建立博物館,同時也在鄉鎮地區設立小型的博物館,將文化帶給每一個人。這些博物館分屬不同的行政管理類型,因為有公立及私立之分,因此隸屬於中央政府或是地方政府〈縣或市〉。這些博物館由台灣的“社會教育法”管理。法規中明白指出
博物館是社會文化機構,隸屬教育部。不過,相關單位持續在討論要通過一條關於博物館的法律條文,將博物館的管理轉到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台灣博物館大事紀
1915 台灣的第一座博物館,成立於日治時期,即現在的國立台灣博物館
1953 依據
「社會教育法」,博物館被定義為社會教育機構,由教育部管轄。
1964
國立故宮博物院開放參觀,一般大眾始得接觸中華歷代皇帝的古老藝術收藏
1977 十二項重大文化建設計畫為台灣史上文化發展的里程碑,中央政府決定在各縣市建立
    
文化中心,也就是一個集圖書館、博物館及音樂廳於一身的中心,對於博物館的發展
     有重大的影響。
1983
台北市立美術館成立,為台灣的第一個美術館,在台灣的當代藝術發展上扮演關鍵的
     角色。
1994 順益基金會創立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由於九○年代的經濟快速成長,帶領了私立
     博物館的興起。
1997
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於台南設立,訓練專業人員及執行研究與保存計畫。
1999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首創古物維護研究所,培養台灣未來的修復人員。
2000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於屏東設立,在二十世紀末引領了博物館的風潮,繼而影 響了許
     多重要博物館的成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十三行博物館, 國立史前
     文化博物館,國家台灣文學館等等…) 以及許多其他博物館的整修(國立 台灣博物館
     和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1 文建會督導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依
「文化藝術獎助條例」,提供補助機制予私立
     博物館。
2002 為鼓勵地方文化發展,文建會訂定了
「地方文化館發展計畫」,目標為加速在全國成立
     小型博物館及文化機構。


展示計畫要項

項目
細項
說明
展示宗旨
動機、目的、價值
為何展出?展出的目的?展出的價值何在?
展示主題
命題、重要性
簡短扼要,需容易記憶、具吸引力
展示內容
展品、故事內容
展品的特色、故事內容需條理分明、需具吸引力
展出地點
環境區域空問
配合大環境特色,尋覓適合的博物館和適當的館內位置
經費預算
相關支出細項
考慮經濟性、價值性與效益住
時問限制
籌備時間、展出時間
籌備、設計、製作的時間與展出日期、展期長短等
人力組合
相關負責人員
主管、策展人、設計師、行政人員、施工單位
配合作業
相關業務作業
如媒體宣傳、展品運輸、進口問題、特別活動等

參考資料 :
1.博物館專題特展之展示設計研究-運用設計文化符碼解析與創作設計 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論 許峰旗 2000
2.博物館空間模式場所精神構成之研究-以鶯歌陶瓷博物館為例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 洪瑩甄 2004